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69章 寒风

第69章 寒风(1/2)

目录

靖江王世子朱赞仪,在二月十六日便奉旨离京前往大明各藩地,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向他的长辈学习治国之道。

靖江王虽是两字,但实质上与一字亲王有着一样的待遇。

首任靖江王朱守谦之父,是曾抵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进攻的朱文正。

为人刚硬的朱文正,后来因封赏之事,与比他更为刚硬的四叔朱元璋犟嘴,被大怒之下的朱元璋失手打成重伤,而不治身亡。

所以自幼丧父的朱守谦,是在皇上身边长大的。也正因为如此,朱守谦的童年,亦如他堂叔、堂兄弟一样,活在他们一旦犯错,轻则被痛斥、重则被痛打的高压环境之下。

不过这种生活环境,让朱守谦明白四叔祖把自己的父亲打成重伤,确实是出自恨铁不成钢。因为朱守谦无数次亲眼看到,四叔祖对亲儿子们的责打,也是往死打。

只是有了他父亲这个先例在,每次皇上动手之际,马皇后会安排御医在外候着。所以朱家子辈被四叔祖活活打死之事,才没有成为惯例。

不过皇室有两个男子,很少被四叔祖打。一是太子朱标,二是燕王。

燕王是由于跟四叔祖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四叔祖,自然不会认为跟自己一样的燕王有错。

而太子之所以很少挨打,就具有模仿性了。太子的做法的就是:如若触怒朱家大家长,他首先立即差人去请马皇后,来说情;无论是否有理,面对君父,太子立即将错认下;君父问话之时,捡可怜之处说等等这些以柔克刚之法。

那些心里活泛的朱家子辈,自然也就纷纷向太子,学了这以柔克刚之法。而朱守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换一句话来概况,少有被打的朱守谦,是打小就懂得在他四叔祖面前,装成他四叔祖想看到的样子。

洪武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圣上为朱守谦选定了广西都指挥使徐成之女,为他王妃。

洪武十年正月,十五岁的朱守谦就藩桂林后,没有大家长朱元璋看着的朱守谦,他一直隐藏的另一面便显露无遗了。

洪武十三年,得知朱守谦在桂林,不但做出劫掠僧寺财物、中卖盐货之事,居然瞒着他,娶有罪人女为妃,且打死广西护卫指挥耿良后,暴怒的朱元璋,先是将朱守谦召回京师暴打一顿,再将其废为庶人,最后令他回凤阳务农。

在凤阳务农的这些日子里,朱守谦可谓苦不堪言,他求助了太子。

于是乎,朱守谦这首:“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不仅在京师得以流传,而且不少人都在皇上身边说:“守谦,已改过自新”。

朱元璋还是给了他侄孙一个机会。待其务农七年后,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复其王爵,令他就藩云南大理。

哪知朱守谦一到大理,不顾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四川都指挥使宁正、楚雄卫指挥袁义、大理卫指挥郑祥、品甸卫指挥赖镇、金齿卫指挥李观正在执行圣上要将“麓川在几年内,纳入大明版图”的大计。

这位爷在大理就藩的当年,就做出了以大理卫指挥使印冒充王印,前往麓川已归顺大明的各土司,去索要财物。

当麓川各土司首领将朱守谦此举,告状到京师后,朱元璋得知侄孙已成为麓川各土司中的笑柄。大怒之下的朱元璋将朱守谦召回,将其拳打脚踢一番,并再次把他扔回凤阳务农。

从此朱守谦便成了朱元璋眼中,扶不上墙的烂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综武:人在七侠镇,开局说书北凉 龙珠:我,雅木茶,诸天最强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