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1/2)

目录

大宋庆历七年,民间蓬勃发展。

不仅是经济、军事和教育,文化上也相当繁荣。

自从朝廷允许民间办报以后,两浙路的报社就如雨后春笋般冒。

虽然新闻类受到朝廷监督,但报纸本就多样化,各种小报、杂报、新闻报层出不穷,给大宋百姓带来丰富的娱乐文化。

此刻两浙路转运副使柳永坐在轿子里,向着码头的方向而去。

柳永是去年二月从信州知州的岗位上调任,与另外一名转运副使任茂成搭档一起担任两浙路转运使杜杞的副手。

以前大宋官制,一路有四司,分别为帅司安抚使、漕司转运使、仓司常平使、宪司提刑官。

这四个职务分别对应了军事和民政,钱粮征运与转运,仓库跟钱粮茶盐专卖,以及邢狱诉讼的事情。

但由于经略安抚使的权力过大,执掌了一路的军事民政大权,因此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只有边路才设经略安抚使。

内地各路通常只有三司,平日里政务也都是转运使在主管。

大宋经过官场改制之后,算是把原本这个不成文的规定给坐实,正式将各路民政大权交由转运使管理,所以如今转运使可以说是一路最高长官。

而且为了细化权力,一名转运使往往要配备好几名转运副使,各有各的分管,以此协助转运使完成日常工作。

比如任茂成就是兼管治安、规划的副使,柳永则是分管交通、港口、民政等事务。

今年三月份,两浙路发生地主闹事的事情。

朝廷派出财政部尚书夏竦亲自过来坐镇,由转运使杜杞以及常平使、提邢官等人配合协助下,将此事给平定。

柳永虽然不是主要参与平定官员,但事后也走遍两浙路,亲自调研各地农村,了解百姓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写了一份报告送去政制院,受到了赵骏的赞赏。

因而此时他在两浙路官府的地位,已经是仅次于杜杞和任茂成,排名第三的政务官员。

眼下已经是十月份,正是初冬时节,江浙地区却并不算寒冷,温度适宜,杭州城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外如汴梁一般,兴起高楼大厦。

去年由杜杞牵头,与负责商贸经济的另外一名转运副使,亲自前往武安钢铁厂,请到了一名武安钢铁厂的副厂长来两浙路。

此人带了一批员工过来,在湖州一带,成立了两浙路钢铁厂。之后又陆陆续续,建立了国营水泥厂、砖厂。

因而如今的杭州城,也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四处大兴土木,修筑厂房,各种水泥厂、砖厂等小型工厂拔地而起,其余纺织厂、加工厂也在不断建设。

再加上两浙路的地主死的死,残的残。剩余的也只能审时度势,卖掉土地投入工厂行业,以至于杭州的工业发展甚至比起汴梁来也不差。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位于钱清的造船厂,朝廷直接划了一个天然避风港出来,将附近全部列为军事禁区,建造起大宋的战船。

前些年主要造的还只是用于出海的海船以应对日益高涨的出海贸易。

但随着朝廷愈发重视海军,慢慢转型开始建造战舰,如浙江宁海军的福船、飞虎、海鹘等战舰就是钱清造船厂制造,让此地成为了两浙路最大的造船基地。

这里离杭州非常近,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上午柳永坐着马车穿过繁华热闹的街道,到码头乘坐船只,就顺着水路飘摇直下,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抵达了钱清驿。

虽然叫驿,可规模已经像个小镇,镇子里有很多木材加工厂,主要是为造船厂提供木头原材料。

当柳永下船的时候,越州知州张宗益带着一众官员已经在等着他了。

船只悠悠停在马头,柳永撩开帘子,走出船舱,诸多官员就已经迎了上来,拱手说道:“下官见过副司。”

“诸位有礼。”

柳永回了一礼,随后说道:“此番我代表朝廷过来为交接仪式观礼,铁甲舰寄托了官家的期望,知院的期望,诸位可与我一同前往。”

“早就听说铁甲舰已经在造,但可惜以前只是听闻,却不知道真假,如今我们也能一饱眼福了。”

“是啊,这造船厂虽然在我们越州,可并不归我们越州管,人家船厂的人可厉害着,想从他们嘴里打探出消息,那是难如登天。”

“上次我去汴梁磨勘调选,特意坐了一回火车,如今那铁甲舰号称海上火车,可日行千里,亦是让我等期待不已啊。”

诸多越州官员笑着说道,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造船厂目前归交通部管。

因为最开始进行部级划分的时候,并未成立工业部。

毕竟工业是最近几年才发展出来的东西,现在是各路自己野蛮生长时期,还未出现统一规划。

不过也要不了多久,赵骏已经在筹备工业部的建设,所以现在造船厂、造铁路等事情暂时就交由交通部在处理。

钱清造船厂在两浙路,柳永又是分管交通运输的官员,管理全路的道路、水路建设,因此目前造船厂暂时处于在他的分管当中。

对于目前的铁甲舰进度他自然一清二楚,甚至还几次到钱清这边过来视察,上次铁甲舰试航,他就在现场。只是保密条例,一直没有对外透露。

柳永笑道:“这铁甲舰可是殊为壮观,为我大宋重器,正当一观。”

说着伸出手道:“走吧。”

诸多官员便随着他各自坐上马车、轿子,往北而去。

造船厂离镇子很近,翻越过镇子后面的一处小山,站在山上就能俯瞰下方整個船厂。

只是山顶以及周围都被军队围起来,普通人不能靠近。

柳永虽然来过几次,可每次都得出示朝廷的公文才被允许入内,这次也不例外。

很快一行人过了外围栅栏,翻过小山,缓缓抵达了船厂之外。

船厂的负责人亲自过来迎接。

诸多官员看过去,就看到这船厂位于海岸边上,占地极大,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

唯有东南方有一处占地约一亩左右的钢筋水泥厂房耸立。

“副司,这边请。”

船厂负责人带着诸多官员向着那处水泥厂房而去。

一行人就走入了那厂房内。

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铁甲舰,长约十丈,宽约两丈,比排水量六百多吨的海鹘攻击舰略微小一些。

然而让众人意外的是,铁甲舰确实是由纯钢铁打造,但外形却非常丑陋。

船头和船尾分别有两个桅杆和风帆,中间则有两个烟囱,外表铁甲十分狰狞,上面并非连接一块的大钢板,而是有一条条纵横交错,横竖不一的连接疤痕。

这水泥厂房中间有一道水闸门,船只就这样被固定在中间的水道当中,两侧还有小港口连着,直接可以开到海上去。

“我其实上书过朝廷,现在咱们的海军战舰足以应付任何战斗,但朝廷还是执意要做这铁甲舰,我们也只能努力克服一切难关来做。”

船厂负责人略微有些抱怨地说道:“在花费十余万贯之后,铁甲舰才算是完成。其中最难的就是锻接,无数工匠夜以继日,才总算是把那么多钢板锻接上去了。”

柳永说道:“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考量,知院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铁甲舰是为国之重器,不可懈怠。”

“是。”

船厂负责人只好应了一声。

他其实一点都不想搞铁甲舰,这很耽误他造海船和其它木制军舰,影响船厂生意。

毕竟在他看来,反正大宋海军已经没有对手,再造铁甲舰有什么意义?

不过人都是这样,天下无敌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比如后世带清,就没有了跟进时代的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李洛无删减完整版 秦天青儿九龙乾坤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 九龙乾坤诀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宠妾灭妻?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我明明是个内奸却当上宗门老祖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