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58章 【和港灯的合作】

第458章 【和港灯的合作】(1/2)

目录

3月18日,长实集团发布年度业绩报告,去年(1979)获得亿港币的利润,其中包含亿港币的非经常性盈利(炒黄金);并宣布每股将获得港币的股息,涉及资金亿港币。

一时间,长实集团的市值立马突破100亿港币,朝着更高的市值涨去。长实股东喜笑颜看,称林志超是最会赚钱的企业家。

长实集团。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接待了‘香港电灯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布鲁嘉(英籍)。

实际上,别看布鲁嘉是港灯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实则他只是一个打工的,因为港灯是一家公众上市企业。倘若哪家企业收购港灯股份达到34%,便可以顺理其章得到董事局主席位置。

港灯是一个好企业,不过林志超并不急着去收购。

他收购九龙仓集团、和记黄埔,都是抱着必须收购的想法,所以动作难免很大。而接下来的收购,他没有那么的迫切,毕竟不是卖古董,抱着非买不可的想法。

布鲁嘉很快道明来意:“林爵士,港灯在北角的电厂旧址项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林志超笑道:“当然!港灯在北角的地皮发展潜力极大,可修建大型私人屋邨和酒店商业部分,如果能合作,是我们长实集团的荣幸。”

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由于长实集团在地产领域的信誉和影响力,导致陆续有很多企业前来寻求合作。

这些企业包括南海纱厂、南洋纱厂、怡南实业、广生行等,他们拥有丰厚的地皮资源,但却无地产开发经验,便纷纷寻求长实集团合作。

而长实集团只需要拿出一笔做地基的钱,然后仅需一年后,就可以通过‘售楼花’的方式‘以战养战’,并获得可观的利润。

与此同时,长实集团手中依旧拥有130万平方尺的储备地皮,可建1000万余平方尺的住宅楼面,还拥有金钟30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可建500多万平方尺的商业楼宇楼面。

布鲁嘉随后说道:“看来,林爵士研究过那幅地皮!”

林志超说道:“确实研究过,毕竟位于市区能有如此大的地皮,且又被闲置,很难不被注意。”

这幅地皮有二十万平方尺左右,是港灯的电厂旧址,随着市区日益繁华,以及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已经在七十年代末期停止发电。

其实,布鲁嘉亲自上门求合作,实际上也是有试探林志超是否对港灯有想法。虽然他不是股东,但也希望察觉一点自己的命运。更何况,倘若林志超有意收购港灯,他也好提前卖一个好,以后总裁一职还能继续胜任下去。

见林志超不像有计划收购的样子,布鲁嘉迅速和林志超讨论起‘北角电厂旧址’的大概开发意图起来。

1968年,港灯在鸭脷洲兴建全电脑化的发电厂,采用燃油发电;再加上北角发电厂,就有两家电厂进行发电。面对香港日益的电力需求,1978年9月,港府又正式批准港灯在南丫岛兴建更大规模的发电厂。

北角电厂是1979年停止发电,而鸭脷洲电厂也将在八十年代中期停止发电,这些项目都很不错呢!

“按照这幅地皮的大小和周围规划,差不多是可以修建14幢住宅大厦和1幢酒店大厦,可以围城一个方形.”林志超说道。

“这幅地皮的补地费,应该也是不菲吧?”布鲁嘉说道。

“应该还好!目前香港人口增加至500万以上,对住宅需求大增,港府也知道这一情况,所以不会为难。而且,我目前正在和港府讨论黄埔船坞的补地费,届时可以让这块地皮更便宜一点。”林志超平静的说道。

这幅地皮他预测的是2400个住宅单元,每个单元在450~1250平方尺,总计差不多是180~200万平方尺的楼面;仅住宅一项,按照明年的均价1000元每平方尺的话,就可以收益20亿。

还有一幢酒店大厦,价值至少也是五亿以上,还有商场等物业,那么总销售可以达到25亿以上。长实集团无论如何,都至少可以保证4亿的利润。

当然,林志超打算尽快进行‘售楼花’,不能拖延至1982年后,否则利润就会降低。当然,1982年也可以销售,但不要拖到下半年。

时间肯定是足够的,一般拿到地皮仅需九个月时间,就可以开始拿到预售许可了。2400个住宅单元,一年时间就足够全部销售一空了。

“林先生果然不愧是地产领域的老行尊,这个项目在你手里,很快就已经成型!”布鲁嘉盛赞道。

“我也就是大概规划一下,不过我们长实集团拥有的地产专才众多,完全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走。我们双方若是合作,港灯明年、后面的利润可就大涨了!”

“哈哈,有道理!”

双方很快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剩下的交给手下去搞。

这个项目就是前世的‘城市花园’大型屋邨,至于酒店就叫做‘城市花园酒店’。

当布鲁嘉离开后。

港灯可不便宜,倘若目前收购,至少也是二三十亿港币才能获得34%的股权,也就是总价值在70~100亿;因为港灯的年利润,也在六七亿,而且还在增长中。

不能急!

林志超很快熄灭心中的想法,首先最近两年已经表现出太具攻击性,应该稍微休息几年;其次,如此多的现金,和记黄埔拿不出来,长实的现金流也差点;最后,反正最终属于自己的,何必急于一时。

下旬,和记黄埔也宣布了年度财报,去年全年盈利亿港币,含亿港币的非经常性盈利,惊呆了业界专业人士。

毕竟和记黄埔1978年的盈利才不到亿,如今暴涨80%,可谓突飞猛进。人们普遍将功劳归功于林志超,因为他是1979年正式开始当然董事局主席的。

和记黄埔的会议室。

一众高层都尊敬的看着林志超,此时大家明显感受到,这位董事局主席已经进一步掌握了和记黄埔的管理权。比较明显的改变是,总裁韦理好像挺配合的。

这让李察信有些焦急,原本指望韦理和林志超不和,他才有机会上任行政总裁;如今没想到,两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会议开始后,林志超主动说道:“长实集团旗下的零售业务、和屈臣氏的零售业务,有些重合。所以,我打算将大润发超级市场,和百佳超市合并,归纳与屈臣氏旗下。合并之后的两家超市,将在规模超过惠康超市,届时便是全力发展的好机会,一举彻底拉开和惠康超市的差距。大家觉得如何?”

他虽然是拥有46%和记黄埔的大股东,也是董事局主席,但每次都是征询大家的意见,算是比较谦虚。因为他知道,和记黄埔的管理层大多数是洋人,大家现在还不够默契,不要操之过急。

屈臣氏每年的零售销售额高达三十亿港币以上,是全港最大的零售集团。林志超后续还打算将7~11便利店交给屈臣氏,不过是得等屈臣氏被和记黄埔私有化之后。

韦理随即说道:“我觉得合并是必然的。在超级市场领域,惠康、百佳、大润发分别位列第一二三名,但差距不是很大。若是大润发和百佳合并,那么将超过惠康超市不少。”

随后,也没有人反对,毕竟这是明显的好事情。

这时候,夏伯殷说道:“7~11便利店是香港最大的便利店,超过第二名OK便利店不少份额,长实集团若是出售了大润发,那么零售业务也仅剩下7~11,而且长实集团也不擅长贸易。”

言下之意,7~11便利店是不是也该出售,反正都是你自己的企业。

林志超笑道:“这个先不急!因为业务不重合,屈臣氏贸然接手,反而影响7~11便利店的发展。不过,两家管理层倒是可以多进行沟通,形成资源互享,为将来的合并做准备。”

简直就是主动上钩!

和记黄埔旗下也有不少华人高级职员,只是达不到高层的地步。这些高级职员就是将来长实集团彻底接手和记黄埔的一个基石,如今现在零售领域形成联动,那自然非常有利长实集团。

会议室里的洋人高层不疑有他,纷纷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哪里有那么多道道。

接下来的会议,再次成为林志超的主场,他安排起地产业务来。投资八亿的香港仔中心,要尽快出售;黄埔船坞的补地费,继续和港府进行谈判,但设计方案可以进行;其余一些地产项目,也得尽快出售。

当然,和记黄埔的业务非常综合化,地产业务占比不是特别大。

而在最后,林志超又安排了一项重大投资:“最近国际黄金暴跌140多美金每盎司,已经跌至500美金每盎司以下。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建议和记黄埔再拿出2亿港币抄底黄金现货,作为金融投资项目,等到重回600美金每盎司再放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用团藏炼制万魂幡,他说我太极端 我死后,渣男太子哭倒城墙 重回妖鬼夫君为我战死前 一心成为黑月光,娘娘她步步高升 重生年代:辣媳带全家逆袭万元户 黑之书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兽世好孕娇美人,绝嗣雄性宠疯了 快穿:当恶毒女配是娇媚尤物后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