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438章 东洲自古以来

第438章 东洲自古以来(2/3)

目录

《大明律》虽然经过多次修撰,但其中关于婚姻的律法却鲜少更改,纳妾就更别提了。

根据《大明律》:“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的律条,百户官口中之人无疑触犯了这条律法。

他本以为国公会怒骂他们,却不想国公摆摆手道:“这事情我会处理,暂时让他们放宽心生活便是。”

“是!”听到杨展这么说,百户官与身后的不少人纷纷露出笑脸,显然他们都犯了这一条,而也并不奇怪。

对于常年在外的驻军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是否还能回家,因此在驻军当地娶妻生子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面对生理欲望,许多人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审美,投身异族的女性怀中。

杨展虽然不知道东洲的女性长什么样子,但就书上而言,她们应该与汉人相貌差距不是很大,起码不会像昆仑洲的女性一样。

至于触犯《大明律》的娶妾一事,在杨展看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虽然大明禁止官员、吏典、生员、军士纳妾,但私底下纳妾的现象却并不少见。

莫说旁人,便是他杨展的越国公府上也有九个小妾,只是这种事情不能放到明面来讲罢了。

即便不喜下西洋舰队的群臣们知道先遣队这件事,也不会挑刺来弹劾,毕竟在女人这种事情上,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郑和见杨展没说,他也没责罚这群人,反而觉得这实际上是件好事。

朝廷既然设立了东洲宣慰司,那就说明东洲在朝廷眼中十分重要。

既然重要,那就必须要有可靠的自己人才行。

别的不说,只要当下这两千人留下一半在东洲,那大明就有了一千常驻东洲的百姓,价值不言而喻。

如果可以,郑和甚至想把这次带来的七千多人都留在东洲娶妻生子,这么一来用不了几年,大明就能在东洲站稳脚跟,即便日后东洲爆发内乱,东洲宣慰司也足以自保。

想到这里,郑和开始让海上将士陆续登陆,除了留两千人看守舰船外,其余五千人纷纷上岛,将这简陋的海门城重新修葺,同时看看能否开垦荒地。

反正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只需要安静等待王任返回,并带他们前往三国国都,确定三国朝贡大明,与大明贸易就足够。

相较于郑和这一路上的平安无事,本该落后他半年出发的东洋舰队情况就不是很好了。

日本的战事将陈瑄他们拖了近一年,等战事结束,他们所率领的将士还被安排在日本驻军。

正因如此,陈瑄他们只能率领千余人返回南京,并在得到朱高煦接见后前往了江北扬州地区招募海军,足足训练了三个月后,才在二月中旬出海下东洋。

东洋舰队由十二艘六千料的大宝船、二十艘五千料宝船,以及三十艘三千料大福船,五十艘五千料马船所组成,整支舰队由东海、东洋卫组成,合计海军一万一千二百人,各类舰船一百一十二艘。

在郑和他们抵达东洲海门城的几天后,陈瑄、杨雄二人才抵达了日本北部的陆奥城。

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了明军的官场,这里的守护有心抵抗,却败亡在了东洋宣慰使郑峻的手中。

由于平叛有功,郑峻被拔擢为东洋宣慰使,节制隐歧、金银、陆奥、敦贺等地驻扎明军,包括鲸海卫、北海卫及日后的东洋、东海卫,合计四卫兵马。

当然,眼下的东洋和东海卫还隶属下东洋舰队,只有下东洋舰队完成大明洋环航任务,这两卫才会隶属郑峻管辖。

“快点快点,所有的物资都要检查密封好,其中淡水最为重要,要多装些!”

陆奥城码头上,上万明军正在维持秩序,而码头上负责干活的,则是陆奥的百姓们。

虽然是为他国服务,可他们服务起来可比服务自家守护要高兴多了。

大明势力渗人日本已经有十年之久,即便是生活在北方的陆奥百姓们也十分清楚给天朝干活都是当天干当天结,不存在拖欠一说。

除此之外,明军结账也多喜欢以稻米结算,这对于物资匮乏的日本平民来说,简直就是让他们难得体验贵族的日子。

给守护们干活得免费干,即便有工钱,也顶多能养活当天的自己。

可是给天朝干活不一样,给天朝干活,每天的工钱是两斤经过处理的稻米,也就是被他们誉为银舍利子的昂贵玩意。

两斤银舍利子,拿到外面可以换到五斤粟米,而五斤粟米完全足够一个人搭配野菜吃五天。

给大明干一个月的活,就可以赚到未来五个月的口粮。

由于口碑在这里,所以得知下东洋舰队需要力夫后,先前被明军招募修葺海港的陆奥百姓又一窝蜂涌来,甚至自降工价也要加入其中。

陈瑄倒是没有克扣工价,而是让他们有多少人来多少人。

正因他的这条军令,整个陆奥城和四周的百姓基本都涌来了陆奥港,帮助明军清理战船底部的大量海洋生物,以及收集淡水、制作菜干和鱼干。

整个陆奥城因为下东洋舰队的到来而繁荣,就连普通的日本平民都出手大方起来。

这一幕幕的场景,让那些曾经的武士们脸色难看。

“这群家伙,心中难道没有家国大义吗?”

“天朝的军队果然歹毒,居然用发粮食这种恶毒的手段来收买人心。”

“可惜幕府的那群家伙被蒙蔽了双眼,守护大人也被驱赶出了陆奥……”

坐在雅间之中,酒肆内的武士们低声叫骂着,却不想想他们脚下的酒肆就是因为大明酒商品涌入,才得以开办。

如果没有大明的酒商品涌入,以日本的情况,想要大规模生产酒商品根本不可能。

他们舍不得大明带来的一切,只能在背地里小声叫骂。

对于这种人,陆奥城内的明军也懒得理会他们,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下东洋的航道与洋流已经摸清楚,不过我们得赶在这个月底出发。”

“要是再耽搁两个月,那很有可能会和大洋上的暴风相撞。”

陆奥城内,当陈瑄的声音从一座刚刚修建不久的明式衙门内响起,站在衙门内的除了他以外,当有当下东洋宣慰使的郑峻,以及平江侯陈瑄,都指挥使杨雄。

平越伯杨文老迈,结束战事返回南京后,他便退回家中休息了,只不过在归养前,他向朱高煦举荐了自家长子杨雄,似乎是希望杨雄能参加下东洋舰队,继续建立功勋。

朱高煦没有拒绝,因此指挥这次下东洋的陈瑄得到了一个好帮手。

“没有先遣队探寻航道,会不会太冒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山村风流小神医 负债百万后,炮灰在年代杀疯了 谁稀罕绝色反派,我只想躺平 云豹猎手 重生全家火葬场,嫡妃她宠冠京城 末日尸潮:我打造神迹庇护所! 亡灵法师的大航海时代 迷雾求生:我有解析之眼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