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八十六章 战争中的各方

第五百八十六章 战争中的各方(2/2)

目录

田怀荣摇头:“臣在汴京,遇到的每一个南朝官员,都说:百姓因慕王化归义中国,何错之有?况圣朝乃礼仪之邦,仁义之国,岂有驱赶归义之人的事情?”

“他们还说:西夏王当修德布仁,以宽厚爱民为本。”

“若百姓安居乐业,国中太平,又岂有人民逃亡?”

梁太后听着,紧紧握住了拳头。

其实,她是现在西夏国内的对宋主和派。

她的长兄梁乙甫则是主战派。

倒不是她有多么爱好和平——实际上,这位年轻的太后,就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

她还懂兵法,知战事呢。

她之所以主和,仅仅是因为她的儿子太小了。

她不想给梁乙甫太多立功、树威的机会。

是的,梁乙甫是她的亲哥哥。

兄妹关系还很不错。

可是,她也不是没有看过史书。

哥哥终究只是哥哥,不可能和她一条心。

一旦梁乙甫立下军功,赢得威望。

而兀卒年纪又这么小。

这兴庆府中,哪里还有她们母子的容身之地?

即使梁乙甫篡国后,不会杀她。

可一个前朝的太后,哪里还有什么权力?

可现在,南朝的答复,却让她再难按捺了。

欺人太甚了啊!

南朝是真不怕,大白高国的铁骑,踏入其边城自取财帛?!

梁太后越想越气,甚至生出,干脆大发诸部之兵,去和南朝拼一把的念头。

田怀荣却是继续说道:“启禀娘娘,吕则官命臣现行快马回国,乃是有一个要事,必须上禀娘娘。”

“说!”

“臣等在南蛮京城,见到了辽使耶律琚……”

“臣等发现,辽国使团,自耶律琚以下,皆与南朝君臣,往来甚密。”

“辽人甚至可以公开自由出入都亭驿,而南蛮上下熟视无睹。”

“辽使耶律琚等,更曾公开言:大宋天子与我朝皇太孙数互赠文章……还说,大辽皇太孙,以兄事大宋皇帝。”

梁太后听着,怒火顿时消失的干干净净,理智重新上线。

宋、辽联盟。

是党项人的梦魇!

连景宗(元昊)的时代,就对此极为恐惧,拼命避免。

对党项来说,得罪南蛮,就必须结好北虏。

而获罪北虏,则必须不惜代价与南蛮媾和。

否则,南蛮从陕西来攻,北虏自贺兰山而来。

大白高国亡矣!

不过……

“北朝如今正用兵高丽,他还有余力,干预我朝吗?”梁太后问着田怀荣,也是问着自己。

党项人,自然不止只派一个使团出门打探风向。

而是两个。

一个去南蛮,一个去北虏。

分别打探这两个大国的动向,以为自己的行动,做好情报准备。

这是党项人的智慧。

每当用兵,都是如此。

景宗立国之战,就是这样的——先遣使入贡,探知南朝虚实,做好了一切准备。

同时,也遣使去北虏,卑躬屈膝,求得了北虏的默许。

这才有好水川、定川寨和三川口三大捷。

田怀荣哪里能回答这个问题?

只能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梁太后也知道,这个问题田怀荣是回答不了的。

于是,吩咐左右,道:“立刻遣人去黑山威福监军司,命监军处则,派人密切打探北朝西京大同府的虚实。”

防人之心不可无!

必须确定,北虏没有精锐在大同。

否则,一旦大白高国精锐都在横山、天都山,北虏忽然从大同派出精锐骑兵,直插贺兰山。

一旦突破贺兰山,兴庆府就暴露在其骑兵的马蹄面前了。

……

一座座浮桥,出现在了大同江上。

无数的辽国兵马,正通过浮桥,渡过大同江。

远方的高丽西京平壤,已经被团团包围了。

大辽东京留守、榻母城节度使、北院枢密使耶律迪烈骑在马上,指挥着后续兵马、辎重,通过大同江。

自出兵以来,辽军势如破竹,只用了半个月,就已突破了高丽人在边境上建立的长城。

如今,更是直插其西京平壤。

平壤城的高丽守军,在野战失败后,就已经龟缩在城中。

但,耶律迪烈相信,平壤城是坚守不了多久的。

假若没有援军支援,高丽西京平壤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耶律迪烈明白,拿下平壤只是这场战争的开始。

因为,继续向前辽军就要面临和之前多次对高丽战争一样的问题——漫长的补给线,还有高丽人,利用山道、小路、密林不断袭扰。

所以……

耶律迪烈在率兵渡过鸭绿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给他的部下下了死命令——擅自劫掠者斩,袭扰民众斩,无故伤人者斩!

虽然,这些命令的用处并不大。

但至少,不能出现大规模有组织的烧杀抢掠。

因为这样只会把高丽人逼到大辽的对立面。

所以,这次出征,耶律迪烈带了一大批的燕地汉人士大夫文人。

让这些人来协助大军,收拢民心,安抚豪族,拉拢士人。

让高丽人知道——大辽,不是夷狄,也是衣冠之国,圣人礼仪之邦。

正想着这些事情,远方的一骑轻骑,就飞速而来,到了耶律迪烈面前,翻身下马,拜道:“奏知相公,天子闻相公已过大同江,大喜,已遣使来贺,并带来了圣旨旨意。”

耶律迪烈连忙问道:“天使何在?”

那人答道:“正在来此的路上。”

“快为老夫准备香案!”耶律迪烈连忙吩咐起左右,他本人则回到军帐之中,开始沐浴更衣。

半个时辰后,来自南京的大辽天子使者,捧着一封帛书,抑扬顿挫的念着来自南京城的旨意。

耶律迪烈听着,却越发的不安。

因为,天子的旨意,太荒唐了!

在听说,他已经率部突破了高丽长城,在野战中击败高丽王派来的大军后。

南京城的大辽天子,居然给他了一个期限。

须在今年十二月七日之前,兵临高丽都城开京!

耶律迪烈一听就知道,这是政治任务!

因为,十二月七日,是南朝小皇帝的生辰。

届时,大辽天子将遣使道贺。

显然,南京城的天子,又犯了老毛病了。

耶律迪烈听完了旨意,面朝南京方向,拜了四拜,然后站起身来。

“未知是何人在陛下面前,进此谗言?”耶律迪烈瞪着眼睛,问着那个来传旨的内臣。

后者战战兢兢的答道:“老相公有所不知。”

“今年南朝答允与我朝的三百万贯交子,在上月就已经耗尽。”

“朝中正在议论,与南朝谈判,增加交子印刷量。”

“故此,需要王师在战场上,表现出足够的威慑力。”

“以此震慑南朝。”

却是耶律琚将他在汴京城看到的御龙第一将凯旋、阅兵、献俘的事情,添油加醋,派人回去报告了南京。

然后,南京城的辽国君臣,就受到刺激了。

于是,也想要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来震慑南朝。

毕竟,这可是关乎到每年三百万贯交子的国用。

同时还关乎着,扩大交子印刷量这个所有人都关心的大事!

一年才三百万贯?根本不够花啊!

于是,怎么说服南朝增加交子印刷量,就成为关键了。

还有比一场摧枯拉朽的大胜,更有说服力的吗?

而之所以选十二月初七。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是最适合谈判的时间点。

耶律迪烈听完,神色无比凝重起来,良久才道:“请天使转告陛下。”

“老臣尽力而为!”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顾总天台凉不凉,方小姐她另寻新欢了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为退婚我把冰山总裁祸害哭了 战先生余生请多指教海彤 千金被无情赶出豪门,转身下乡了 首辅大人的宠妾顾容珩四月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兵王跑路:刚回来就碰上了仙人跳? 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把导师唱跪了 这个作者穿书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