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怀旧经典

第二百五十八章 怀旧经典(2/2)

目录

来到熟悉的剧院,理查德被安排在二号包厢,他还不满道:“我一直都是坐的一号包厢,为什么今天让我坐二号包厢?”

剧院工作人员赶紧道歉:“对不起先生,不过一号包厢今天有贵重的客人,所以只能安排你坐二号包厢。”

“贵重的客人?”理查德皱皱眉,瞬间想到是不是所谓的神秘惊喜,该不会是电影版《芝加哥》的主演们来了吧?

那他们要好好看看了,这里才是《芝加哥》,理查德想到。

最近百老汇和电影《芝加哥》做联动宣传,理查德久经商场,对好莱坞那点宣传套路熟悉无比。

如此大好的宣传机会,想必那个年轻的导演也不会错过,可能会安排电影版的主创们过来看一场剧版的演出,然后在媒体面前炒作一番。

理查德对此有些不屑,这种年轻的导演,大言不惭,只会毁掉他心目中的经典。

但是理查德没有想到,电影版为了宣传工作所做的事情,超乎了他的预料。

剧院的后台正在紧张的准备着,这是《芝加哥》时隔几年后再次回到百老汇的舞台的演出,非常重要。

而化妆台上,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今晚的主要演员们,来自好莱坞的明星,大名鼎鼎的汤姆·克鲁斯和娜奥米·沃茨,还有凯瑟琳·泽塔·琼斯等三人。

没错,这一次《芝加哥》剧场版再次演出的第一场,剧院和电影版做了一个联动,请了电影版的三位主演来出演剧场版的第一场。

这样的舞台,凯瑟琳算是熟悉了,她在伦敦西区剧院的时候,就有舞台剧演出的经验。

不过对汤姆·克鲁斯和娜奥米·沃茨来说,这还是头一次。不过见惯大场面的两人心态很轻松,倒是不紧张。

娜奥米·沃茨还在请教凯瑟琳:“凯瑟琳,我第一次在剧院演出,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凯瑟琳说道:“就按照编导的排练演出就好了,其实没什么要注意的。剧院的演出,可比在电影里要简单多了。”

汤姆·克鲁斯表示:“我觉得剧院的会比较难一些,毕竟电影拍摄可以不断重来,但是剧院表演可不能有失误。”

“这个倒是确实,但我们不是专业的歌舞剧演员,想必观众也能够谅解。”娜奥米·沃茨说道。

何止是能够谅解,当表演开始的时候,看到大名鼎鼎的汤姆·克鲁斯出现在舞台上,别提台下的剧院观众那惊讶的心情了。

小吉伯特坐在一楼包厢,查理兹·塞隆陪他一起看着这场演出。

查理兹·塞隆还在评论:“哇哦,这个舞台效果不错嘛!看来娜奥米第一次百老汇演出之旅,可以算得上成功了。”

小吉伯特则看着一楼观众区,观众目瞪口呆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为了吸引这些怀旧的中老年剧迷走进电影院,他和百老汇的剧院联手策划了这场演出。

现在看来,取得的效果是相当惊人的。

当然是惊人的,坐在二号包厢的理查德看着舞台上演出的汤姆·克鲁斯,娜奥米·沃茨等人,张大了嘴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虽然不常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对全美大名鼎鼎的好莱坞明星,理查德还是知道的。

但是这样的好莱坞明星,今晚居然出现在百老汇剧院,给理查德带来的冲击感,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老实说,作为电影版的主演,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凯瑟琳,汤姆·克鲁斯和娜奥米·沃茨的表现并不如剧场版的演员们。

但是在名气效应的迭加下,表演本身过程的瑕疵被忽略了。

因为好莱坞巨星能够出现的百老汇的舞台上,本身就是一场奇迹,足以造成轰动的效果。

果不其然,在头天晚上的演出结束后,汤姆·克鲁斯带着剧场版主演们谢幕的时候,剧院观众掌声不断,给这场特别的演出贡献出自己的惊叹。

就这一场演出,足够值回票价了,简直太赚了。

而在鼓掌的时候,这些大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中老年观众就会想着电影版是否如同舞台上的那样精彩。

有好奇心,就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走进电影院,继而达成了小吉伯特的预定目标。

相信以《芝加哥》电影版的质量,影片会征服不少中老年观众。

坐在二号包厢的理查德看完电影版主演的演出后,瞬间做了决定,明天就买一张电影票,去看《芝加哥》电影版。

而这也是看过这场演出后,大多数剧院观众所做出的选择。

电影市场的观影主力,一直是以年轻的观众居多,年轻的观众是指十七岁至三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

低于这个年龄阶段或者高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数量会显著的减少,这是客观的数据调查。

但是在今晚过后,《芝加哥》的观众年龄阶层有了明显的改编。

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就报道了昨晚百老汇剧院的盛况。

“在做完百老汇剧院中,已经停演几年的《芝加哥》经过重新编排,再次隆重演出。

不过这次演出,给了观众不小的惊喜,同名热映电影的主演,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携影片主演娜奥米·沃茨,凯瑟琳·泽塔·琼斯亮相百老汇剧院。

他们不止观看表演,还亲自参与了演出,带给剧院观众一个超级惊喜。

据悉,电影版导演小吉伯特携女伴,好莱坞性感尤物查理兹·塞隆一起观看了演出……”

这个报道一出来,可想而知,那些昨晚没去百老汇的中老年观众会多后悔。

别说这些中老年观众了,就连年轻的观众看到这条新闻,都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巴彻·鲁兹和埃文斯就是,巴彻·鲁兹看到报纸,发出哀嚎:“法克,我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个消息。

要是知道,我就去百老汇看这场演出了。”

虽然他是纽约人,但对歌舞剧舞台剧这种过时的演出方式并不喜欢,所以从来没去百老汇看过表演。

埃文斯很心动,提议道:“要不我们今天去看一次?反正点映的票也抢不到。”

“好提议,我这就买票,我们一起去百老汇看《芝加哥》,说不定今天还能见到汤姆·克鲁斯。”巴彻·鲁兹当即同意了。

于是一个很奇怪的现场发生了,受到百老汇演出的影响,中老年观众不少选择去看电影,而年轻观众也有不少打算走进百老汇剧院。

这波操作,电影版和百老汇剧场版可以说双赢。

只是观众们都发现,不论是百老汇剧院,还是正在点映的院线,《芝加哥》都严重缺票,抢不到票。

目录
新书推荐: 晚妆媚 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你别太犯规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全网千万舔狗,我当共享男友 我的亲妈是慈禧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重生成外交官,带个系统不过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