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230 晋商刀头舔血,江宁城内狂揽存款

230 晋商刀头舔血,江宁城内狂揽存款(2/2)

目录

看似数字还挺大,实际上用起来超快。

杜仁立即拿纸算了起来:

“一支燧发射击三十多次,消耗1斤火药。一门12磅炮射击一次,消耗4斤火药。”

“您的一个营火枪齐射5轮,就大约要用掉100斤火药。这还是小数目。”

“这里有300门火炮吧?齐射一轮,就要消耗1000斤火药。”

李郁抬头:“老杜,别说了。”

过了半晌,他又问道:

“硝石怎么突然短缺了?什么原因?”

“天气原因,咱们的硝田产量急剧下降。还有就是咱们之前没打过大仗,严格来讲,江宁之战是第一次大型战役。所以,我们实际上都没意识到大型战争消耗火药的速度是何等恐怖。”

“明白了,此事绝不能外泄。”

“主公放心。”

“江北怎么样?”

“海兰察的800索伦骑兵在仪征集结,同时征集了200艘民船,看样子随时会渡江。不过咱们有战船在南岸提防他们,争取击沉在长江中。”

“一定要小心。”

杜仁在营中吃了一顿饭,就悄然离开了。

对外说法是,为了押船送山地步兵营来前线。

在七子山训练已久的云南横断山民组成的山地步兵营,终于赶到了。

他们的装备,衣着都透露着格格不入。灰色黑色的衣服,奇形怪状的短刀,草鞋,甚至是赤脚。

弓、弩、吹箭、短手铳都有人装备着。

队列也不太整齐,许多人脸色不好,晕船。进入营地后就是呼呼大睡。

……

一场大雨,让炎热的气温稍微降低。

江宁城百姓终于体会到了战争的阴霾。

“京师八旗援兵,一战尽没”的小道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不知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但是所有人都在自发成为传播链条的一环。

米价,应声上涨。

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加入排队购米的序列。

李侍尧站在城墙上俯瞰这一幕,只觉得后背发凉,他总觉得似曾相识。

琢磨了许久,才焕然大悟。

这不就我亲爷爷李永芳的手笔吗?

李永芳当年投靠老奴后,每逢攻城,必先派细作潜入城中。杀人,收买,纵火,散布谣言,无所不用其极!

他闭上眼睛,隐约产生了一种幻觉,100多年前,爷爷李永芳开了一枪,100多年后,这颗子弹击中了自己的后背。

江南贼酋,也姓李。

难道是有什么隐情吗?

回到总督府,他把族谱翻了出来。

想寻找祖上是否有那么一脉,曾经在江南生存过?这么优秀的细作手法,不是亲戚关系,说出去谁信呐。

……

“制台,出大事了。”

“何事慌慌张张。”

总督府的属官,气急败坏指着城外:

“贼兵把京师八旗的首级和盔甲旗帜都拉到正阳门外了,城墙守军军心浮动~”

又有属官大声来报:

“朝阳门,水西们,神策门,皆有贼兵立起竖杆,悬挂八旗将士盔甲首级。”

李侍尧脸色铁青,气急败坏的骑马冲上城墙。

江宁城墙厚宽,可直接骑马奔跑。

到了朝阳门,他没有下马就看到了城外那嚣张的一幕。

十几个竖杆上,悬挂首级!旁边是各色八旗旗帜,造假一时都造不出这么多种颜色。被打烂的盔甲,就直接摊在地面。

有嚣张的贼兵大喊:

“瞧瞧,斩首京师八旗1万级。江宁城降否?派人来谈谈条件吧。”

李侍尧咬着牙,说道:

“开炮。”

“制台?”

啪,挨了一鞭子。

“本督让你开炮,你要扛军法吗?”

轰轰,几门火炮陆续轰鸣。当然了,肯定打不着,只是表明一种态度而已。

城下的李家军赶紧后退1里,不和疯子计较。

……

江宁城中,恐慌已经压制不住了。

刘千只是开了个头,后面就无需发力了。

城墙协防的民壮,起码有上千人目睹了城外悬挂的首级。

他们把消息告诉家人,家人又传播给邻居。以至于江宁城的狗都知道援兵没了。

高老爷府上,

一群商人聚集在屋子里,神情复杂。

“米价涨疯了,老夫很开心。战事急转直下,老夫很不开心。诸位,你们说这江宁城还、还能守得住吗?”

刘千心虚,赶紧大声说道:

“江宁是东南第一坚城,又有驻防八旗精锐,定然固若金汤。”

高老爷苦笑,摆摆手:

“老弟,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吊驻防八旗,是个什么德行?旁人不知道,咱还不知道吗?”

有人立即苦笑道:

“旗丁当中能打的最多一半。其他的早就烂透了,除了搞银子逛窑子,他们算个屁战兵。”

还有人补充道:

“我和好几个旗人关系不错,是生意上的伙伴。他们呐,拳脚未必打的过我手底下的护院。但如果用火器守城,可能还行。”

……

刘千斟酌了一会,说道:

“我是这么想的,先狠狠的搞银子,这城即使守不住,也不至于这么快失守。留给咱们的时间很宝贵。”

“等咱们捞足了银子,然后就想办法出城。诸位也看见了,贼兵没有困死江宁,小股人出的去。”

“咱是商人,去哪儿不能做生意?朝廷的事,咱们不掺和,咱们就认准一个理,天底下什么事都有个价码。”

高老爷兴奋的把茶碗往桌上一顿:

“说的好。拿银子砸,砸城门守将,砸封锁长江的贼兵,砸出一条天堑通途。我就不信了,这天底下还有银子砸不出来的路子?”

有商人眉头紧锁,问道:

“可咱们的身家怎么带出城?总不能逃到江北,做个穷鬼吧?”

“宅子、店铺没办法。至于说浮财,还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

“天成元票号承诺,城内存银,江北取现银。”

“他们真敢??”

“晋商自古胆大,做他人不敢涉足之行业。他们有什么不敢的?”

“这手续费?”

高老爷竖起三根手指。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不过随即又点点头。

三成!值!

大不了,米价再涨一涨嘛。

不!柴米油盐,布匹盐巴药材煤炭全部给我涨价,涨6成!

6成黑吗?

实际上一点都没进入自家腰包,3成被天成元票号刮走了。其余3成,被总督府笑纳了。

这一局,所有人都赢了,只有江宁老百姓输麻了。

……

两江总督李侍尧和江宁将军崇道商议后,决定再次征发5000青壮。

同时,将城中的机动兵力交给副都统福长安。

共计骑兵2000人,驻扎在江宁城中心位置。哪一处城墙有险,他就去支援哪一步。

同时,将7品笔帖式和琳提拔为署理督粮官。

又任命于敏中的大儿子,于运和为江宁署理通判。

于运和是举人功名,一直在潜心会试。两次落第,还是初心不改。

在大清朝只有进士出身,仕途才能走的远。否则,总会被人莫名的看轻了。哪怕伱日后做到封疆大吏,也会被同僚私下讥讽。

40多岁的于运和丝毫没有喜色。他明白李侍尧的用意,是尽可能的把所有人都拉进一个责任圈子。

说是阳谋,也不为过。

若江宁城破,诸位统统有罪。皇上的雷霆之怒,就不会全部劈在我李侍尧一人头上,诸位一起挨劈~

若守住了,则大家一起分润功劳。

放在太平岁月里,想升官,升实授官是很难的。

在战时就不一样了。

随便封个署理官,立刻就开始做事。

如果赢了,人还活着,这署理二字就可以去掉了。只需稍微补个吏部的程序就行了,任何人都无法指摘!

对于和琳、于运和这俩关系子弟来说,挺诱人的。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李洛结局 李洛无删减完整版 秦天青儿九龙乾坤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 九龙乾坤诀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宠妾灭妻?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我明明是个内奸却当上宗门老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