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冯紫英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 丙字卷 第九十六节 预感

丙字卷 第九十六节 预感(1/3)

目录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这一点永隆帝倒是早有考虑,柴恪在奏折中也提及了这一点。

九边粮饷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是这笔银子数量不算太大,恐怕朝廷内部还能平稳一些,如果超出了一些人的想象,恐怕就会引起争端了。

但就冯紫英刚才所提到的数量,永隆帝粗略估算了一下,恐怕特许金都会有三百万两银子上下了,这个数目就有点儿超出预料了。

朝廷固然欠九边粮饷甚多,但是要说一下子就替九边粮饷补足,估计九边的总兵们都不敢那么想,能先拨一部分分在两三年内补足就相当不错了。

这还只是特许金,而对于海税的收益作抵押能向商人们举债多少,永隆帝拿不准,但是他估计一两百万银子应该是有的,但能抵押几年海税,这却心里没底。

如冯紫英所说,这可能需要一个调查之后再来进行估算。

永隆帝和冯紫英的谈话一直持续到了戌时,永隆帝甚至传宴,让冯紫英在宫中享受了一顿简单的御膳,这也让冯紫英有点儿受宠若惊。

起码一干内侍们都是震惊莫名,他们印象中便是阁老和六部尚书都鲜有被皇上留下奏对这么久的情形,而且还赐膳了。

之所以谈论这么久,也是因为需要考虑到一旦开海举债启动,那么就需要一干既有威信又有干劲和经验的人来运作,同时也需要经各种意外因素都要考虑进来。

应该说永隆帝是极为重视此事,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测,这一点上和永隆帝的谨慎作风有很大关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十分必要的。

冯紫英特别提醒了在涉及到辽东和闽浙沿海的走私问题上,需要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和态度。

这也提醒了永隆帝,若是没有来自军队的支持,恐怕不仅会遭到一些阻力,甚至可能会在开海之后出现很多问题和麻烦,比如打击查处倭寇海盗和走私海商问题上,军队将领们的阳奉阴违和敷衍塞责。

冯紫英回到家中时已经是亥时了。

这一进宫既是三个时辰,也让府里边的人都是忐忑不安。

同样也有无数人关注着冯紫英的此次入宫。

冯紫英已经面见过内阁两位首辅和次辅,也见过了兵部尚书张景秋,剩下的就是皇上了。

冯紫英回来所承担的任务也有不少消息灵通人士知晓了一个大概,但在没有正式揭开之前,大家都还在按兵不动,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接下来的事情冯紫英知道自己明面上参与的时候就不多了,但是下边仍然会被各方拉去了解和参考询问,甚至可能会比之前更忙碌。

当永隆帝和两位阁老以及其他一些重臣分别商议和了解态度之后,就会开始进入正式的议政程序。

户部和兵部会提出方略,提交到内阁商议,然后内阁拿出意见之后提交给皇上,如果皇上认可,便可能会直接御批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可能会留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事情重大,或者争议较大,则有可能直接拿到大朝会上来供群臣探讨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一心成为黑月光,娘娘她步步高升 重生年代:辣媳带全家逆袭万元户 黑之书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兽世好孕娇美人,绝嗣雄性宠疯了 快穿:当恶毒女配是娇媚尤物后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视死无归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