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45章 【就是缺钱!】

第345章 【就是缺钱!】(2/2)

目录

传媒集团成立一年不足(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相继却在漫画、报纸领域劈荆斩棘,都取得了让人震惊的成就;如今倒好,又盯上电影行业。

一时间,有人形容电影行业是‘山雨欲来’。

某个住宅单元内。

邹文怀、何冠昌、梁风、赵耀俊等人,在赵耀俊家吃午餐,对外的理由是邵氏食堂的饭餐不好。实际上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个小圈子。

最近邵氏的人称呼以邹文怀为首的团队,为‘造反派’,恰好应对现在的大环境;称呼刚刚加盟的方逸华一派,为‘保皇派’。至于其它,还有骑墙派,告密派。

总之,方逸华进入邵氏一个月时间,已经是将邵氏电影高的四分五裂,小圈子林立。

“文怀,那个方逸华也太不像话了,把我们这些老臣当成什么,是要饭的嘛!这口气,我是憋得真TMD委屈!”何冠昌首先诉苦道。

他是邹文怀的同学在沪市就已经认识,目前是制片部经理,接替的是邹文怀的班。

“确实,现在我们宣传部的经费卡得很紧,有时候差不多都要自掏腰包。若是报销,有时候还会被审犯人一样,她才进来一个月时间,就好像是我们的老板一样。”梁风讲道。

一时间,大家纷纷控诉起来。

邹文怀听得也很憋屈本来是大权在握的,结果现在处处受到钳制。

当然,给人打工有约束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最大的希望还是按劳给予分成,才是最合理的。

“你们说的,其实不算什么,毕竟到哪家公司也是如此,凡是都有规定。只是我认为,香港电影应该学习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大家享有分成才是道理!”

“也有道理!听说就是因为电视对电影的影响巨大,迫使好莱坞实行制片人制度。邵氏的电影那么赚钱,大家都是拿着固定工资,确实不应该。”何冠昌附和道。

其余人虽然不一定拿得到分成,他们却愿意和邹文怀、何冠昌混,这是因为邹文怀喜欢为下属争取加工资,哪怕是和邵老六当面交谈。

这时候邹文怀终于说出一个秘密:“各位,去年传媒集团的人找到我,说希望和我合作!说的是合作,而非挖我过去。”

一时间,众人纷纷惊讶起来,随后何冠昌说道:“文怀,你这怎么不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邹文怀苦笑道:“那个时候,我几乎是拒绝了,所以就没有打算让大家分心。”

何冠昌说道:“糊涂啊!那林爵士典型的财大气粗,和你讲的又是合作,难道你不知道你缺什么吗?”

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

梁风也说道:“确实,你一直希望六叔给分成,现在倒好,六叔不肯,大财主肯,你倒是给拒绝了!”

邹文怀说道:“这个倒是不用遗憾!传媒集团还有在和我联系,我只是想问问大家,如果我做,大家跟不跟。我可以保证,说服传媒集团实行制片人制度,而且薪水一定是高于邵氏的。”

“没问题,我们是你拉进邵氏电影的,自然一直跟着你!”

很快,大家毫不犹豫的答应。

“好,大家先不要声张,我打算和对方慢慢谈。毕竟我们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自立为王。所以条件好才去,条件不好,我们再筹备自立。”

“有道理!”

此时的邹文怀,还是不太想自立。道理很简单,又加入一个大玩家,在邵氏和传媒集团的夹攻下,小电影公司很难生存的。

特别是传媒集团的声势很大,一边收购制片厂,一边在组建院线。

2月中旬,年前的一周。

林志超坐在长江实业宽敞的办公室,正在靠着椅子上,轻松而惬意的思考着一些事情。

最近几个月的香港,先后受到去年11月的‘红磡隧道开通’、去年12月底的‘环球航运斥资亿港币订购160万吨船只(即五艘ULCC的订金)’、今年1月份的‘海军船坞旧址动工建设’的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刺激,香港经济已经彻底恢复,就连楼价都已经恢复至1964年巅峰。

这是连林志超都没有预料到的,他的三笔投资,直接加快了投资者的信心。

当然,仔细思考一下,又觉得是理所当然。红磡隧道开通,港九连接起来,地产信心立即恢复;环球航运大手笔订购船只,说明林志超对香港经济信心十足;海军船坞的动工,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大家再无顾忌。

此时,中环的甲级写字搂的租金已经达到港币每平方尺每月,九龙和铜锣湾的住宅达到55~70港币每平方尺,半山区、浅水湾、九龙塘的高级住宅已经达到70~90港币每平方尺

香港的地产已经出现明显的上扬!

“老板,唐生来了!”

“嗯岳父,请坐!”

唐仲源跟着林志超的助理,走进办公室,随后林志超陪同他坐在沙发下。

喝完一口茶,唐彩芸也来到办公室讨论。

唐仲源讲道:“志超,我准备拿出一个地盘,我们合伙投资如何?”

林志超笑道:“没问题!岳父想做地产开发,我就当收学费了,那就按照地产上的规矩,你们出地皮,我们出其它费用,利润五五分。做这个项目的同时,正好你们学习地产开发的流程。”

实际上,不请人合作也行,程序慢慢搞就行。不过找人合作的话,可以分担风险,以及进入状态快。

唐仲源笑着说道:“这次抄底还多亏你指点,交学费是应该的,我也少走些弯路。我倒是没有想过大举进入发展地产,稳打稳扎依旧是我的策略。”

唐彩芸讲道:“爸,你们手上的物业,很多都是换地权益书吧,那个需要港府拍卖土地时,才有效。”

唐仲源说道:“嗯,不急,慢慢来,反正手里还有几个地盘,慢慢开发。一个楼盘销售得差不多,再考虑下一个楼盘,所得利润,再购入地皮。”

聊了一阵,林志超对唐仲源的规划,还是比较认可的。

一步步走稳,以后机会多的是。

随后,他叫来黄昌宏,让他亲自安排和东方地产合作的事宜,不要吝啬传授知识。

“老板放心吧,我安排个不错的项目负责人,保证传授到位。”黄昌宏说道。

谁不知道,老板是把唐仲源的两个女儿一锅端,这关系亲密的很。当年老板的彩礼,给的就是香港第一大成衣厂,可能现在看来,已经是最大的彩礼了。

林志超随后说道:“我们也得准备加大发展地产的项目推进了,来福士广场把我的现金流消耗得差不多了,万一港府有好的商业地皮拍卖,岂不是错过。”

黄昌宏点点头,说道:“去年的两个楼盘,今年三四月份也可以开盘。年初又动工一个楼盘,后面我再加快进程。”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嗯,今年落成的楼宇,估计就七八千个,这完全不够市场需求,所以这几年楼价涨得很快,我们争取每年销售1000个住宅单元以上。”

此时,地积比一般只有6~8,不计豪宅项目。而以前,地积比可以达到

同样十万平方尺的地皮,现在要少建20万平方尺的楼面,也就是200个以上的住宅单元。

所以,林志超手里一共是440万平方的地皮,也相当于少了很多住宅单元。

“我明白!”

“好,去忙吧!”

总之一句话,长江实业又开启了大规模销售住宅楼宇的时代,大概会供应着香港10~15%的住宅单元。

此时的长江实业、长江置业尚未分家,林志超也不打算太早的资产重组,所以资金不用分清两家。商业地产的租金、发展地产的利润,统统要用于来福士广场的投资。

与此同时,明年可能还要准备三亿港币,投得中环填海地段的地皮(怡和大厦)。

实际上,长江实业集团已经无力在拍卖场和市场购买其它地皮了,大概率在1969~1973年长江实业都不会从市场购买普通住宅地皮。

果然,商业地产项目太耗费资金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投喂落魄太子后,我捡漏当了皇后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世子别渣了,夫人她嫁你爹了 穿越民国,娇娇女开厂搞钱赢麻了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铁柱,你娶了我吧 狂野年代:我的1993年 穿越兽世:娇娇雌性她好孕连连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