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红尘渡劫 > 二四五、踏足天涯海角

二四五、踏足天涯海角(3/4)

目录

古时候交通闭塞,人员往来十分不便,唐代李德裕在崖州作的《登崖州城作》是这样写到: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那时候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罪臣逆子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

唐代宰相诗人杨炎在《流崖州至鬼门关作》悲号:“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他的的诗句倾吐了自己遭到贬谪,当时流放三亚的际遇。

宋朝名臣胡铨在《买愁村》中哀叹:“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

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位钦天监钦差奉康熙皇帝谕旨,在下马岭海边题刻:海判南天,以此作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

南天一柱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电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为什么古人把这里定为天涯海角呢?长期以来,一直是难解的历史之谜。近年经过多方考察,这一历史之谜已经揭开。清代康熙盛世时期,曾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版图《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活动,位于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景区所在地,成为这次测绘中国陆地版图南极点的标志。负责主持测绘的钦差官员们在此处剖石刻碑镌书:海判南天四个大字,以此作为标志,并须永久保存。由此海判南天成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内最早的石刻。

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

一九三八年,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了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题有石刻的石头外,每一块石头还被富裕其他的寓意。比如还有进步石、平安石、爱情石、财富石、幸运石、平安石这些称号。

天涯石既是平安石,它四平八稳,雄峙南海之巅,经历着风雨和海浪的考验,它依然坚如磐石,笑傲于蓝天白云之下。相传它是南海上亿年石祖,被派镇守南海,祈求南海风平浪静,保佑众生四季平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 系统刚绑定,剑圣便上门挑战? 重生之我要红 西游:养牛三百年,竟是牛魔王 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 开局看到隐藏信息,我撸小贷平账 庶女多娇,薄情皇帝亦折腰 我是开武馆,真没教他们当魔头! 乔秘书一身反骨,裴总乖乖臣服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