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十六章 激战长江(1)——辅公祏叛唐

第十六章 激战长江(1)——辅公祏叛唐(1/2)

目录

巍巍大唐:开国正文第十六章激战长江——辅公祏叛唐随着江淮群雄一个接一个的败亡,最终,在李唐王朝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江淮“三巨头”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吴王杜伏威,主动奏请入朝,留居长安。至此,自隋末唐初以来,江淮地区杜伏威、李子通、沈法兴三雄并立的局面,正式宣告结束,从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唐王朝统一江淮,想必指日可待。可是,任何事情,总是充满了太多的戏剧性与不确定性。杜伏威入朝不久之后,他的好友辅公祏,居然在江淮公开举兵叛唐,与李唐分庭抗礼。

那么,面对江淮地区突如其来的变故,唐王朝该如何应对?在杜伏威已经入朝,江淮也即将归唐的大势所趋之下,辅公祏为什么要一意孤行,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举兵叛唐?同时,他又为起兵作了哪些准备呢?

作为唐朝在长江下游所面对的最后一个劲敌,辅公祏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在这场平定辅公祏的战争中,唐军又是采用了怎样的战术,一举消灭了这个长江下游最后的敌人,平定江淮?

上一章节介绍到,武德五年七月初八,杜伏威入朝,拜为太子太保,兼领行台尚书令,留居长安,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然而,时间仅仅过了一年,武德六年八月,本来已经看似尘埃落定的江淮地区,再起波澜,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原来,杜伏威的好友兼副手,时任唐朝淮南道行台仆射的舒国公辅公祏,突然举兵叛唐,公开与唐朝翻脸。作为江淮军事集团的二号人物,辅公祏的威望与影响力,几乎等同于杜伏威,甚至与杜伏威不相上下。可以想象,辅公祏的起兵,不仅会在江淮迅速形成一股新的割据政权,更会对李唐构成巨大的威胁。

辅公祏公开叛唐,不仅将老友杜伏威推上了风口浪尖,令其遭受舆论的质疑,可能还会受到唐高祖李渊的猜忌。与此同时,辅公祏叛唐自立,也让江淮形势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考验。

关于江淮问题,唐高祖李渊早就定下了总体方针,那就是利用江淮“三巨头”之间的矛盾,逐一分化瓦解,挑动他们互相攻战,李唐则坐收渔人之利。确实,唐朝一直是按照这个方针实施的。

譬如,唐朝先是招降杜伏威,通过杜伏威的军事力量,与其余两大巨头火拼。最终,沈法兴、李子通先后败亡,杜伏威尽收江淮。而后,在李唐王朝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杜伏威主动入朝,留居长安。因此,到头来,江淮三雄反倒“为他人作嫁衣裳”,成全了唐王朝,使得李唐王朝兵不血刃地拿下江淮。

似乎一切都在顺着预期发展,不出意外,李唐王朝统一江淮,就是一个简单的流程问题。可是,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辅公祏举兵叛唐,打乱了唐王朝一切的部署。看来,和平接管江淮是不可能的了,只有用武力解决。接下来,对唐朝而言,要有一场硬仗、恶战要打,集中兵力,消灭辅公祏这个长江下游最后的宿敌。

那么,作为曾经杜伏威集团的二号人物,也是受过唐朝册封的一方诸侯,手握兵权,位高权重,辅公祏为什么会突然起兵叛唐,而且是在杜伏威已经入朝,江淮即将并入李唐版图的大趋势下?在这样关键的历史时刻,辅公祏偏偏要逆天而行。个中缘由,究竟是怎样的呢?还得要一点一点,娓娓道来。

若要了解辅公祏叛唐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他与杜伏威关系的微妙变化,或者是,他与杜伏威关系的裂痕说起。

前文说过,辅公祏的早年经历,基本和杜伏威差不多。杜伏威、辅公祏二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是可以割头换命的刎颈之交,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并且,杜伏威早年家境贫寒,辅公祏利用家中的便利,监守自盗,救济杜伏威。以至于最后,二人皆被官府通缉围捕,被迫一同落草为寇。

后来,杜伏威、辅公祏二人,一起转战江淮,创建江淮起义军,共同打下了一片立足于乱世的基业。因此,多年的共同打拼中,辅公祏不仅仅是杜伏威的好哥们,更是他得力的“创业伙伴”。

假如将杜伏威政权比作一家集团公司,杜伏威如果是董事长,那么,辅公祏就是总经理。也就是说,杜伏威、辅公祏是典型的一号和二号人物。历次大战,辅公祏都是杜伏威集团的统军大帅。所以,这两人,一个掌舵,一个领兵,各有分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人的配合,都不可能打下那样庞大的一份基业。

而且,多年以来,辅公祏一直尽心辅佐杜伏威,与他共同进退。确实,两人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辅公祏从未辜负过杜伏威,杜伏威也没有亏待过辅公祏。比如,就以杜伏威归降李唐一事为例。

武德二年九月,杜伏威宣布归附李唐。随后,到了第二年,武德三年六月,唐高祖传诏江淮,任命杜伏威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进封吴王。与此同时,辅公祏也被委任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可以说,辅公祏算是沾了杜伏威的光,也受到了唐朝的册封,加官进爵。

这样看来,辅公祏和杜伏威的关系,亲如手足,只要有杜伏威一口吃的,绝不会让辅公祏挨饿。有人会觉得,如此亲密的关系,普通的外人,肯定是不能轻易挑拨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越到后来,杜伏威与辅公祏的关系,竟然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的产生,不是来自外人的挑拨离间,而是来自杜伏威的一己私心。

随着杜伏威的实力日益壮大,他的地盘日益扩张,取而代之的,便是其唯我独尊的霸主之心。久而久之,杜伏威愈发惴惴不安,开始对曾经的好友辅公祏越来越猜忌,越来越不放心。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辅公祏手中的权力太大了,尤其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日渐上升,明显盖过了杜伏威本人。虽然,杜伏威是江淮军事集团的领导者,负责总体掌舵。可是,兵权却始终握在辅公祏手中。每逢大战,向来是辅公祏率军出征,这为他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信。试想一下,辅公祏手握兵权,倘若他想要造杜伏威的反,只需振臂一呼,就可以将杜伏威拉下马来。

更重要的一点,即人性的弱点: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往往打天下时,可以肝胆相照,托付生死。可是,一旦坐稳了江山,出于维护统治的私心,自然会对曾经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无端猜忌,甚至痛下杀手。当然,杜伏威也不例外。辅公祏声威日隆,逐渐让杜伏威有了危机感,开始将辅公祏当作假想敌,根据史书记载:

初,杜伏威与公祏相友善,公祏年长,伏威兄事之,军中谓之伯父,畏敬与伏威等。伏威浸忌之,乃署其养子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潜夺其兵权。公祏知之,怏怏不平,与其故人左游仙阳为学道辟谷以自晦。

起初,杜伏威和辅公祏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善的。毕竟,两个人从年轻时就是刎颈之交,一路携手并进,打拼出如今这份基业。由于辅公祏年长,所以,杜伏威一向以兄礼待之,将辅公祏当作兄长看待。正因如此,江淮军中,大大小小的将领、校尉,乃至士卒,都尊称辅公祏为伯父,像敬畏杜伏威一样,敬畏辅公祏。

时间一长,杜伏威的心中,渐渐有些不是滋味了,明明自己才是江淮之主,可是现在,全军上下,却只知有主帅辅公祏,却不知有吴王杜伏威。杜伏威敏锐地感觉到,辅公祏的风头,已经明显盖过了自己。出于完全的利己主义,杜伏威打算,不能让辅公祏继续拥有如此泼天的权力,必须予以分割,对其采取制衡之术。

正好,武德三年十二月,杜伏威委派辅公祏为主将,王雄诞为副将,率军讨伐李子通。在这场进攻李子通的战争中,辅公祏恃勇轻敌,畏首畏尾,差点致使战线崩溃,全军覆没。如果不是副将王雄诞艺高人胆大,主动夜袭敌营,大败李子通,后果将不堪设想。故而,这一仗虽然大获全胜,完全是王雄诞一人力挽狂澜。应该说,辅公祏在众人面前把人丢大发了,威望更是大大受到折损。

此战之后,杜伏威仿佛找到了借口,开始不断压制辅公祏,一点点剥夺他手中的权力。怎样剥夺辅公祏的权力呢?但凡遇到重大的作战任务,杜伏威不再委派辅公祏领兵出征,而是起用一批年富力强的新派将领,从而分割辅公祏的权柄。其中,以杜伏威的养子阚棱、王雄诞为代表。

先前,杜伏威曾在江淮军中,挑选了三十余名骁勇善战之士,将他们收为养子。在他们当中,尤以阚棱、王雄诞二人,最为拔尖。于是,阚棱和王雄诞,自然成了这三十多名“养子”的领头之人:

伏威选军中壮士养为假子,凡三十馀人,济阴王雄诞、临济阚棱为之冠。

同时,杜伏威亦是非常倚重这两个养子,任命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暗地里悄悄分割辅公祏的兵权。加上阚棱、王雄诞二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可谓是杜伏威集团中的一对“双子星座”。因为阚棱年长于王雄诞,故而,军中一致称呼阚棱为“大将军”,称王雄诞为“小将军”。

特别是王雄诞,此人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两次救过杜伏威的性命;并且,在攻打李子通的过程中,主动袭营,力挽狂澜,击败李子通。从哪一方面来讲,王雄诞堪称江淮第一名将。因而,杜伏威一直将王雄诞视为心腹爱将,对他寄予厚望。此后,凡是领兵作战的任务,杜伏威全部委托于王雄诞。

后来,在与李子通的最后决战中,杜伏威特意任用王雄诞为主帅,命他率军出击。果然,王雄诞没有辜负杜伏威的期待,凭借其过人的用兵智慧,击溃李子通主力,一举将其生擒。而后,王雄诞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续歼灭汪华、闻人遂安两股势力,为杜伏威彻底拿下江淮,立下了不世之功。

杜伏威重用阚棱、王雄诞等新派年轻将领,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防止辅公祏一家独大,权力膨胀。辅公祏不是傻子,他当然看得出来,杜伏威已经不信任自己了,这是要逐渐架空自己,削夺兵权。如此一来,辅公祏内心渐渐滋生不满,与杜伏威的关系产生了裂痕,慢慢地分道扬镳。

既然已经从内心深处和杜伏威反目,辅公祏也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你不仁,也就休怪我不义。不过,在表面上,辅公祏却不能表现得太过露骨。毕竟,杜伏威还是自己的主公,握有生杀大权。倘若辅公祏过早地表现出司马昭之心,杜伏威一朝翻脸,说不定,自己便会顷刻人头落地。因此,当前对辅公祏来说,还是隐忍为上。

辅公祏思来想去,决定暂时韬光养晦。杜伏威怀疑自己拥兵自重,自己干脆表现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让杜伏威误以为自己已经心灰意冷,放松警惕。于是,辅公祏表面上不理政事,终日与故人左游仙待在一起,钻研修道、辟谷之术,醉心于道教。实际上,辅公祏则在暗地蛰伏,苦苦等待时机。

其实,除了对杜伏威不满以外,辅公祏也是具有野心的。乱世之中,但凡是有能力的枭雄,都信奉一个法则,强者为王。辅公祏也不例外。在辅公祏看来,这么多年,若是没有自己鞍前马后地出生入死,杜伏威凭什么能有如今的风光。因此,江淮之主的位置,他杜伏威能坐,我辅公祏为什么不能坐。或许,从很早的时候,辅公祏就产生了取杜伏威而代之的想法。

只不过,杜伏威极力猜忌、压制辅公祏,辅公祏只能一时保持静默。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辅公祏不能冲动,必须要隐忍,等待时机,一个合适的,一飞冲天的机会。终于,这个机会,还是等到了。

武德五年七月初八,杜伏威入朝。这对辅公祏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杜伏威一走,江淮军事集团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的现象。当时,杜伏威这个一号人物,已经入朝。若论资历、威望与地位,江淮军中,又有何人能与辅公祏这个二号人物相比肩。

纵然在此之前,杜伏威大力提拔阚棱、王雄诞等年轻将领,用以制衡辅公祏,且阚棱、王雄诞二人能力出众,战功卓著;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资历尚浅,尚不足以与辅公祏匹敌。要知道,辅公祏是何许人也?那可是一路和杜伏威血战江淮的元老,要想轻易撼动他的地位,谈何容易。更何况,辅公祏在军中威望极高,势力早已根深蒂固。

所以此刻,辅公祏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他的想法很简单,杜伏威入朝,唐朝是不会轻易让他重返故地。江淮群龙无首,不妨抓住这个机会,趁机抢班夺权,取代杜伏威的地位,而后另立门户,与唐朝决裂。

然而,杜伏威似乎早已察觉到了辅公祏的图谋。虽然,辅公祏表面上一直求仙问道,不问政事;但是,杜伏威却对他非常不放心。他不相信,辅公祏会就此沉沦,自己一旦前往长安,以辅公祏的性格,肯定会上蹿下跳,挑起事端。因此,杜伏威不敢懈怠,早就提防着辅公祏的蠢蠢欲动。

临行之前,杜伏威命辅公祏镇守丹阳。与此同时,杜伏威留了一个后手,或者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了防止辅公祏蠢动,杜伏威临走之前,以养子王雄诞担任辅公祏的副将,执掌军队,“协助”辅公祏,镇守丹阳。说是协助,其实就是监视。王雄诞就是杜伏威布在辅公祏身边的一枚棋子。

而且,根据《旧唐书·辅公祏传》的记载,杜伏威私下悄悄嘱咐王雄诞,告诉他:“吾入京,若不失职,无令公祏为变。”摆明了,杜伏威这是在向王雄诞交代任务,我到了长安之后,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盯紧辅公祏,不要让他惹出什么大乱子。杜伏威提前布局,正是为了防备辅公祏图谋不轨。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杜伏威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既然杜伏威这么不放心辅公祏,为何不干脆直接杀了他,或者夺了他的兵权呢?其实,杜伏威也有他的难言之隐,纯粹属于无奈之举。

杜伏威清楚,尽管他和辅公祏的关系,已经趋于恶化。可是,辅公祏终究是自己多年的好友,又是江淮元老。一旦贸然杀掉辅公祏,其结果,必然会如同李密杀死翟让一样,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导致内部分崩离析,离心离德。因此,无论是出于内部的稳定,还是其它的因素,辅公祏都不能杀,只能一点点分割他的权力。

可惜,杜伏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以为凭借制衡之术,就能让辅公祏无计可施。孰不知,此举恰恰是养虎遗患。辅公祏若是铁定了要造反,什么样的招数,对他都是不起作用的。尤其,杜伏威留下王雄诞,监视辅公祏,更是大错特错,不仅没能遏制住辅公祏,反而让一代名将惨遭杀身之祸,断送了王雄诞的性命。

本来,杜伏威留下王雄诞,让他率本部兵马,与辅公祏共同镇守丹阳,其实就是为了牵制辅公祏,一旦辅公祏有异动,可以临机决断,先斩后奏。然而,杜伏威百密一疏,他显然低估了辅公祏的手腕与狠辣。

的确,王雄诞能力出众。但是,他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军事方面。单论带兵征战,王雄诞着实是一员名将,所向无敌。可是,倘若比起权谋诡诈之术,王雄诞就显得格外单纯、稚嫩,是个典型的“门外汉”。正因如此,不懂政治的名将王雄诞,不知不觉地着了辅公祏的道,乃至最后丢掉了性命。

果然,杜伏威前脚刚走,辅公祏后脚就开始行动了。原来,辅公祏的故交左游仙,在杜伏威入朝之后,极力劝说辅公祏,起兵谋反。辅公祏的谋逆之心,早已酝酿多时,根本用不着他人引导。左游仙的劝说,刚好是一个“催化剂”,正中辅公祏下怀,促使他下定决心。于是,二人沆瀣一气,密谋夺取兵权,起兵造反。

说实话,辅公祏、左游仙此时密谋造反,完全是目光短浅,毫无远见之举。为什么呢?形势一目了然。即使辅公祏成功夺权,无疑是站在了唐王朝的对立面上,势必要和唐朝正面开战。可是,一旦开战,辅公祏绝无胜算。

当时的形势是个什么样子?唐王朝已经平灭北方群雄,实现了对中原、北方地区的真正统一,像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重要割据势力,也已经全部覆灭。北方底定之后,李唐将目标对准了江南。

在李唐王朝实施的分化、瓦解策略之下,李子通、沈法兴相继败亡,杜伏威被迫入朝。与此同时,唐王朝又大举出兵,消灭了盘踞在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政权。关于唐军平定萧铣政权的战争,后文会具体说到。所以,唐朝统一整个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地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此,辅公祏在这个时候起兵反唐,不仅非常不明智,更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以江淮一隅兵力,对抗雄据北方的大唐王朝,无疑是螳臂挡车,必然会输得十分难看。然而,人一旦疯了,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此时的辅公祏,已经完全被自己的野心所占据,变得利令智昏,不计后果,执意起兵谋反,还要把杜伏威拉下水。

可问题是,起兵谋反,绝不是辅公祏简简单单,动动嘴皮子就能搞定的事情。这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万一失败,那将是抄家灭门的死罪。所以,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没想到,辅公祏密谋起事夺权的第一步,就遇到了一个绊脚石、拦路虎。这个绊脚石、拦路虎,不是别人,正是王雄诞。

王雄诞虽然名义上是辅公祏的副将,但辅公祏心里很清楚,他就是杜伏威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用来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因此,辅公祏若要成功起兵夺权,必须要除掉王雄诞。

其实,辅公祏早就对王雄诞心怀不满,二人结怨已深。怎么回事呢?当初,杜伏威委派辅公祏为主帅,王雄诞为副将,二人率军进攻李子通。战役初期,辅公祏恃勇轻敌,孤军深入,被李子通打了个反击,战败回营。

战后,辅公祏心有余悸,不敢出战。此时,王雄诞向辅公祏大胆进言,建议趁着李子通刚刚取得胜利,防备松懈之际,挑选精兵,发动夜袭。可是,辅公祏没有听从。随后,王雄诞擅自行动,没等辅公祏同意,率领一队私兵,夜袭敌军大营。最终,一举击溃李子通部,大获全胜。

自此之后,王雄诞一战成名,平步青云,被杜伏威委以重任。后来,王雄诞更是独立率军,击破李子通,扫平江淮群雄,功成名就。然而,也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让辅公祏将王雄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在辅公祏看来,自己明明下令不得出击,可是,王雄诞竟敢公然违抗军令,擅自带兵偷袭敌营。此战虽然大胜,却令辅公祏颜面扫地,威严尽失。所以,辅公祏认为,王雄诞此人,桀骜不驯,是个不服管的狂人。再到后来,王雄诞更是成了杜伏威制衡自己的一枚棋子,加剧了辅公祏对王雄诞的不满。

综上所述,辅公祏对王雄诞的不满,由来已久,也许对其早就起了杀心。辅公祏意欲起兵反唐,王雄诞是挡在面前的第一个障碍,必须除掉。可是,除掉王雄诞,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王雄诞绝非等闲之辈,久经沙场,战功卓著,且又手握重兵。贸然杀死王雄诞,只会引起军中的骚乱。

这个时候,辅公祏玩起了阴谋诡计。他知道,别看王雄诞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在政治上就是一个白痴。王雄诞心思单纯,哪里能算计得过城府极深的辅公祏。很快,辅公祏将魔爪伸向了王雄诞。

辅公祏故技重施,使出了当年李子通对付杜伏威与沈法兴的招数:挑拨离间。不过这一次,辅公祏是要挑拨杜伏威、王雄诞之间的关系,使得这对养父、养子之间,生出嫌隙,互相不信任。

怎样离间杜伏威、王雄诞之间的关系?辅公祏对外诈称,自己收到了杜伏威的书信,信中说,怀疑王雄诞心怀二心,欲对辅公祏不利,提醒辅公祏加强提防。这完全是辅公祏自编自导的一出戏。

结果,王雄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竟然信以为真,以为义父杜伏威真的怀疑自己,心中愤懑不已。王雄诞内心很不高兴,想当初,自己为了杜伏威出生入死,并两次救了他的命,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曾想,却遭到杜伏威这般对待,心灰意冷。于是,王雄诞一赌气,干脆直接称病,不再管事。趁着王雄诞称病不视事,辅公祏暗地夺了他的兵权。

神不知,鬼不觉地夺了王雄诞的兵权,这是辅公祏成功完成了举兵叛唐的第一个步骤。接下来,辅公祏会怎样做呢?他也知道,王雄诞军事才能过人,倘若能够为我所用,定是强大助力。故而,辅公祏准备劝降王雄诞,指派党羽西门君仪,前去劝说王雄诞,希望他可以一起参与起事。

直到此时,王雄诞如梦方醒,自己原来中了辅公祏的圈套,被他给算计了。可惜,为时已晚,自己的兵权,已被辅公祏所剥夺。最后,王雄诞决定以死殉节,绝不能和辅公祏同流合污,坏了一世英名,他慷慨激昂地陈词怒斥道:

今天下方平定,吴王又在京师,大唐兵威,所向无敌,奈何无故自求族灭乎!雄诞有死而已,不敢闻命。今从公为逆,不过延百日之命耳,大丈夫安能爱斯须之死,而自陷于不义乎!

王雄诞的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他义正辞严地告诉西门君仪,如今天下初定,吴王又远在京师长安。更何况,大唐兵威强盛,所向无敌,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你们如今起兵作乱,不仅将吴王置于危险境地,更是会给你们自己带来灭族之灾。不用说,此战你们注定失败。

另外,王雄诞坚决表示,你们要造反是你们的事儿,我管不着,反正我绝不与你们同流合污,唯有一死而已。如果我参加了你们的谋逆队伍,无非就是苟延残喘,多活百日罢了。由此可见,王雄诞心如磐石,宁死也不肯与辅公祏一同谋反。最终,辅公祏看到王雄诞如此坚决,觉得劝降他是不可能了,便下令将其缢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俱乐部 九品血脉:我气运化龙 重生嫁给禁欲权臣后她被宠上天苏清妤沈之修 夏天司马兰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免费阅读全文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 锦朝朝傅霆渊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锦朝朝傅霆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锦朝朝傅霆渊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锦朝朝傅霆渊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