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410章 来,给我戴上

第410章 来,给我戴上(1/5)

目录

杨书记和张队长在这边嘀嘀咕咕,那边陈凡驾驶小游艇,短短几分钟,就越过废品回收公司、水利处等几家江边的单位,抵达位于上游的北城区江边。

看到熟悉的小树林,他便将速度放慢,缓缓驶向江边。

现在的长江水位已经减退,不仅距离江堤很远,还露出一片石滩。

未经人为改造的江边基本上就是三种环境,沙滩、石滩、泥滩。

最方便停靠的自然是沙滩,至于石滩,将就一下吧。

陈凡尽量找了个适合停靠的地方抛锚,不等船停稳,姜丽丽便跳上一块大石头,往前方跑去。

不远处,姜甜甜和一对中年夫妇快步往这边跑来,脸色兴奋中夹着几分焦急,可是他们都不敢大声呼喊,只是不自觉地又加快了脚步。

陈凡没有下船,就算他要去跟姜丽丽的父母打声招呼,也不是这个时候,人家一家人急着团聚呢,还是等他们聊完了再去问候更合适。

他从驾驶位站起身,抽出一支烟点燃,看到姜丽丽和他们汇合、抱在一起,不由得露出满脸笑容。

随即走到船尾,打开后座椅下面的柜门,从里面拎出来一只一米长的布袋子,又翻出一只他自己做的马扎。

马扎这玩意儿,陈凡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在云湖地区见过,这里只有各种木制和竹制的小板凳。

他第一次见马扎还是当年在大学里面,那破学校在北方某城,宿舍里连个书桌都没有,只在床位墙里面抠了个洞当书柜,一人发個马扎当凳子,从那时才知道还有马扎这东西,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自然让北方的同学笑了他四年。

至于那只布袋子,里面是一套拼接鱼竿。

(6、70年代的拼接鱼竿,别问怎么用,没用过-_-||)

鱼竿是水运公司修理厂的崔厂长送的,和鱼竿一起的还有一些船上能用得上的小工具,比如两柄拼接船桨。

陈凡怀疑他是不是对这台二手操舟机的质量信心不足,生怕跑到路上就歇菜,特意弄了两根船桨备用。

为啥不再弄个风帆呢?

研究了一会儿,聪明的陈凡便掌握鱼竿的拼接方法,将鱼竿套上,长度竟然超过了5米。

随后将鱼线和鱼钩都装好,江水这么急,也不用撒鱼饵什么的,便直接从罐子里拿出蚯蚓挂上,甩钩钓鱼。

这里能钓到鱼吗?

不知道,反正比在船上干等着强。

结果一支烟没抽完,陈凡就感觉到手上的鱼竿力度有变化,当即提着鱼竿缓缓抖劲,没怎么费力,就拉起来一条体型细长的鱼。

陈凡拉着鱼线凑到眼前,顿时眉开眼笑。

竟然钓到一条江团鱼,这是什么运气?!

众所周知,长江有四鲜,分别是银鱼、刀鱼、长吻鮠和鲥鱼。(另一种说法是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

尤其是其中的刀鱼,更是因为炒至天价而闻名天下,被称为长江第一鲜,野生刀鱼炒到一万多一斤。

其实刀鱼不算珍贵,只是后来因为捕捞过度而变得稀缺,大量的湖刀和海刀都在冒充江刀,除非是老饕,否则一般人都吃不出其中的口味差别,但价格就差了几十倍。

而长吻鮠就是江团的生物学名,也是四鲜之一,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野生江团都非常难得。

这种鱼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鮰鱼、肥头、肥鱼,有的地方就叫江团。

80年代初,江边城市就卖到10块钱一斤,其他地方更贵。

现在嘛,就算不如,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五六块一斤肯定是要的,比肉贵多了。

就和大闸蟹一样,很多人都听过三年时期阳澄湖渔民用大闸蟹果腹的故事,便以为当年大闸蟹不值钱。

其实不然,早在红楼梦里就有贾府中秋节吃大闸蟹的描述,还有专用的“蟹八件”,可见很多年前,大闸蟹就是高端食品,那个年代只不过是特殊情况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幻梦天机 梨花树下的女人 司少夫人笑哈哈:老公失踪,月入过亿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 高手下山:我的医术无人能敌 克系执法官 东瀛大物 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 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苏云薄明旭 苏云薄明旭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