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671章 治蝗

第671章 治蝗(2/2)

目录

“宋之时,那位董季兴先生的《救荒活民书》之中,便记载过:蝗初生如蚁(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行,易于扑打……

又记,蝗在麦苗禾稼深草中者,每日侵晨,尽聚草稍食露,体重,不能飞跃。

地下,还有虫卵……”

“但是,根据我综合一些关于蝗虫书籍,总结出: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害之所以广也。”

“治蝗,可从三种时间段入手,虫卵之期,掘土坏其卵。

蝻之期,只能跳跃不能飞行,易于扑打,还可吃食,可差人专门捕捉,朝堂当设下赏赐,任何人不可阻拦。

等其长出翅膀,便成了蝗灾。

到了这时,蝗灾便开始不受控制,动辄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于是,便需要蝗灾之地的百姓,通力合作,出动鸡鸭大军,让鸡鸭出动,吃食蝗虫。

又或者,编织大网,捕获蝗虫。

还可挖上一个个入坑,上窄下宽,等到了黑夜,在土坑之中铺设煤炭或是柴火。

将其点燃,发出耀眼火光,蝗虫便会被吸引过来。

等到蝗虫钻进坑洞之中,用火药引爆,或是增加柴火,可将蝗虫烧死!”

“……”

随着郭安说着,整个大殿内顿时冷寂下来,所有人都满脸惊诧。

“郡王殿下竟然对蝗虫如此了解,还有如此克制之法?”

郁新朝着郭安恭恭敬敬的行礼。

“都是从书籍上查阅而来,还当不得郁公这般!”

郭安急忙说道。

郁新再次说道:“郡王殿下之言,对下关治理蝗灾十分重要!”

“这是自然!”

郭安微微点头,并没有过多客气,而是继续说道:“另外,我还查到,蝗虫具有有迁飞、集中和选择产卵地的习性!

因此,不论如何,治理蝗虫,提前消灭蝗虫产下的虫卵最为重要!”

听此,郁新两眼一亮,急忙问道:“敢问郡王殿下,不知如何寻找蝗虫的虫卵?”

郭安继续道:“在干旱的季节之中,蝗虫喜欢将虫卵产在土壤比较湿润的荒地之中。

而若是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或是州府之地,那些蝗虫喜欢将卵产在未受水淹的河堤、沟埂等较高的地段。

尤其是一些土质坚硬,但是也不可太过坚硬,也不可过分松软的土壤之中……”

听到这,朱棣更是一脸惊疑,“这些,郭卿也是从书籍之中看出来的?”

“回陛下,这些不是!”

郭安微微摇头,“这些是微臣通过观察试验,总结出来的!”

“原来如此!”

朱棣微微点头,随即便再次问道:“不知郭卿可还有别的方法?”

“回陛下,微臣暂且没了!”

郭安回道。

朱棣再次点了点头,便看向郁新。

“郁卿家可还有何要求?”

郁新看了一眼郭安,嘴巴微微张了张,随即拱手行礼。

“多谢陛下,多谢郡王殿下,微臣并无别的事情!”

朱棣道:“如此,那便快回去安排户部事宜,尽快前去河南吧!”

“微臣遵旨!”

已经有些年迈的郁新,朝着朱棣拱手行礼,随即便很是利索的退出出去。

朱棣又对着杨靖与蹇义二人说道:“此次,随郁卿家前去河南的官吏,必须要精明能干,还不与河南那些官员有任何勾结。

若不然,朕绝对会严查到底!”

“微臣遵旨!”

杨靖与蹇义二人满脸肃然的应了一声,随后也急忙告退出去。

于是。

殿内,便再次剩下郭安一人。

“郭卿,自古以为,我中原大地,便是天灾无数,蝗灾更是繁多。

只是,不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会有一个预兆。

唯有蝗灾,事先如常,但一旦爆发出来,便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遮天蔽日的蝗灾,像是乌云一样,漫天遍野都是。

飞到哪里,哪里都能瞬间被这些蝗虫啃的光秃秃,一点绿色都没有。

老百姓们一年辛辛苦苦耕种下,赖以活命的粮食,全进了这些畜牲的肚子内。

等到这些畜牲吃饱了,便会产下更多的卵。

说不定,来年便会爆发出更大的蝗灾!”

“是啊!”

郭安附和道。

朱棣神色阴沉,继续道,“从大明建国开始,洪武五年济南蝗灾,而后徐州、大同蝗灾;

洪武六年,北平、河南、山西蝗灾;

洪武七年,平阳、太原、汾州蝗灾;几个月后,怀庆、真定、保定、河间、顺德、山东蝗灾!

洪武八年,北平、真定、大名、彰德诸府蝗灾!

大明连着四年,大范围蝗灾,百姓苦不堪言!

如此祸害,很多无知的百姓们,却仍供奉着蝗神,不敢去灭绝蝗虫,让皇考忧愁,朕也十分愁忧!”

郭安附和道:“是该让百姓们,也都知道,唯有灭绝了蝗虫,他们才能不再遭受蝗灾,子孙后代也不再遭遇蝗灾!”

闻言,朱棣两眼锃亮,紧紧盯着郭安,“子孙后代也可不再遭受蝗灾?”

郭安缓声道,“陛下,若是彻底灭了蝗虫,那便不再没有蝗灾了?”

“蝗虫无穷无尽,如何能灭的干净呢?”

朱棣喃喃自语的问道,不过眼中还是闪烁着一丝期待。

想到后世的情景,郭安下意识说道:“那便一直削弱蝗虫!

另外,再让那些医者,或是农家之人,去研究一些只毒害蝗虫的药物,然后用药物毒害蝗虫!”

“药物?”

朱棣仍是有些迷惑。

“就是药物!”

郭安道,“陛下,蝗虫无穷无尽,仅凭大明百姓,只能一直削弱,将其灭绝不了。

如此,只能用毒药。

而且,还是专门用来毒害蝗虫,但对人却是没有多大毒性的药物。

将这些药物喷洒在土壤之中,让那些蝗虫无处可逃!”

“甚妙!”

思索片刻,朱棣便兴奋的问道:“郭卿,这些药物可让何人来研制?”

郭安道:“回陛下,研制药物,兹事体大,当由陛下挑选几个医者、农家之人,或是十多个医者、农家之人,研制。

若是再多,怕生混乱!”

“可!”

朱棣点头,再次问道:“还有呢?”

“陛下可将蝗灾之危害,治蝗之法,写在邸报之上,鼓励百姓们灭蝗,让百姓们不要相信什么蝗神。

另,应让各州县的官员,每年在春秋之季,巡视境内,若是遇到蝗虫初生,当设法扑捕,务要尽绝。

如是坐视致使滋漫为思者罪之.”

“甚好!”

朱棣脸色一喜,“还是郭卿懂咱,当该如此!”

……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仙侠入侵?入侵仙侠!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极品废太子 我只想好好苟着,你们却逼我发癫? 惹她干嘛?她能把全宗门都卷飞升 穿越后,我在前排看真千金打脸 离谱!我养成的病弱太子黑化了 修仙大佬穿成星际小苦瓜 美利坚1980:枭雄从警探开始 银尘穿越斗罗大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