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45章 难处

第45章 难处(1/2)

目录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是能抓住这个机会之人,远比错过、或放弃、或失败之人要少。

错过与放弃这个改变人生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相对于努力后的失败,它们不会衍生出各种不同。

人生好比攀登,不少人会小富即安,而满足于自己现有的高度。但也有人选择继续攀登,而只要继续向上爬,自然就会爬到分岔口,即遇到是向左还是向右的两条路时,该如何去抉择这事。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即安全地从原路退回来。但那些具有冒险精神之人,他们会选择未知,从而去迎接自己的人生新旅程。

说失败会有不同。就是说不同的人,在他们人生的分岔口选错了方向,而坠落深渊。

平安现在就正在面对,他的人生分岔口。

平安是陛下的义子,之前的路全是陛下为他选的。只是现在陛下春秋已高,虽说已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但雄心勃勃的燕王,却在帝国北方风生水起。

平安不仅深知燕王为人,他更明白边军的军费,多来自南方的富庶之地。除非陛下削燕王兵权,否则陛下百年后,燕王必反。平安在心中如此笃定。

陛下不可能会削燕王的兵权。除了陛下最爱燕王这个儿子外,平安也明白现在惟有燕王,才有能力让北方边境无虞。自己都能认识到这点,平安自然清楚远比自己高明的皇上,心中也会如此认为。

而一旦新皇登基,新帝也不可能能如皇上那样信任燕王。新皇势必会通过削减军费,来达到削弱燕王兵权的效果。

而一场五万人以上的会战,不算胜利后的奖赏,军费的单位就是百万两银子。

军士扛着脑袋在沙场浴血奋战,自然是为了活得比别人好。若不能活得比呆在家乡过得优哉游哉之人好,军士为什么要冒着万死去赴战场?懂兵的燕王,肯定明白军士们这人之常情。

说到底,燕王能屡战屡胜,并非只是他善于领兵作战、善于识将。燕王从不欠出征军士一个铜板,才是燕军成为常胜之师的本质。

因此只要新帝削减军费,平安就认为燕王会反。平安不认为“看到大树挡路,也要上前去踢上几脚”的燕王会接受由攻转守。所以即便这种温和的削权,平安也认为会逼反燕王。

深知燕军战斗力的平安,在经历刚才那个噩梦后,他决定之后仍惟燕王马首是瞻。上有老,下有小的平安,一直认为自己的首要责任是照顾好家人。

若自己选择与赢面大之人为敌,一旦兵戎相见,自己的家小岂不因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苦不堪言?觉得这样才是罪莫大焉的平安,决意向母亲讲明缘由后,并立即进宫向皇上辞行。

平安的老母亲虽然之前令平安去赴宴,但听到平安如是说明后,她不仅当场夸儿子已长大懂事,并立即督促儿子进宫。

平安前脚刚走,平安母亲后脚就吩咐府中管家,去准备一大家子远赴陕西的行装。平安的老母亲,她此是已是一刻都不多留于京师,这个是非之地了。

七月二十八日,张辅成婚后的第一天,也是一万两千名骑兵前往兴和之日。

辰时整(早上七点),北平燕王宫前殿广场已有朝阳斜射下的阳光。此刻万事都好,只是微风中带着一股酒臭与汗臭交融的味道。

昨天军士都有参加他们总兵的婚礼,见部分军士喝了不少,担心已然酒醉的军士出去会闯祸,张辅就直接令他们睡在地下。好在此时不是寒冬腊月,他们没有一个人因此受凉。

燕王不介意这股味道,对此,他早就习惯。再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俯瞰着底下的千军万马,已是豪情万丈的燕王大声言道:“始皇帝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尔等将要前往之地,就是秦时的九原郡”。

虽知底下多少军士对历史不甚了解,但见到他们多数人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燕王多少感到有些扫兴。

燕王又道:“父皇也如秦始皇一样,将大部分天下赋税用于犒赏为帝国征战的军士,继而让我们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咱们是否也能如秦军一样,给予陛下一个帝国”?

军士从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比与自己官品一样的法务、政务系统之人要好,就不难判断到燕王说天下税赋多半用于他们,确实属实。因此,军士们此刻异口同声地大声回道:“能”!

“但只有服从军令的勇士,才配得上这荣华富贵。”说到这,原本和颜悦色的燕王,神情威严地接着道:“凡临阵不敢向前者,斩;抢首级,而乱军阵者,斩;临阵不听军令,自以为是者,斩”……

燕王不断说“斩”之时,每个人都为之胆寒。他们都知道,燕王的言“斩”,亦如他会一五一十地兑现战士的军功一样地如期而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虐骨情深,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