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221章点火上菜烤倭猪

第221章点火上菜烤倭猪(1/5)

目录

第221章

崇明岛,一切的发展进入了正轨。

程世杰将崇明岛定位为军事基地,当然,也是货物中转站,沈伯筠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程世杰把构筑防线的事情交给他和一帮参谋去完成,自己则朱微媞四处乱转,找着乐趣,享受生活。

有的人,生活就是活着,现在的程世杰那才叫生活。

程世杰在崇明岛最初是在沈家老宅下榻,后来沈伯筠就将沈氏的别院送给了程世杰,这是一座小宅子,这座宅说小,那是与在沈氏祖宅相比显小。

这是面阔十几间,前院、正院与后院三进院落,有两处宅子紧挨着,打通之后,形成了一座中等规模的院子。

原本这座院子叫沈园,现在自然改称为程府。

程世杰一边享受生活,也在重视教育,随着沙船帮的投靠,至少在师资力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提高,程世杰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辽东二代,却没有放弃辽东移民的一代。

移民的第二代,可以坐在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们接受的教育辽东第一代就只能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提高自己,在辽东的主要区域,比如说金州、复州、盖州和海州,以及旅顺都有夜校。

官方也就是辽东的管委会原则上不要求成年人上夜校,不过官方对于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有要求,就算是宁海军的军官,也要去辽东陆军学院或者海军学院上个短期培训班,要不然就连在军队里担任百总以上级别军官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在崇明岛,程世杰耗不费力地就成立了四座新式学堂,这是江南容易招募到穷困秀才的原因。

不过,程世杰来到崇明岛,并不是所有人都欢喜,至少大部分人,包括百姓都不喜欢,程世杰知道崇明岛是一座沙岛,而且一直在变大,可是由于水土的流失,这座岛并不稳定。

为此,程世杰在三月份的时候,下达一个命令,每个人都要种树,而且是二十颗树,但凡出生的小孩子也算。

种树对于环境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可问题是,崇明岛上的百姓并不买账,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太穷了,太苦了。

“穷其实是有道理的!”

程世杰不得不服气这些百姓的穷,因为每个人种树的土地是规划的,沿着崇明岛,也沿着东西两条主要干道。

只要种了树,这些地和树都属于百姓个人所有,如果种植杨树或桐树,三五年就可以成材,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程世杰也知道这些百姓其实是被高利贷坑怕了,哪怕辽东银行给他们贷款,他们也不愿意种树。

沈伯筠望着程世杰道:“大帅,要不,全崇明的树,我们沈家都包了,全岛现在有居民共计十三万五千六百五十四人,共计二百七十一万三千多颗!”

“你想得倒是美啊!你们沈氏已经足够富裕了,不要把所有的好处全部占完!”

“可是他们那些百姓愿意跟自己的钱过不去,那有什么办法?”

程世杰道:“他们没有钱,那就让他们卖力气,沈氏负责培植或者购买一批树苗,宁海军农垦公司负责采购,让百姓们去种树,每种一百颗树,分给他们二十颗树苗,这些树苗就是他们个人的财产!”

其实这些岛民与游牧民族一样,并没有多少环境意识,这座岛屿不能生存,他们就去另外一个地方,不像农耕民族一样对于土地有着深厚的依赖感。

哪怕很多地方不适合生存,特别是辽东,很多草原也不适合人类生存,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荒地,长出的野草比种植的庄稼更多,这要是换成非洲人或者是白人,根本没有耐心坚持下去。

但是,大明人不一样,长出来的野草拔掉就是了,一年不行就两年,只要坚持下去,荒无人烟的草原迟早会变成兴盛繁荣的农场。

平心而论,崇明岛的情况已经算是不错了,虽然沙地产出有限,可问题是,红薯和土豆,以及花生,特别喜欢沙地,又有足够的雨水,很快这里就会摘掉贫困的大帽子。

不仅仅是崇明岛,就连生活在长江边的渔民其实非常辛苦,将近一斤重的大闸蟹,在后世就是蟹王,需要竞拍加上运气才能买到。

然而,在这个时代,一只大闸蟹居然只需要五十文钱。

要知道一只鸡也要三十钱至七十钱之间,五十钱可以买一只大鸡,因为普通人在京城的日薪其实就是三十钱至四十钱之间,在江南则更低。

程世杰则自己掏腰包,请宁海军将士吃大闸蟹,可没有想到的是,宁海军将士还不领情。

“大帅,这大闸蟹又没有肉,也没有油水,还不如买一只大肥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 顾总别虐了,苏小姐要去领证了 我GSD,一剑爆星 苏染汐夏凛枭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苏染汐夏凛枭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苏染汐夏凛枭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苏染汐夏凛枭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叶峰赵雪梅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叶峰赵雪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