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零五章准备炸军列!

第一百零五章准备炸军列!(2/2)

目录

想了想,千大云叫来了通讯员:

“给总部发报。”

炸弹,游击队的能力,几乎不可能搞到。

他只能请总部帮忙了。

如果总部无法支援高质量炸药,那么就只能放弃这次作战计划。

···

太行山。

水腰子兵工厂。

随着部队实力提升,根据地地盘的扩大,鬼子即便展开扫荡,也无法触及的绝对安全区开始出现,根据地有了发展的空间。

不过,当时鬼子飞机依旧来去自如,为了防止鬼子轰炸破坏,所以关键设施还需要考虑地形因素。

但随着防空机枪的普及,尤其是歼一的出现,水腰子兵工厂的地形险要变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原址已经被放弃,作为一处纪念地址留存。

毕竟,将物资运输到洞窟中,过于耗费人力物力。

在没有安全需求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建的,巨大炸药厂出现在水腰子下的村落附近。

虽然进口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都在执行未来工业计划,用于混先进技术机器设备,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准备制造部队继续的物资。

其中,就有水腰子炸药厂。

得益于从陆老板手里拿到的技术资料,总部组织人口,在水腰子建设了一座炸药厂,以桐油为原材料制造炸药。

虽然独立团每个月可以拿出来一千吨炸药。

但依旧不够用。

根据地的公路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炸弹,战斗也需要消耗大量炸弹。

于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总部就组织人手,建设了这个炸弹厂,一来是满足根据地炸药需求,而来是培训技术工人。

得益于先进的制造工艺,得益于充足的资金,以及有技术顾问,经过半年的发展,炸药厂已经在上个月正式投产,工厂工人三千人,月产桐油炸药两百吨。

还能生产给木材刷的精炼桐油,无异味,保存时间久,色泽鲜亮,每月可生产九百吨——其实后者才是炸药厂的主要产出。

李云龙搞来的大量木材,优质木材,根据地的建设狂潮,促使了大量家具需求,自然对精炼桐油有极大的需求。

至于桐油炸药,由于效果不如黄色炸药。

冀南地区的炸药厂被鬼子摧毁后,李云龙搞来的新的炸药工厂机器设备,以及技术资料——是一个最大月产有一万吨的炸药厂。

顺带还能每个月生产两万吨化肥。

总部计划缩减桐油炸药产量,从而提高精炼桐油的产量,一来,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二来,为即将到来的炸药厂,训练培训高级技术工人。

上级的计划。

这个炸药厂,是优先工厂,集中力量组建的。

一来是,部队需要炸药,用于生产炮弹,建设公路。

二来,根据地需要化肥,不然总不能依靠别人的粮食,根据地需要有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所以新炸药厂要配合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建造属于根据地的粮仓。

“厂长。”

就在水腰子炸药厂厂长心里寻思着,去哪里弄点人才回来的时候。

新的炸药厂,对人才需求极大。

一个通讯干事跑步过来,交给厂长一份电报。

“装三吨炸药,交给运输队?”

看到总部命令,厂长眉头一皱。

桐油炸药效果不佳,要三吨干嘛?

不过厂长虽然心里疑惑,但也立刻组织人手打包装运炸药,两个小时后,三吨炸药就被打包完毕,交给运输队运往杨村机场。

···

杨村。

太岳根据地,后勤中心办公室。

“政委。”

“这是新一批军装。”

赵刚坐在办公室内,看着干事递过来的物资清单,点了点头。

虽然后勤中心主要负责人是赵刚,但来人是独立团后勤部的,所以习惯性叫赵刚政委。

“一共三十万套。”

来人汇报道。

“三十万套。”

听到数字,赵刚忍不住笑了笑。

虽然根据地有被服厂,但由于技术原因,制造出来的军装,军鞋,军帽,被子,距离陆老板的差远了。

质量简直天差地别。

甚至对战斗力都有影响。

一线部队们,甚至一度拒绝接受根据地自己生产的军装,宁愿穿破旧的老军装,军鞋。

好在,李云龙最后经过一系列试探和实验,已经摸到了陆老板每个月能拨付军装的极限。

每人每天两套。

其实一开始申请十五万套都没通过,但李云龙亲自带着一个营的主力部队,进行了一天的越野拉练,和刺刀训练。

折腾了一整天,伤员都折腾出几十个来,终于把军装磨损的千疮百孔,连鞋子都磨损严重。

回来换了一套新军装军鞋。

然后李云龙夜间又来了一个紧急实战演练——训练疲惫状态下,部队的反应速度,成功的又把军装磨损的差不多。

虽然一天一夜折腾下来,战士们几乎体力耗尽,甚至不少人受伤需要治疗,成功让部队失去战斗力一周,但也成功损坏了两套军装。

于是,通过了两套军装每天的需求。

独立团五千人,每人每天两套军装,每个月就是三十万套。

每月三十万套,已经基本能满足部队需求了。

“二十万入库。”

赵刚笑了笑,说道:

“其余的十万套新军装,运输到冀南根据地。”

战斗,消耗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和粮食,还有军装。

长时间伤亡惨重的惨烈战斗后,战士们回到后方修整期间,吃上好吃的,然后能得到一套新军装,新军鞋,能极大的恢复士气。

重拾战斗勇气。

···

冀南根据地。

南镇。

作为前线物资中转中心,这里也是增援部队的中转站。

772团三营正在这里整备。

“舒服。”

从卡车上走下来,772团三营长王然伸了懒腰,感觉不仅仅身体舒畅,心情也很舒畅。

王然也是个老红军。

走过草地,走过雪山的老红军。

太岳根据地只冀南根据地,只见路程三百公里,比起草地雪山,不值一提,

但三百公里行军,对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即便,部队连续徒步行军,一天只行军三十公里,也一样,

任何一支徒步行军的部队,即便有大量骡马板车运输辎重,在经过三百公里行军后,都很难保证战斗力,必须修整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

不过嘛,这一次,他们整个营是乘坐卡车过来的。

十二辆太行重卡,装载着772团三营,一天时间,从辽县抵达了接近两百公里外的冀南根据地南镇。

“机械化啊!”

王然感慨了一声。(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龙珠:从逃离贝吉塔行星开始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 青春制暖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侦探边缘人 末世养崽:都末世了,谁还圣母婊? 人在柯南,有脑内选项系统 假如哥哥100分2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