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80章 喜忧参半

第80章 喜忧参半(1/2)

目录

自张辅拒接圣旨的消息,在王公大臣这个圈子中传开后,李景隆便知道削藩,已踢到铁板。

之前先帝病重,李景隆知道只有朱允炆、靖江王朱赞仪、梅殷这三个晚辈在先帝身旁伺候;先帝仙去,建文又密不发丧;直到将先帝葬于孝陵一个月后,建文才将先帝驾崩的消息,告知于多数亲王。

建文这种操作,李景隆起先是感到费解的。后黄子澄解释,这是由于担心亲王不服新帝,他们才不得不如此。

李景隆熟读史诗,他明白这个关键时候,要多危险就有多危险。更何况李景隆还知道不少亲王对既不是长孙、亦不是嫡孙的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这事上,他们就一直不服。

所以,朱允炆初登大宝,为防亲王们出幺蛾子,而密不发丧,李景隆在思量后,他能理解。

至于自己当时没被建文告知,李景隆知道这是由于新帝并没有将自己当作他的铁杆。对此,李景隆虽有些失落,但也没多在乎。

但是随后梅殷声称先帝驾崩之前,曾密令他辅佐建文。梅殷此举,不仅让李景隆重新犯疑起来;更让大明勋贵这个圈子之人,对先帝的突然离世之事,开始重新审阅起来。

公、侯、伯、都督们认为梅殷这话,只能糊弄那些涉世未深之人。他们这些从刀光剑影之中走出来的功勋,是不会相信先帝会下这种既不符合先帝为人,又脱离世事人情的托孤秘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帝不去不令在京,且拥有三卫的皇子皇孙,去辅佐建文?反而托孤于,没有一兵一卒的外姓女婿?深知先帝聪明睿智的功勋们,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

做事注重成效的先帝,怎么可能会将托孤的重任,交予一个实际上没有任何执行能力之人呢?即便论亲,这世界有几个人,会在自己子孙与外姓的女婿之间,去选择相信外姓女婿呢?

而且功勋们都知道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先帝,仅仅对自己的子侄孙辈在触犯大明律之时,能网开一面。

先帝对自己的女婿,可没这种待遇。如先帝在洪武三十年,便有将嫡女安庆主公的驸马欧阳伦,以“走私罪”赐死的实例。

没错,之前梅殷宣称自己被先帝托孤,对有独立思考能力之人反而起了反作用。如李景隆就知道,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梅殷实际上是在宣称“此地无银三百两”。

因此张辅拒接圣旨,虽被朱赞仪、徐辉祖、梅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称之为大逆不道,但多数功勋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张辅拒接圣旨的理由是:“他是大明燕国的臣子,深受先帝与燕王之恩。鉴于此时先帝驾崩、燕王病重,各种流言满天飞,他只会依先帝仙去前的明旨与燕王之令办差”……

对秘旨真实性的怀疑,相对于这些功勋,张辅只不过是说出来罢了。所以张辅拒接圣旨,让多数武臣保持了沉默。

在京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功勋,虽然没有去公开质疑圣旨的真实性,但他们还不至于去对京师之外提出质疑的张辅,去口是心非地去指责。

更何况之前,建文将六部尚书从正二品提升到正一品之事;削藩削得将他叔叔湘王全家,逼得自焚之事,就已让行伍出身的功勋们认为:建文帝不仅违背祖制,且为人薄情寡义。

再加上对燕王实力与性情有着切实的认识,不少在京功勋都认为建文此人,压根不值得去帮。

也是功勋之臣中一员的李景隆,再加上他本身又没有与燕王这方有私怨。所以本身就有患得患失地李景隆,他的态度开始变得暧昧起来,一点都不奇怪。

在京功勋对张辅抗旨的沉默,让建文这个自认为福泽深厚、实则无半点恩惠于军人的君主,对在京的多数武将彻底寒了心。

而在靖江王、梅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黄观等人的嘴中,张辅则是一个大逆不道、骄奢淫逸,日后必遭五雷轰顶的暴徒。

一边是对张辅抗旨,保持沉默的功勋;一边是与自己同仇敌忾的支持者。两相比较之下,建文帝对他这些铁杆的喜爱,自然也就与日俱增。

在与铁杆在宫中议事之时,收到燕王长史葛城的消息,得知燕王一直是装病之后,虽然建文帝在皇宫敏锐察觉到梅殷、黄子澄、黄观有些慌神,但兵部尚书齐泰却立即冷静地道:“陛下已令杨文都督率兵十万前往开平,讨伐张辅。”

“加上朱忠都督的三万大军,我军这十三万的正义之师,必然能对燕贼瞎鼓捣的三大营,展开雷霆一击。击败恶少张辅、收复开平后,杨都督再一鼓作气拿下兴和,最后定能与在真定的大将军耿炳文,对燕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齐泰沉声地接着道。

靖江王朱赞仪闻此,补充地道:“十一祖(蜀王)已令左军都督瞿能从成都开拔;臣侄也已令广西都指挥使韩观,率广西军勤王;春叔(沐春)虽病重,但春叔已令部分征麓川之军,在急赴京师的路上。”

“四川、广西、云南之兵,不仅历经百战且作战骁勇,其效法安南火器之神黎元澄的火器,更是远胜燕贼所具备的火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虐骨情深,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综武:人在七侠镇,开局说书北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