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才不是做galgame呢 >

(2/3)

目录

制片方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好莱坞是真的很坑,他们连华尔街都敢坑。

举个例子,北美常见的发行分成是百分之二十票房+宣发费,假如一个片子制片成本3000W,发行公司宣传花了一千万,然后票房只有4000W,那么院线拿走2000W,发行方拿走1800W制片方还剩200W

如果票房再低点,制片方一分钱都没了。

这样的票房都不算特别失败了,至少比制片成本高了。

如果是大扑街,票房比制片成本还低,制片方直接准备凉凉就行了。

所以当月河拿下发行权之后,就可以不用在中间被其他的发行公司砍这一刀,可以直接跟电影院线的票房进行分账了,那么自然而然获得的回报也会越高。

否则,按照一桥文绘的话来说,你可能会被坑的血本无归。

有可能电影看起来票房大卖,结果到制片方的手中没剩下几个子儿。

这样就没法将月河做起来。

这样来看的话,其实做游戏公司真的要好得多,不管怎么样作为游戏制作方,只要能将游戏卖出去,多少都是有一些回报的,不至于一分钱也拿不到。

当然,你如果投入的研发成本不及回报高的话,那么也是会赤字而导致公司破产的。

但哪怕这样也总比电影行业要好。

反过来说,这里面其实也暗藏了一个隐形的操作——

拥有发行权和制作公司之后,将发行公司和制作公司分开的话,反而能利用制作公司来坑投资人的钱。

当然青智源作为一个有道德,并且想要在未来的全球市场当中有所成就的话,不会这么做就对了。

但实际上这样的坑投资人操作,在好莱坞当中是比比皆是。

除了拥有发行权的米国子公司之外,一桥文绘还收购了一些不那么需要的,用来跟电通进行利益交换的公司。

然后在霓虹这边呢,月河自己成立两个子公司,一个是月河影业,主要是负责所有的霓虹本体的影视制作,另外一个呢,是在这个子公司下面再开设一个子公司,单独用来制作动画电影的。

这个子子公司暂定名字叫做【星海工作室】,采用的是吉卜力那样的工作室模式,未来也是想要成为吉卜力那样的公司的。

成立之后,将会交给新海诚来进行打理,而且青智源跟津田奈央商量之后,允许新海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为股东和社长。

也就是说,月河现在看起来只出品了一个《求婚大作战》,但是呢,架构上面已经相当庞大了呢。

按照青智源和津田奈央的说法,这叫做未雨绸缪,做事情之前先把架构弄明白,工具先做好,之后再铺开。

但是在外界看来,这可能就叫做差生文具多,还没开始做电影呢,就把摊子铺那么大,你有货吗你?

……

规划完成以后,青智源夫妇和一桥文绘以及新海诚一起开了个董事会议,把相关的事情都讨论了一遍,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和方案。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霓虹本土的公司注册并不难,全部弄下来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搞定了。

不过呢,虽然公司的架构还没有完全兑现,这一点儿也不妨碍青智源对月河未来产品的规划。

“现在可以同步进行,一个是去收购和开办公司,找电通进行交换合作,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先规划一下产品,也就是项目的开发问题。”

青智源说。

“我想的是,我们pokeni那边不是之前发售过一个galgame叫做《你的名字》吗?”

“嗯嗯。”

“这个游戏的原画也几乎都是新海桑来完成的,所以这下正好,如果新海桑接手星海工作室的话,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改编成为公司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吧。”

《你的名字》啊,可是前世当中新海诚的代表作呢,如果没能制作成电影的话可就太遗憾了。

之前京都动画一直都很想要这个游戏的改编权,想把它制作成为电视动画,一直都被青智源给压下来了。

当时青智源就有一种未来要把这个游戏做成电影的预感,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没想到最后还是让新海诚来负责。

这就算是奇妙的命运安排吧。(青智源的安排)

“除了《你的名字》之外,公司是不是还应该再多制作一些影视作品呢?”一桥文绘提议道,“现在月河集团已经算是有雏形了,不论在欧米还是霓虹,都有能力制作和发行,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制作多一些作品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七零之病弱知青美满人生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青山 都市风流医仙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杨鸣夏阳 清穿,都在抢阿哥,那我选康熙 重生之悠闲人生 重生后,开始随心所欲 官场贵人相助我青云直上张轩沈颖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