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诗剑江湖行 > 第185章 为何而来

第185章 为何而来(2/2)

目录

原来,一年前,武功山人从金顶门的祖殿中,发现了一批前人留下的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写武功山的。

这个重大发现,令武功山人激动不已。

要知道,国朝以前,武功山虽早已是道教名山,葛洪爷孙在此作道场,可是几乎没有诗词名作传世。

这也就造成了,武功山金顶门一脉,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剑法。

其他名山大川、名门巨派,或多或少,都有前人专为此山此河、此人文景观而写的诗词文名篇。

同时,也是因地制宜,靠着对这些名篇的研究,那些门派,才发展成为江湖巨擘。

比如借助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宗兴盛了数百年。

比如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奋起直追。

不说这等巨派。

稍微差一些的衡山派,人家也有韩愈先生的“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一诗,威震华南。

庐山派,如今虽然没落了,可历史上,人家也是不缺剑法的:李太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庐山派的祖上也曾阔过一阵子。南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更是让庐山派成为当时的江湖泰山北斗。

可武功山,却几乎没有什么诗词流传。

这让武功山人一直很尴尬。

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他发现了那批前人诗词,才自以为被打破了。

“自以为……?”

夜无眠忍不住插嘴道:“为何是自以为?”

见夜无眠听得津津有味,尹台得意笑道,“因为他拿到了那批诗,都是没有注解的。以武功山人的天赋,不经注解,根本不知道怎么学。就算他学懂了,他门下的弟子,还不如他,就更是两眼一摸黑了。所以,他很快意识到,即便拿到了这诗,也没有打破武功山尴尬的局面。”

彷徨了半年之后,武功山人作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他以金顶门的名义,在江湖上广发英雄贴,约定半年之后,也就是嘉靖元年腊月二十八日,天下英雄齐聚武功山的金顶之巅,共同来注解他所发现的那批诗。

单个人可能因智力有限,才思有限,难以注出有水平的诗词解,从而挖掘出诗词中的武学真意。

但如果天下英雄,一齐来注解呢?

群策群力之下,是能够注解出十分了不得的剑法招式的。

这样的往事,历史上并非没有。

据尹台介绍,滕王宗曾经就搞过一次注诗大会,而当时所需注的诗只有一首,即骆宾王的《咏鹅》。

《咏鹅》本是启蒙诗,《咏鹅》的剑法,也只是很一般的剑法。

但由于滕王宗绝佳的号召力,当时江湖上很多不世出的大佬都来了,争奇斗艳,贡献才智,生生把简单的《咏鹅》,给注解到差点勾动天地异象的地步。

夜无眠听得入迷,忍不住想道:“我所见过的能勾动天地异象的,也就只有岳阳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一招。可那是范仲淹先生忧国忧民的绝唱。”

而简单到稚童张开就来的“鹅鹅鹅”,居然也能差点引发天地异象,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天下英雄合谋之后,这注诗大会的力量了。

滕王宗的那次注诗大会,是绝无仅有的、不可复制的。

考虑到武功山人的江湖地位,这小小的金顶门,也不可能请得动什么天下英雄。

来的人,应该绝大部分都是顺通境,可能会有少部分逆通。

至于第三境的高手,想都不用想了。

哪个第三境,能看得上武功山人的那些诗词?

尹台指着文嘉道:“比如文兄,即便只是第二境逆通境界,也看不上那些诗词。就更别提第三境了。”

肖干云突然插嘴道:“既如此说,文二侄儿,你看不上那些诗词,还来参加注诗大会作啥子?”

尹台替文嘉答道:“肖叔,文兄可不是来参加注诗大会的。他是来祭祖的。”

“祭祖?”

在众人目光的注释下,文嘉仰天悠悠吟诵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捐躯,以死明志的南宋朝宰相文天祥,正是小可的祖先,小可来武功山,正为祭祀文天祥而来!”

                  

                  

                  

目录
新书推荐: 神豪:开局无限黑卡成富婆合理吧 是医生不是万人迷![星际] 玄幻:我炼化太阳为丹田! 重生七零,俏军嫂靠抽奖赚麻了 重生七零:真千金被最野糙汉娇宠了 怀孕不让生,离婚你后悔了?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柳尘王月婵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 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