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 第179章 灵溪凿井忙

第179章 灵溪凿井忙(1/4)

目录

镇江府,灵溪县。

在这里,被派到此处负责指导抗旱救灾的墨家弟子李自秋,遇到了和自己的同行许放几乎相同的问题。

不过,较为幸运的是,此时此刻,李自秋位于县城中,得到的支持和助力远比在村镇的许放要多得多。

自己离开神京城时,杜师兄便已交待过自己抗灾的方方面面,并在某些地方特意提醒自己,这是陛下着重交待的,让自己到地方后,一定要优先办理。

这流民营,便是其中之一。

他一到灵溪县,便马不停蹄找到县令,说明了在城外建造流民营的必要之处,甚至隐晦的提及了一下圣上。

这位方县尊显然也不是什么庸官,听到李自秋这般说,干脆利落的拍着胸脯保证道,自己一定积极配合朝廷的安排,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于是,不过三两天,在众人的合力下,一座用以接纳流民的简陋营地便搭了起来。

作为墨门弟子,李自秋设计的功底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座流民营,在他的预定设计中,至少能够容纳五千户,如今不过是一个雏形罢了。

至于逃荒到县城,搬入其中的流民,也不过只有三四百户。

但哪怕只有这么些人,一些该做的准备,李自秋一点都不会马虎。

且不说救灾一事符合墨家“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单单为了提高墨家在圣上心中的分量,他也必须将此事办得极为妥帖完美才行。

流民营中的诸般事务,从食物到饮水,从居住到行动,只要是事关流民的吃喝拉撒,李自秋都一一将之放在心上,每天忙得如同陀螺一般,那架势,恨不得晚上都睡在这流民营中。

大旱之年,无论人畜,最重要的莫过于饮水问题。

如今县旁的灵溪几乎接近断流,剩余的河水还需要灌溉农田。

想要解决人们的饮水问题,就需要他另寻水源。

而寻找水源,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打井。

临行之时,杜师兄可是交待过自己,大灾之后便是大疫,让他在处理灾情和流民时务必要谨慎。

和自己交好的医家弟子曾经也和自己提过一嘴,说要想将病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遏制其爆发,那么必须保证足够洁净的水源。

而对于李自秋而言,他认知中最洁净的水源,便是井水。

虽然这灵溪县中也有数口水井,但单凭这些水井,根本不能同时满足县中居民和城外流民的日常所需。

因此,在流民营建起来后,李自秋便和方县尊商议,希望县衙能够发布告示,用县衙府库中的钱粮来雇佣流民中有一定修为的习武青壮打井。

普通青壮虽然也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但官府如今缺的就是时间。

虽然让武者去打井有些大材小用,但用内力加持的他们,在效率上可是远胜普通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很快,便有十几位修为达到三品或四品的青壮揭了告示,在县衙报了名。

于是,李自秋便带着这些青壮汉子,以及县中的一位井师,开始在流民营附近寻找水脉,确定凿井方位。

虽然土地水分流失严重,硬得让人皱眉,但也抵不住这些年轻武者将自己内力灌入铁镐中,一镐下去,甭管多硬的土石,都被凿出个大窟窿来。

挖了两米多深后,泥土渐渐变得湿润松软,进度也越来越快。

挖到四五米深的时候,甚至可以感觉到从泥地中渗出的水来。

到这个时候,报名的青壮们各个露出喜色来,也顾不得许多,将自己脱得赤条条的只剩下一条犊鼻裤,随即手持木桶跳入坑中,将木桶中盛满混着地下水的泥土,也不借助绳索把木桶吊上去,而是直接凭借内力,将沉重的木桶扔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修仙全才,大大咧咧爱打架 斗罗:绑定神豪系统后我被迫成神 那不勒斯之鸦 觉醒后,嫡长女她一路开挂打脸 诱引 主母她一心咸鱼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重生了谁还当明星 网坛之数据天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