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528章 世界局势

第528章 世界局势(1/3)

目录

“这书看多了心就重,心重了,人就开心不起来。”

“你说你这个年纪你看什么书啊,骑马挽弓射箭,上树掏鸟蛋才是你这个年纪该干的事情。”

大明宫内,朱棣看着坐在自己怀里还拿着书翻看的小鬼头,心里高兴的同时也鼓励他多玩玩。

相比较他,九岁的朱祁钺却调侃道:

“您说的那些个东西,俺都学的差不多了,没什么是俺不会的。”

“别说骑射爬树,就是弹弓打鸟,书法绘图俺也是手到擒来。”

“俺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俺爷爷的这书写的不错,又有意思又有深度。”

朱祁钺一副小大人的口吻姿态,看得朱棣直乐呵。

“你要这么说倒也是,毕竟是俺的种,各般手艺信手拈来也是应当的。”

朱棣捋捋大胡子,拍拍朱祁钺道:“行了,看的差不多记得去宫里走走,你这个年纪不去上学没事,但还是得去看看你爷爷他们怎么理政的。”

“看完这篇就去。”朱祁钺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如他所说的将整篇文章看完后才放下书。

“太爷爷,俺吃完晚饭就回来。”

“行,去吧!”

朱棣摆摆手,朱祁钺也毫不客气的撒腿就跑。

“这小鬼,连礼都不兴了。”

朱棣调侃一句,旁边的郑和笑道:“也是您娇惯的。”

“这小鬼惹人喜爱,他若是长得没问题,俺这大明朝还能再兴旺几十年。”

朱棣毫不吝啬对朱祁钺的夸奖,郑和也轻笑着没有反驳,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笑容过了片刻,朱棣又有几分幽怨:“就是再斯文几分就好了……”

在朱棣的幽怨中,朱祁钺跑出了大明宫,乘坐马车便往北京赶去。

由于已经是五月,饶是北京也略微燥热,故此在马车上也略微有几分燥热。

“殿下,您热了吧,奴婢给您扇扇风。”

“俺正看得兴起,莫扇风扰了俺!”

马车上,一名太监献媚扇风,却遭朱祁钺提醒奚落,尴尬将手收回。

从大明宫往北京的乡道上还有不少百姓正在田间务农,朱祁钺看到后摸摸下巴道:

“你看,这些個耕君都不怕酷热,俺怕个甚?”

“耕君?”太监愣了愣,他还从未听人如此称呼这群泥腿子。

“怎么?伱入宫前不是耕君家里的孩子?”

朱祁钺不满看向他,似乎在嫌弃他不附和自己,而太监见状连忙点头道:

“自然是,自然是,奴婢自小出生就与家中父母干活,后来实在养活不起,长得还算清秀,便被选为了天家奴婢,漂洋过海才得以见到殿下的天颜。”

永乐过后,由于大明鲜少阉割战败孩童,所以太监常常是由朝鲜上贡而来。

见这奴婢这么说,朱祁钺倒是有几分好奇:“且说你姓名。”

“奴婢姓王名焘,今年一十四岁,殿下尽管叫奴婢小焘子便行。”

王焘卑躬屈膝的说着,朱祁钺却不满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王焘便王焘,却叫什么小焘子,跟个狗儿名字一样,莫不是没了裤裆那二两玩意便不是个丈夫了?”

“且不见我太爷爷身边那王彦、郑和,我爷爷身边那亦失哈,这三个哪个不是大丈夫?”

“额……”王焘被朱祁钺这三言两语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他当了太监以来,还真的没人对他这么说过。

不管是在大明宫还是在哪,旁人只管他叫没卵的玩意,哪有这般豪言壮语。

“少了二两肉有如何,那些庙堂上的老蛮子还不如俺刚才所说那三人。”

“日后随着俺,且多读些书,太监也不乏大丈夫大英雄,瞧你献媚那模样,丑不丑?”

朱祁钺不满的骂着,但这些话在王焘耳中听着,心里却暖洋洋的,不由得连脊背都打直了。

“是,奴婢日后一定活得像个大丈夫,不丢殿下的脸面。”

“嗯,就得这样!”朱祁钺见王焘打直了脊背,这才高兴的拍拍他的肩膀,随后拿起书本继续看起了书。

马车继续向着北京驶去,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赶在午时前抵达了安定门。

高大的城门下被木栅栏分出五个出口,每个出口宽一丈,经过检查后才能放行,朱祁钺也毫不例外。

检查过后,马车便进入了北京。

传至洪熙年间,许多曾经稀罕的商品都已经变得便宜,例如玻璃、钟表、布匹,花卉等商品要么就是可以批量生产,要么就是因为交通运输的提高而普及。

街道上干净整洁,四轮马车、黄包车、两轮和三轮的自行车比比皆是。

当然,相比较前者,自行车才是刚刚面世不到三年的产物,价格也比较昂贵,每辆高达三贯,是北京普通百姓三个月的收入,也是富人的玩物。

人们来来往往,时不时可以看到街道上有着不少藩国商人行走。

不同的是,在洪熙大阅兵后,南阳各国除满者伯夷以外,大部分国家都改为了佛教,开始效仿大明改革。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朝鲜和日本也开始原封不动的照抄大明的政策。

朝鲜与日本分别在昆仑洲设置各自的都护府、将军府,将开采的黄金白银投入到了增加国家军事实力上,进而争取在昆仑洲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十余年的研究与学习,朝鲜与日本这两个冶铁技术更接近大明的国家成功仿造出了火绳枪。

由于本国铁价昂贵,他们选择直接从大明购买熟铁回国制造军备。

在洪熙十年,大明向日本出口的熟铁量达到了七百余吨,朝鲜也到了五百余吨之多。

按理来说朝廷不应该贩卖铁料给这些国家,但朱高煦有自己的打算。

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不同,由于文化上更靠近大明,所以他们在研究上的韧性也是一样。

大明一味的对他们封锁,只会让他们产生自己研发或生产的念头。

既然如此,不如把一些资源放开,让他们习惯大明廉价而质量不错的铁料,从而忽视本国的冶铁生产。

事实证明,朱高煦的做法更为高明。

至少在洪熙十年,日本与朝鲜两国的铁基本都是从大明进口。

不止是他们,就连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洗心革面 华娱顶流的诞生 仓央泪 从药铺瞎子开始的长生路 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重回七七,开局跟女知青回城 逆世重修,从妻女跳楼前开始 都市极品妖孽王悍苏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我到万界送外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