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2/2)

目录

更何况,服务五年后,若是不愿意返回日本,可以选择入籍北明,并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将在日本的家人也接来,过上这种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双城子通往阜宁的铁路全长约一百二十多公里,途经山谷密林和多条蜿蜒河流,施工难度还是不小。更不要说,十月底至来年三月的隆冬时节,万里冰封,土地上冻,更是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困难,想要在明年六月前按时完工,还是极具挑战性。

不过,北明政府从朝鲜先后征调了六千余劳工,还将山林里的一些部落野民给揪出不少,就是要保证铁路施工路段始终拥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在官人的眼里,有了人,再加上提供了足够多的粮食,就算是用脚给我扒拉,用牙齿给我去啃,也得保证铁路的施工进度。

在这种高压下,毫无疑问就是要残酷压榨筑路工人的体力乃至他们的生命。

天可怜见,冬季尚未到来,经过数月高强度的施工,使得原本数量超过七八千人的筑路劳工,已经陆续损失了四五百人,有工伤事故,有生病倒下,也有逃亡的,不一而足。这要是天气转冷,大雪落下,怕是损失的劳工数量会更多。

是的,北明的铁路施工管理人员在冬季到来时,不打算停止施工,准备能多修一段就修一段,只要劳工还能忍受,那就死命的给我继续干活。

说实话,当初北明在占领镇州时,并不太重视这片广袤的领土。天气寒冷不说,还没什么资源,到处都是深山密林,野人部落无数,根本就是一片未经任何开发的蛮荒之地。若是将宝贵的移民资源丢在这里,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作为北明核心统治区的云州(北海道),虽然也比较冷,但好歹有一股暖流(对马暖流)经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在冬季时,一般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十几度的样子,降水量有800毫米至1200毫米,也算充沛。几乎不受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四季分明。仅开发数十年,便成为北明最大的粮仓所在。更不要说附近的渔场(北海道渔场),那渔业资源简直不要太丰富,随便一网打下去,便能兜上满满的鱼获,鲑鱼、狭鳕、鲱鱼、沙丁鱼、秋刀鱼……,个头肥大、味道鲜美,成为广大北明百姓口中最主要的肉食补充。

镇州有什么?

木头?

距离云州更近的苦叶岛(今库页岛)木材资源更丰富。

渔业?

能比得过云州附近的渔场!

毛皮?

嗯,当然,这个也算是一种比较值钱的玩意,不论是卖给齐国人,还是卖到大陆,都能换回不少银钱。

好吧,可能是仅仅出于这个原因,早期的北明政权便有些不情不愿地开始在镇州移民拓殖,征服当地土著部落,建立地方政府,将这块蛮荒之地纳入北明治下。

可是,后来北明在针对清虏和伪秦(没错,北明一直坚持自己才是大陆上的合法政权,秦国孙氏不过是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的局部战争中,频繁征调镇州地方土著参战,发现这些野人在经过简单地调教后,战斗力相当高,而且悍不畏死,不论是作为大军的斥候、哨探,还是冲锋陷阵的敢死队,绝对是军队中最好的炮灰,哦,不是,应该是最好的兵源。

为了加强己方军队的战力,北明政府随即在镇州、苦叶岛等地大肆征召土著为伍,配合强悍的火枪兵,开始大杀四方。

在清虏尚未败逃大陆时,北明就频频在沿海地区登陆,展开“夏狩”和“冬猎”行动,获取宝贵的人口和物资,以提升和补充自身实力。在面对清虏的反击中,以土著组成的“蛮军”着实让八旗甲兵吃了一惊,“虏寇凶猛,勇力丝毫不弱于索伦之兵,辅以犀利火器,诸军莫敢掠其锋。”一度逼得清虏在部分沿海地区搞出所谓的迁界禁海,“着命南北洋百姓于重要关隘处砌筑界墙,从江口至金州。墙阔四尺,高六尺,每户计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楼一座,遇海另筑界堤。”

1662年,北明联合齐国攻入朝鲜境内,这些“蛮兵”在火枪兵射击掩护下,往往仅以数十上百人,便敢追着数千朝军的队伍,大砍大杀,让朝鲜人恍惚间又体验到昔年后金入侵所造成的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场景。

1677年,又又在三千里河山的朝鲜,明军分别从咸镜北道和东莱(釜山)攻入朝鲜,与秦军激战一年,这些“蛮兵”在崎岖山岭中,屡屡袭击秦军部队和后勤补给,配合火器装备率更高的北明新军,将先后十余万秦军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在齐国的调停下,息兵止战,以各自控制区域划定势力范围。

也正是在不断收服土著部落民,将其纳为军队兵源的基础上,北明也逐步加大了对镇州领地的开发力度。

随着对镇州开发的深入,一座座城镇和村屯建立起来,无数的耕地也被开垦出来,荞麦、小麦、玉米、燕麦、大麦、大豆,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皆能生长,而且产量还不低。更神奇的是,在一群善于栽稻的朝鲜移民侍弄下,竟然种出了水稻,让这片蛮荒大地的百姓也吃上了难得的大米。

自1672年,镇州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每年还能往云州、朝鲜、东丹及渤海等国家地区出口数十上百万石的粮食,为北明政府贡献大量财政收入。

同时,来自岭北、北海,以及镇州当地的珍贵皮毛、人参、鹿茸、东珠也为北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更不说,在齐国地质勘探人员的指导下,北明政府在镇州各地陆续发现了煤、铁、锌、锡等矿产资源,对北明工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年前,在齐国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北明第二座钢铁厂在镇州城(今海参崴市)建成投产,年产量目前已经达到两万吨。正因为有这座钢铁厂的存在,北明才有底气要在未来几年将双镇铁路延伸至勃利城。

如今,镇州已然成为北明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也是最主要的毛皮来源地,为北明赋税重地,断不容任何有失,更不会让秦国从辽东攻入此地。更为关键的是,有了镇州的存在,北明才能北控东丹和渤海,南压朝鲜,西制秦国,继而掌控整个西海(今日本海)。

是故,镇州乃为北明核心要地,无论何种情况下,当力保之!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初学者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苏榆北高梓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