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324章大明最不缺乔兆林

第324章大明最不缺乔兆林(1/2)

目录

宣府东路,赵文才所率的宁海军骑兵部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们仿佛秋风扫落叶般一口气扫荡了张北附近十几个蒙古部落,抢到了上万匹战马,至于被他们烧掉的草料,杀掉的牛羊已经无法估算了。

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发现大批敌军。赵文才尝试着向北拱了拱,突进了一百多里,又狠狠的抢了一票,收获了三千多匹马和五百多头骆驼。

然后,就没有再遇到大股的蒙古骑兵,大量的漠北蒙古仿佛消失了似的,连个影子都找不着了。

赵文才望着身边投降的漠北蒙古将领道:“你们……蒙古大军在哪里?”

几个千夫长一脸差异:“没有遇到大股部队,难道不好吗?”

虽然说漠北蒙古比漠南蒙古更穷,可问题是,再穷的蒙古部落,至少他们在能够抵达宣府东路,说明他们会带着一定的肉干和牛羊,这段时间,赵文才带着他们抢到了不少物资,他们也跟着宁海军吃得满嘴流油。

宁海军骑兵士兵补给最重要的部份其实是压缩饼干,压缩饼干虽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能力,但是口感却不好。虽然口感不好,但是,里面却有芝麻、花生油、膨化粉、白糖,对于没有吃过压缩饼干的漠北蒙古骑兵来说,这简直就是美味。

毕竟,漠北蒙古可以获得的物资更加有限,他们缺盐,更加缺糖,糖和盐对于漠北蒙古人来说,都是奢侈品。

还有宁海军士兵吃腻味的罐头,对于漠北蒙古人来说,这更是难得的美味,他们用缴获的牛羊肉,跟宁海军士兵换取压缩饼干和罐头,双方都是认为自己赚大了。

几个千夫长鼓起了眼珠子:“不前进了?打得这么顺利,为什么不前进了?”

“要知道我们完全可以乘势横扫整个草原,把他们的牛羊抢清光的!”

事实上,这些蒙古将领根本就没有民族观念,好多人都说蒙古人非常团结,这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屁话。

当年蒙古大军三次西征,前前后后加在一起阵亡六万余人马,可是在元朝内部斗争中,他们却死伤一百多万人,到了元末的内斗更加剧烈,死伤超过二百多万人,要不是元朝内斗中损失的太多人,明朝北征其实也不容易。

虽然说漠北蒙古分裂为三个汗部,车臣汗、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三个汗部经常打得死去活来,号称蒙古最后一任大汗,他三分之二的精力,也是应对蒙古各部。

这些投靠了赵文才的蒙古将领,砍起蒙古人来,比宁海军将士还狠。

“就是因为打得太顺利了才不能继续前进!还记得你们的祖先是怎么对付汉人的吗?现在他们把这一套招数用到我们身上来了!”

赵文才其实也了解蒙古人的那一套战术,蒙古人对付出塞征讨他们的明军的招数,玩来玩去就是那么两招,要么是诱敌深入,耗尽明军的给养之后再伏兵四起,狼群猎鹿般围住明军狠狠地撕咬,直到明军彻底崩溃。

这招一般是用来对付步兵的,屡试不爽;而对付机动性能超强的骑兵的办法就是将大量牧群扔给明军,这种送上门来的好处明军是舍不得放弃的,一旦他们带着大量牧群赶路,骑兵赖以取胜的机动能力就完全发挥不出来了,而完全没有负担的蒙古骑兵却可以从容调动,最终将对手彻底淹没。

赵文才所率领的都是骑兵,机动能力超强,用这招来对付他可谓对症下药,只是非常可惜,现在的漠北蒙古已经太穷了,穷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扔了。

“禀告赵将军,当初,我们三大汗国分别划分了各自的区域,东部归我们土谢图汗部,中部归扎萨克图汗,最西边归车臣汗部!”

“我们走,我们去大同,会会扎萨克图汗!”

就在赵文才刚刚准备调头向大同方向前进的时候,原本消失不见的蒙古骑兵就冒出来了,这些蒙古骑兵并不进攻,只是在威力警戒幕周边游荡,似乎在寻找宁海军骑兵的弱点。

赵文才派出的斥侯试图驱逐他们,但这些蒙古骑兵并不打算来一场激烈的斥侯厮杀,看到宁海军骑兵斥侯冲过来,他们马上远远的退开,等到宁海军骑兵的斥侯停止追击了,马上又吊了上来,这种被人阴魂不散似的跟着,打又打不着的感觉着实令人抓狂。

当然,如果宁海军骑兵发了狠,不顾一切的追击,还是可以追上这些该死的蒙古骑兵,狠狠地揍他们一顿的,但赵文才并不打算这样做,他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部队被一小队斥侯牵着鼻子一路狂飙,冲进了人家的伏击圈,在跑得战马气喘吁吁的时候伏兵四起的悲剧发生。

所以,他指挥大军镇定有序地撤退,只要那些蒙古骑兵不主动攻击他们,他都不予理睬,你爱跟着就跟着好了。如果蒙古骑兵主动发起攻击,赵文才他表示喜闻乐见,向宁海军进攻,除了找死之外他实在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这种举动了。

游牧民族的战术,跟狼群围攻驯鹿有几分相似。驯鹿的块头是狼的十倍,长着锋利的角,狼如果要硬攻的话很容易被踢中或者被鹿角顶上,一命呜呼。

因此狼群是绝对不会正面攻击强壮的驯鹿的,它们会耐心地观察,找出最弱小的那一头,以它为目标发动攻击,不断在驯鹿周边游走制造动静,瞅准机会就冲上去狠咬一口,在驯鹿身上制造出一个鲜血淋流的伤口,然后迅速遁走,等找到机会了再冲上去咬一口,让驯鹿始终处于惊恐、失血状态,周而复始,再强壮的驯鹿也很快就会因为疲惫和失血过多而倒下,接着,杀戮开始了。

这种狡猾而无赖的战术对于步兵来说简直就是无解,两条腿的步兵永远也追不上四条腿的马,步兵方阵固然可以有效地抵御骑兵的袭击,然而在野战中步兵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排成方阵,顶盔贯甲严阵以待,这也意味着那些可恶的骑兵总是能够找到机会狠狠的咬他们一口,这种凶狠的撕咬是相当致命的,往往还没有等到最后决战,步兵就已经崩溃了。

然而这套战术对宁海军骑兵没用,他们有的是机动性能卓著的骑兵,疏而不漏的威力警戒幕足以隔绝蒙古骑兵冲过来发动狼袭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赵文才麾下还有八千多名蒙古骑兵,蒙古人实在太熟悉蒙古人的战术了,跟他们玩这套,没用!

一名蒙古千夫长望着身边的宁海军士兵身上穿着的棉衣,一脸羡慕的问道:“我们能不能穿上这棉衣?”

“能啊!”

“怎么才能穿上这种棉衣?”

蒙古人虽然是游牧民族,他们鞣制皮革的技术太过粗糙,同样是牛皮靴子,宁海军脚上的牛皮靴子,不硬,而且很是柔软,非常保暖,可是他们蒙古人制作的靴子,却容易漏水,在这冰天雪地里,保暖效果极差,不少人的脚已经冻伤了。

“那需要打完仗,等到了辽东,或者是等咱们的补给送上来,现在蒙古人跟发疯了一样,向长城进攻,补给也送不上来!”

“该死的蒙古人!”

这名千夫长认为,是蒙古人阻碍了自己穿上棉衣,这些仆从骑兵发现宁海军士兵非常和气,装备好,吃的也好,像以往在漠北蒙古,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喝上的茶叶,他们几乎天天可以喝,而且不限量。

还是那种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罐头,放在火上一烤,满盒里都是油,太好吃了。

更为关键的是,宁海军非常公平,按照首级计功,一颗脑袋就是一份功劳,拿着脑袋就可以邀功。而且战功别人抢不走,不像从前,他们打仗赢了功劳是贵族的,是主人的,战败他们要挨处罚。

“一颗首级十亩地?”

“是啊!”

“我们也可以住上大房子?”

“当然可以!”

“我们可以跟你们一样?”

“可以啊,我们宁海军可不全是汉人,我们部队中还有朝鲜人,还有小日子,还有女真人,像你们这样的蒙古人,其实在辽东也不少!”

“真的吗?”

“你要不去问问乞颜千总!”

乞颜千总是在海州之战中投降宁海军的蒙古人,他当时只是建奴蒙古右旗百夫长,后来在历次作战升为了千总。

如果不是因为乞颜的文化程度不够,考核没有通过,他现在至少是都司级别的将领,地位并不会比胡二奇低。

随着乞颜这位穿着与宁海军将士一样,而且拥有一座独立帐篷的蒙古千总现身说法,这些跟着赵文才的蒙古人现在脑袋中,只有一个念头,消灭蒙古人,跟着宁海军将士过上好日子。

……

密云,白河河畔,宁海军近卫都司大营。

成千上万的蒙古军将士齐声大喝,如同潮水般涌向宁海军的冰墙前线,此时应白河河畔战场上杀声震天!

距离几天前的宁海军大营,现在的宁海军大营已经后退了足足数里,蒙古人已经连续攻破了至少十数道冰墙,可问题是,就在蒙古大军向冰墙发起冲锋的时候,大明的那些民夫,正在紧张地筑造冰墙。

铸造冰墙非常简单,随处可见的积雪,挖出来垒成雪墙,用铁锨拍实,上面浇上烧开的热水,然后,然后就是齐活了,这种冰墙,其实远比用泥土垒成的胸墙更加简单。

然而,进攻一方的蒙古大军却惨了,他们其实并不是不了解火枪,他们也知道火枪打久了就会炸膛,可问题是,宁海军的火铳跟他们遇到的不一样,不仅仅射程远,关键是,打了这么久,却不炸膛。

事实上,宁海军的步枪如果射得久,也会枪管发红,可问题是,现在是冰天雪地的环境,枪管红了,往冰墙上一放。

“刺啦……”

仅仅一下,就可以持续射击。宁海军士兵的子弹当然会打完,不过得费点时间,每名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基数是六十发,以栓动步枪枪那感人的射速,想打完这么多子弹还真得有点耐心。

更何况,程世杰身后就是密云县,虽然说渤海封动了,宁海军海军的运输船或战舰不行航行,可问题宁海军的冰舟却行无阻,而且为了方便在渤海的冰面上通行,宁海军还学习秦朝时期的车同轨,在冰舟的中间位置,铺上草席,防止挽马打滑。

现在大量的粮食已经运抵了京城,眼看着辽东的粮食运到京城,京城的粮价从八九两银子已经跌落到了三两银子,虽然还是非常贵,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时间内,粮价会持续走低,那些囤积奇货的粮商们,这一次肯定会血本无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绑定合欢宗:横行修仙界 永光纪 一剑日天 婚姻,心怀诡胎 这超能力不靠谱 全球寿命抽奖:只有我能指定奖励 1979黄金时代 吞噬星空之灾变时代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我在东京种神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