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71章 天子

第71章 天子(1/2)

目录

血色残阳之下,朱元璋正在仍有积雪的城墙上,俯瞰着赏花灯的京师各色民众。

纵观历代王朝的更替,总是逃不过富有阶层对平民阶层的土地兼并——贫富两个阶层的矛盾激化——失去田地的农民,为了活下去,被迫造反——天下大乱——天下一统,得以重新洗牌后的天下,社会矛盾缓和——富有阶层开始新的一轮对平民阶层的土地兼并……这种循环之中。

社会矛盾激化,归根结底地说,就是富有阶层从平民阶层身上拿走了太多东西。想要长治久安,就是不仅得让富有阶层克制贪念,还得在社会利益分配中,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平民阶层。

大道理谁都会讲,可是真要轮到从自己身上刮油水,谁都会有抵触心理。

对人性认知极深的朱元璋,也正因这种认知,他之前才会发大精力去制定强制性的秩序,即《大明律》、《大诰》。

朱元璋认为只有高悬的利刃,才能让人不得不去控制自己人性中的恶。

为了维护《大明律》的不可侵犯,朱元璋就连触犯《大明律》的儿媳、女婿都能赐死。对那些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影响力,去兼并小民田地的臣子、以及那些改朝换代后随即又改换门庭的士绅,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客气?

四大案,杀了十五万无视国法的官绅。这对那些秉承着“与士大夫一起治天下”理念之人来说,很难接受。但对朱元璋来说,他觉得这再正常不过。

他耗尽心血制定的《大明律》,是用来治天下的,不是拿来当摆设的。

既然这些官绅无视他的《大明律》,那他们就得承受无视《大明律》的代价。

朱元璋知道天下不少士绅,不仅说他不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且一直在怀念对他们宽松的大元。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元璋想不出任何理由来让这些无寸尺之功的士大夫,来共治自己冒着万死打出来的天下?

而且朱元璋一直认为这些嘴上仁义道德、背地兼并小民土地之人,就是导致大元覆灭的罪魁祸首。这句“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朱元璋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

这种认识的朱元璋,他怎么可能会对这些官绅假以词色?更何况朱元璋出身于贫民,无论是在他的立场上,还是感情上,他对底层百姓的认同都远高于官绅。

所以哪怕是在这十五万贪官的数字后面,再加一个零,朱元璋仍会举起白刃。朱元璋绝不会如前朝末期那样,去放纵这些官绅。

对为大明的建立而立下功劳的功臣,朱元璋自认为已仁至义尽。

首先朱元璋已经给了功臣们,与他们功劳匹配的地位与赏赐。功臣们一开始的犯错,朱元璋在给予特赦的同时,他也有规劝。

但有些人就是屡教不改。若是不杀,那作为天子的朱元璋,岂不是只能任由着这些人无视他制定的国法?就凭着自己是君,他们是臣这点,刚硬的朱元璋就已是万万不能接受。

再加上为大明长治久安,计。朱元璋便将这些不再听他话,硬要骑在平民头上作威作福来显示自己高贵、以及兼并小民田地的找死之辈,一一送上断头台。

对政务系统的再三整顿,留下的基本都是朱元璋认为能做事的官员;再加上他在《大诰续篇》中明确规定:但凡有官吏下乡扰民者,乡间有德的老人,可以率精壮将官吏拿赴来京……

对这位从最底层开始的天子来说,他一直想成为的是,让大明傲然存于世间的天子、让大明多数人过得好的天子。至于其余那些,朱元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基于此,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怎能过得不好?

大明百姓不傻,他们看得出在官老爷们与他们之间,天子是偏向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当今圣上自然是圣明的。只是平民这种称颂,不能上被士大夫垄断的青史……

看着熙熙攘攘的京师,看到多数百姓的喜笑颜开,此时的朱元璋,心中生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这时,朱元璋的耳中传来了跺脚声。

朱元璋闻声看去,见是不到二十的锦衣卫刘三。他笑着道:“刘三啊,朕这年龄都没感到冷,你怎么就要跺脚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我只是想给孩子他妈一个家 桑浅纪承洲宋时璟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和我圆房了免费阅读全文 这个主母重生后杀伐果断 上班,然后教育魔法少女 一不小心和竹马恋爱了 撩琴新书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和我圆房了 奥特曼:从收集迪迦光元素开始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横推名门正派,我的修为无限暴涨 斗罗:萧炎穿越成霍雨浩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