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89章 【新的一年】

第289章 【新的一年】(2/2)

目录

怡和大班约翰·凯瑟克再次带着儿子亨利·凯瑟克,来到美丽华购物中心考察和参观。自去年怡和上市后,凯瑟克家族便彻底掌握怡和集团,而在之前,更像是一个多个家族的合和公司。

因为其他的家族和股东纷纷不看好香港的前景,凯瑟克家族便在伦敦三家商业银行的支持下,收购了其他人的部分股权,彻底成为怡和系的控制家族。

“父亲,这个林志超财势雄厚,头脑又非常聪明,现在居然拥有港九的零售商业霸权,甚至在九龙还拥有这样一座豪华的酒店,可谓财源滚滚。”亨利·凯瑟克称赞道。

约翰共有两个儿子——亨利、西门,亨利·凯瑟克刚刚从澳洲回到香港任职怡和董事。

“虽然他的头脑和财势都不错,可惜却没有一幅好地皮。我们拥有九龙仓,各方面地理位置都比这里好。所以,在九龙仓的1号码头投资一幢购物中心,那么便可以斩断这里的客流。”约翰·凯瑟克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轻蔑,又有一些得意。

九龙仓的一号码头,面积非常大,抵达香港的游轮都会在那里下客。与此同时,又是三面濒海、得天独厚的位置,确实是修建购物中心的好地方。

亨利·凯瑟克说道:“九龙仓的资金,恐怕拿不出几千万港币,去修建大型购物中心。不过这种事情对香港的经济,以及对维多利亚港的两边景色,都是极好的事情,我们倒是可以向港府求助。”

约翰凯瑟克眼前一亮,说道:“好,这件事就由你来策划,尽快筹集资金、拿出方案,将一个比美丽华购物中心更大、造价更高的购物中心。而且你说得对,这件事可以让港府帮助一下,他们不会拒绝的,因为这就是维多利亚港的地标性建筑。”

他很满意儿子的想法,最近他还一直很愁资金的事情。怡和系虽然有两个旗舰,香港地产也非常旺盛,但此时九龙仓和置地并不是收益很高。

而怡和虽然才刚刚集资四亿多,但这些资金却更多的会被投资至海外。凯瑟克家族要将怡和打造成一家世界性的集团,而不是远东的一家大洋行。

当年被没收三千万英镑,便是吃亏在资产太集中在远东。

亨利·凯瑟克说道:“没问题!”接着他又说道:“这个美丽华酒店也做的很好,以后九龙仓也要在那里发展酒店业。”

约翰说道:“一步步来!明年中环的文华酒店就要开业,九龙这边就暂时缓一缓。”

亨利·凯瑟克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讨论完工作上的事情,亨利·凯瑟克说道:“林志超这个华人,资金实力雄厚,发展迅速,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约翰·凯瑟克毕竟经历很多事情,也经历过当年怡和被没收资产等,看过太多的辉煌,所以说道:“他发展太快未必是好事,想必负债率一定很高。一旦航运有大风险,那么就是倾家荡产。”

毕竟没有上市,这些人哪里知道林志超有多少资产。

简单来说,大家都不知道长江工业集团赚不赚钱,会不会亏本等问题;航运公司也是如此,大家不知道林志超有多少钱,更不知道有多少债务。

亨利·凯瑟克听到父亲这样讲,很快也对华资不屑一顾起来。怡和系以九龙仓、置地为双翼的模式已经建立,三家公司都具备远超华资的实力,而且还是上市公司,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

此时林志超也猜测出,一旦美丽华购物中心经营,很快会引起九龙仓的反应。海运大厦可能会提前一年多建立,届时会对美丽华购物中心形成压力。

当然,香港的经济、旅游也是在发展中,倒也容得下竞争。影响是有,但不是太大。

真正和英资干的时间,还得是七十年代。

1月中旬。

“利生,我们规划建造的百德新街,怎么样?”林志超以朋友的口吻,朝着利铭泽炫耀道。

两人在五十年代初,因为买卖‘使馆大厦’而结识,后来利泽铭又主动出售给林志超希慎道2号的‘华信大厦’旧址。

利铭泽看着繁华的百德新街,顿时佩服的说道:“没有想到,铜锣湾也有今天的繁荣,无疑长江置业是最大的改变者。百德新街、希云街、华信大厦,都是带动了周围的发展。特别是百德新街这里,大丸百货的客流量,更是让我看到铜锣湾的发展前景。”

希慎置业拥有大量的物业在铜锣湾,铜锣湾如果能发达,他们是最高兴的了。而利铭泽掌管着希慎置业,自然非常明白这一点,当初他出售希慎道2号的地盘,就是希望林志超能来铜锣湾发展。

林志超笑着说道:“大丸百货的客流量是我也没有想到的,现在我这边的新天地购物中心压力大增。好在,两种购物模式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相信今年暑假能在这里一炮双响。”

华登大厦、新天地大厦,甚至用天桥来连接,也就是说,逛完大丸百货还可以来新天地购物中心。

而这种大厦的人行天桥,更是香港的独一份,属于开创新的设计。

利铭泽点点头,说道:“我就佩服林先生的创新手段,对香港地产的贡献,绝对是最大的。”

林志超谦虚的说道:“哈哈,不敢这样说,都是被逼出来的。”

确实可以理解为被逼出来的,因为当初港府允许建高楼后,置业公司要想出售高楼,就必须解决各种麻烦的问题,否则买家就会有疑虑。

很多创新,都是需要解决某些问题,而产生的。

随后,林志超带着利泽铭在百德新街转悠起来,他并不是特意炫耀什么的,而是有原因的。

“利生,要想铜锣湾成为香港的零售区域,或者说铜锣湾要想真正的发展起来,有一个工程必须要做。”

利铭泽闻言,立马谦虚的说道:“林生请讲!”

林志超随即抛出一个惊天事情,他认真的说道:“那就是修建一条连接港岛、九龙的海底隧道,而港岛这边的出入口,唯有选择在铜锣湾,才是更好的。这样一来,铜锣湾也会因为这条隧道,变得更加繁荣起来。”

利铭泽大吃一惊,说道:“修建海底隧道的工程太过庞大,港府未必愿意投资。莫非林先生说的是,你愿意牵头投资这个工程?”

林志超点点头,坦然说道:“这个工程看似庞大,也许投资是2~3亿港币,但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港九迫切需要经济更加紧密联系,这个隧道回本很容易,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基建投资。我的想法是,集合华资、英资,大家一同组建团队,凑集资金,又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完成这个项目。”

利铭泽思考一番后,说道:“这个工程确实对香港百利无一害,港岛和九龙本该需要紧密的联系。我愿意加入这个项目!”

林志超可不仅仅是拉投资,而是在拉人气,便说道:“晚点我们联系一群有意向的投资财团后,可由你在立法局提出,先让港府承建,若是港府无意承建,便交给民间团队承建。如果是民间承建的话,40年收费权还是可以要的。”

利铭泽点点头,说道:“确实!这件事不管是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不错的投资。”

随后,两人认真的交谈了详细的规划,最后是一拍即合。

林志超投资红磡海底隧道,并不是为了利益,可能收回成本后,稍微赚一点,九十年代就会交给港府。

毕竟这种收费模式,若是太过贪心,怕是骂声一片。

当然他也不是做亏本买卖,说不定10年就收回成本,再赚点利润,20年时间就还给港府了。

虽然说要投资三亿,但可以70%贷款,剩下的则由各财团分担;亿的投资启动资金,也不是一年拿出来,更不是一个财团拿出来。

至于找那些财团,林志超觉得会德丰、汇丰应该没有问题,华资再加上林志超、利铭泽,差不多也足够了。

林志超一个人占大头也没有问题,区区几千万,就以长江工业集团的名义投资,反正那边有钱。

至于时间上,林志超觉得1962~1964年立项、规划、设计,1965~1968年修建;这样一来,比前世足足提前四年时间。

这是对香港有大益处的!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投喂落魄太子后,我捡漏当了皇后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世子别渣了,夫人她嫁你爹了 穿越民国,娇娇女开厂搞钱赢麻了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铁柱,你娶了我吧 狂野年代:我的1993年 穿越兽世:娇娇雌性她好孕连连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