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488章 横药和顺药,国家储备粮

第488章 横药和顺药,国家储备粮(2/2)

目录

“粮仓自春秋时就已经开始启用,当时齐国国相的管仲曾说:不务地利,则仓粮不盈,积于不竭之仓,这就说明了粮食存储的重要性,

而后的秦、汉、唐、宋都对粮仓的管理进行了完善,

太祖开国时也下诏令各县四个方向分别设立一座粮仓,以备荒年赈济饥民,

正统五年又设立了预备仓,预备仓的来源主要是纳粮充吏、纳粮授官和纳粮免考以及罪囚纳赎等筹集方式。

嘉靖八年又设立了设立社仓,但因为当年环境问题,并没有怎么运行起来,

臣粗略算过,从太祖到现在大约有六千余座大小粮仓,近日臣查过户部和工部的记录,现存粮仓不足两千座,

且七成处于空仓,这七成中估计至少五成是年久失修的。

臣是这么构想的,每县设置一处容纳五千到一万石的粮仓,每府设置一处能容纳五万到十万石的粮仓,由专人管理。

平时就是负责赈灾、稳定粮价和发放官员俸禄,大战时就近运送粮食,降低运输压力。

同时废除预备仓,或者说废除预备仓粮食的来源,减少官场腐败。

其次,各地缴纳税粮至少要保证粮仓满仓后,多出部分才能折银征收。”

说到这里,孙承宗又看了看崇祯,继续道:“粮仓重启,不仅仅是应对大战,降低运输压力和消耗,更是应对灾害,

臣让钦天监查过记载,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水灾和旱灾都在四百五十余次,雹灾、蝗灾等合起来也近三百次,

近几年灾害更加频繁了,更加的冷,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应对!”

一席话,说的袁可立脸色凝重了起来。

崇祯脸上满满的欣慰之色,不愧是名臣,总能想到前面。

“孙爱卿,你辛苦了!”

“陛下,臣这只是拾人牙慧,您早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臣只是在陛下的基础上再行完善一些。”

“哈哈哈……”

崇祯笑的很开心,随即看着门口的李若涟:“李爱卿,毕自严到哪里了?”

“回陛下,按照路程算,这会儿应该到山海关了,估摸着七八天就能回到北京城。”

“好!”

崇祯点了点头:“孙爱卿,粮仓之事,等毕自严回来接任户部后,你再和毕自严商议,

尽快查清各地粮仓状况,秋收已经开始了,速度要快!

其他地方来不及,但山东、河南、北直隶、南直隶地区要抓紧,

不一定非得每个县都设立粮仓,现阶段,只要粮仓能立刻投入使用,就给朕填满!”

“臣遵旨!”

孙承宗立刻回应。

交待了几句后,孙承宗离去和袁可立离去。

东暖阁内,崇祯手指轻轻的敲打着龙案,面色愁色。

从目前各地送回的情报看,他的到来似乎没有影响到天地的远转。

该有的天灾依旧还在,陕西延安府、巩昌府大旱,杭州海啸等等。

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通货,比银子都好使,所以孙承宗在提重启粮仓时,他才那么痛快的决定,储粮不仅是为了打仗,更是为了救灾。

不过说到后勤调度,除了储粮外,他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法。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初学者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