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3/4)

目录

诸葛亮虽能感知废郡守辟除权的好处,但对于未曾施行过的政治制度,诸葛亮不敢轻易推行,怕坏了大汉政治。故而一向谨慎的诸葛亮,选择了潜移默化的政策。

“十万真不成?”刘备反问道。

当然趋势归趋势,其抗拒力量之大,绝非一两句言语所能搞定。

第二件事,霍峻多次提出稻麦耕作,让司马芝为劝农使,百姓大力耕作田亩,革新生产力,极大丰富粮草储备,让南汉不再为粮所烦恼。

听着来龙去脉,刘备捋着胡须,微叹了声,说道:“世祖皇帝以为地方之所以乱,多在兵权归属太守。然朕经历乱世,如实而言,如收郡辟除之权,则如断士子出仕当地之途,而贤士能者多归京师。”

有朝一日,大汉若能一统天下。大汉则能迅速安抚民生,而不是更多依赖地方大族,反而中国士族为了融入大汉,需要作出牺牲。

须知南朝之时,荆、扬之间争斗非常剧烈。孙权身为强主,他看出了荆、扬二州会引发的问题,故而迁到武昌,欲齐治吴楚。随着江东士人强盛,孙权不得已重新迁回建业,让太子治武昌,理荆楚事。

诸卿陆续退下之后,刘备终于有空与霍峻谈事。

刘备虽不擅长治政,但他作为君主,拥有极高的敏感度,尤其是经历过乱世逐鹿,对有些事深有感触。

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明岁以肃清吏治为主,而后择良吏至郡县,以观政令之成效如何!”

“诺!”

“然也!”

刘备听懂霍峻的言外之意,问道:“五万兵不成,若予君八万兵是否能成?”

“臣以为难行!”

在刘备眼中霍峻当真具备出将入相的能力,而非简单的武夫大将。尤其是霍峻提出的几件建议,为他解决了大量的麻烦。

“今出十万兵马,受劳者不下数十万户。如若不克,或是兵败,臣损名望尚轻;百姓受累疾苦,兵士战没死伤,为其次之;折辱陛下圣明之望,伤汉室之威名,则是为重。”

霍峻苦笑说道:“寿春,臣日夜思求欲破。但今轻出欲破,属实艰难。陛下既愿出十万,何不如举国出兵,以看能否攻破寿春。”

听着以上言语,霍峻沉默下来。他之所以提出收郡县辟权,多是为大汉而考虑。却没想到一提出,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马良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霍督以为不如借肃清郡吏事,收君县辟除权,将郡吏委任移至尚书台。诸卿以为不可……”

“诸君所言不无道理,今安天下为主,而后以治天下为次。但朕以为安、治未必不可齐用,辟除之权不可骤收,今不如潜移默化,徐徐而图之。”

有了刘备的拍板,众人不再纠结废郡守辟除之权,而是择项汇报了下其余重要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养成系男友里包恩 阳间恋爱指北[综英美] 玻璃灯 陆长生叶秋白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洪荒:收徒云霄,签到鸿蒙量天尺 NBA:开局得分机器,杀穿联盟 换亲改嫁后,病美人在大院当团宠 迟到的亲情比草贱,我走你们哭什么 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