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220章 《流浪地球》春节档上映!

第220章 《流浪地球》春节档上映!(2/3)

目录

而本科的教育,的确更是足够过关。

之所以会有很多音乐院校走出来的明星,很文盲,这和教育资源与水准其实关系不大,毕竟,哪个专业都有混子,其他专业也不是不出新型文盲的。

“可偏偏,我们没有一个足够强硬,足够霸道的高级独奏家培养体系。”

当然,不会只挑好听的说的。

面色微微凝重,李景霖开始严肃起来。

“本科就是巅峰,硕士开始,竞争力便走低,博士上毫无竞争力,所以,从大局上来看,的确该从高端下手,提升竞争力,然后扩散到其他方向。”

“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新博士点,快速打造成一个国际级别含金量的培养点。”

众位老师点点头。

华夏。

自古以来,那就是文艺大国。

文艺这方面,从来就没弱过。

基础教育更是如此。

无论是国外的乐团,还是在国外发展的那些知名演奏家中。

华夏人属实是太多了。

而且,平均能力上,的确高出太多。

但,在高级阶段的培养上.

的确弱势!

几乎绝大多数博士以上的华夏演奏家都是国外培养,国外学位,李景霖也不例外。

因为华夏没有。

“而且,我还是得强调一个事情。”

“现如今,咱们的音乐生,该学习的时候在练琴,但该练琴的时候,却在学习。”

李景霖皱了皱眉。

“音乐生,要参加艺考,要参加高考,前面两年很少上课,一直练琴,艺考,等到高三复习三个月,没时间练琴,要刷题,这无论是对文化来说,还是对琴技来说,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环境是无法更改的,要以广大高考学生们为主,可对音乐生来说,高中,是渡劫。”

“平日里很少学习文化课,一直练琴,这导致文化素养很难跟得上去,但还必须高考,于是,就抓紧在三个月内复习,琴却基本不练。”

说到这里。

李景霖叹了口气。

能从这样的体系下,保持文化与琴技高素质的学员

真的实在是太少了。

那必须得是天才中的天才。

“三个月不练琴,那就废了!退化的琴技,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重回巅峰。”

“而三个月,又还是纯粹的为了应付考试,这能学到多少文化课的知识呢?”

李景霖撇了撇嘴。

“这样,文化课学不来多少,琴技还基本上是半废了。”

“音乐学院大一新生的水平十分低,和他们在校考时候的水平完全不能比,退步明显,但文化课上几乎无进步,只能说十分的应试教育。”

“每次大一新生们练琴,那感觉都跟摔断了腿刚养好,复健时期做康复运动是的。”

李景霖的话,顿时让教授们沉默了。

因为,这种问题,很难取舍。

各位教授其实也知道。

李景霖是十分支持“在艺考生的成绩上,对文化课方面加大比重”这一态度的。

但这并不代表要牺牲琴技。

“当然,我说的这些,并不是想要马上更改体系,我只是想说.”

“我对于音乐专业博士的文化课要求是很高的,想在音乐上深造,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文学,美学,哲学的素养,足够量的知识,但,绝对不能走艺考生的这种应试路子。”

“学习与练琴不应该分开,练琴与学习都要长期保持。”

众位教授听李景霖这么一说。

顿时互相对视起来。

忍不住连连点头。

对于一位真正的小提琴演奏专业博士来说。

就该文化水准与琴技并列前行。

在培养体系中。

缺乏哪一项都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

这段时间里。

李景霖经常与专业院系的教授们进行开会探讨,探讨关于博士点建立的一些相关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学术讨论。

集思广益不外如是,李景霖的到来,的确给调研组增加了许多的方向,平添助力。

而这么一晃。

研究生初试的时间便已经过去了。

音乐表演专业的研究生。

在初试的时候,所考的科目,其实和其他研究生没啥太大的不同。

思政,英语。

两门专业课,中外音乐史论,和声与音乐分析。

华夏音乐史50分,华夏传统音乐理论50分,西方音乐史50分。

和声75,分析75。

考,那肯定是考完了的。

成绩,那得等年后。

反正,这年能不能过好,那就得看心大不大了。

作为导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沐云书娄鹤筠 圣手大医仙秦凡周婉瑜 重生主母杀疯了婆家祖坟埋满了沐云书娄鹤筠 重生主母杀疯了婆家祖坟埋满了 重生主母杀疯了婆家祖坟埋满了 重生主母她要报复全家啊 重生主母她要报复全家啊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最狂邪医 重生成将门的娇美小福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