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077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

077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2/2)

目录

半个时辰,掌柜的老婆来了。

一见面,就破口大骂。

把掌柜的老底都翻了出来。

于是,变成了三方的矛盾。

把一条街,搞的乌烟瘴气,交通堵塞。

那女人看似憨厚,脏兮兮,可却是异常的口才犀利。

一通哭诉,把故事描绘的跌宕起伏。

从掌柜的年轻时候,渡黄河偶遇她。

到怎么一见钟情,怎么私定一生,包括那些细节,那些承诺。

围观群众听的是频频点头,慷慨解囊。

这比茶馆里说书的都精彩。

暴跳如雷的掌柜老婆,怒吼着要打狐狸精。

又被无聊的吃瓜群众拦住,一顿劝说。

无非是,人家来都来了,咋也得展示一下大妇风度。

不能让外地人,小瞧了咱苏州宁的格局。

总之,都是些看似在理,实则一肚子坏水的话。

……

最后,巡查的衙役以恶意堵塞交通为名。

把人全抓走了。

铺子,自然也要关张。

至于说何时能释放,那得等李大官人开口。

一通组合拳下来,打的苏州城柴禾商人是晕头转向。

这个时候,有一个好心人出现了。

他和柴禾商会的众多商人说,大家还是不要硬碰硬,李大官人有人,有银子。

咱们拿什么和人家斗?

惹毛了人家,说不定夜里就给你放把火。

苏州府商业发达,很多行业都有协会。

这位好心人,就是商会中的一员。

昨晚,刚被深夜拜访的维格堂大律师,杜仁成功说服,心服口服。

于是,他这才上演了曲/线救协会的一幕。

两天后,苏州府柴禾商会派出了代表,和李郁正式商谈。

经过了半天的友好谈判,在持刀衙役的全程监督下。

达成了合作意向。

出清所有柴禾,然后改卖煤饼。

以一个月为期限,如果生意好再续约。

如果卖不出去,这事就到此为止。

……

5天后,煤饼开始畅销。

苏州府的衙役,开始到处抓随便砍树的人。

再不出手,怕是偌大的苏州城,没有一棵树能活到元宵节。

从西山煤矿运来的煤饼,一船船的沿着水路进入盘门。

苏州的水系发达,省了很多事。

从西山岛,竟然能一路航行到盘门水城门。

再换小船,上货到各个店铺库房。

午餐时分,李郁爬上了城中的最高处,北寺塔顶。

俯瞰全城,袅袅升起的炊烟。

青灰色的煤烟,飘的全城都是。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感慨道:

“我仿佛闻到了文明社会的味道。”

“军师,我觉得有点呛人。”林淮生忍不住说了实话。

“你读书太少,信我。”

又过了一会,刮起了西风。

西风裹挟着煤烟,直扑北寺塔。

“军师,你怎么流眼泪了?”

“哦,被沙子迷了。”

林淮生欲言又止,心想:

明明是被煤烟熏的,这烟真踏马难闻,还熏眼睛。

……

李郁有一点没说错,他读书太少。

这煤饼熏人,是因为含硫量太高。

西山煤矿,地下全是这种成色的煤。

可是除硫技术,目前尚未掌握。

只能苦一苦苏州百姓,慢慢适应。

其实,这硫味熏多了,也是有好处的。

可以除虫,驱蚊。

苏州柴禾商会,已经在如此宣传了。

妄图践踏百姓的智商,把坏事说成大好事。

后来,有缺德鬼编排李郁。

说他是唯一一个,天天让全苏州女人流泪的坏人。

地方志中,狠狠的记载了一笔。

乾隆四十年,七月初四,苏州城从这一天开始,成为了工业化的第一个牺牲品。

每到饭点,全城飘煤烟。

飞鸟惊恐,不敢落地。

然而若干年后,李郁已经登基为帝时,特意授意了一批文人。

大写研究文章,称从这一天开始。

苏州城外的山都绿了,树木都茂密了。

再也没人砍伐树木烧柴了。

这是工业化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

总之,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看法。

帝国的反对者,

在私下称呼这位皇帝“黄帝”,因为他画过太多涩画。

又叫他“绿帝”,因为他干的坏事,总是喜欢打着为了绿化的幌子。

廉价的煤饼生意,很快铺开了。

……

短短1个月,西山煤矿的销售额就做到了惊人的3000万文钱。

折合白银,3万两。

李郁说:“垄、断生意,大有可为。”

燃料,是每一户百姓每天都要用的东西。

长年累月下来,这项生意极为稳定。

不过,离不开背后这些官吏的大力支持。

所以,分红要大方。

年底,让这些人尝到甜头。

成年人的友谊,脆弱如窗户纸。

捆绑上共同利益后,就坚韧如蒲柳。

目前就两个问题:

西山煤矿要提高产量,而增产,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还有一样,就是运力不够。

解决这两件事,生意还能涨几成。

人力,说好办也好办。

招募流民,运到西山岛上。

而官府,对于此事会保持默许。

因为,他们既能获更多分红,又能解决地方流民隐患。

属于,躺着就名利双收。

在这段时间内,李郁不会受到官府的掣肘。

相反,大部分问题会得到一路绿灯。

运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雇佣船队。

至于是自己打造船只,招募水手,还是直接雇佣漕运船队。

李郁没想好。

两者各有利弊,一时间无法决断。

……

造船,招募水手需要极大的资金,精力。

好处是,用好了就是一支水军。

天天运煤进城,哪天想反了,把煤换成人就行了。

他让范京,找几个专业人士,做出一份预算来。

范京找了几个造船的老工匠,粗粗算了一下。

以20条500料高规格沙船为例,大约需要8万两。

每船还需要水手20人,船长1人。

另外,还需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屋,吃饭,管理问题。

还需要建一个合格的码头,不说胥江码头那样,起码要有个基本样子,不低于3000两。

对了,还有船只的保养。

木船每年都要拉上岸保养,否则寿命会大打折扣。

还有风帆的修补,绳索的更换。

一下子,李郁就决定先放弃这个想法。

饭,还是一口一口吃。

花银子,雇佣漕帮闲置船只,水手。

这些人每年有很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没理由不揽活儿。

刘千提醒说:

漕帮桀骜,内部山头林立,仗着运输皇粮的身份,时常和商船,岸上百姓发生冲突。

这是一个强势江湖团体,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李郁而已不在意。

老子才是苏州府地头蛇,你漕帮是虎也得卧着,是龙也得盘着。

维格堂刀下的冤魂多着去了。

……

正商量着,突然有人来报。

“军师,做媒的那王婆陪着前大嫂,正在和一个男人私下会面。”

众人望向李郁,眼神复杂。

是无所谓,还是去打断那厮的三条腿,只能军师乾纲独断。

李郁叹了口气:

“杜仁,林淮生,你们俩个陪我去凑个热闹。”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秦天青儿九龙乾坤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九龙乾坤诀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宠妾灭妻?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我明明是个内奸却当上宗门老祖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