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 > 第581章 三辞三让

第581章 三辞三让(1/2)

目录

“诏曰:自白巾之乱以来,天下倾覆,神州分裂,幸祖宗有灵,才使江山社稷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意,俯察民心,龙氏气数既尽,天命在乎萧氏,朕不敢有违天道,故愿效仿古之圣君,禅位于齐王,钦此!”

传旨的老宦官念完诏书,便用忐忑不安的目光看着萧恪,等待他领旨谢恩。

他入宫多年,出宫传过的旨意无数,但这一次宣读的却是退位诏书,心中一时难免忐忑。

更何况在临出宫时,太后还一再嘱咐他,无论如何都要让大将军接下这份旨意,否则到时候唯他是问。

此时此刻,他自然很是害怕大将军不肯领旨,让他无法回宫跟皇上和太后娘娘交代。

可世事往往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萧恪此时跪伏在地,泣声道:“陛下这是何意呀,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一心只想助陛下匡扶社稷,重整河山,从未有过任何僭越之想。”

“恳请陛下收回禅位之念,否则臣唯有一死以证吾心!”

听到大将军要以死自证清白,宦官哪里还敢再劝,只得无奈告辞,匆匆拿着圣旨回宫复命。

……

御书房内,小皇帝龙暄听完宦官的回话,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仰起小脑袋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母后董悦。

董悦也不明白萧恪的用意,只得看向御书房内的四位相国,颤抖着声音问道:“依四位相国之见,大将军这是何意?”

四人闻言不由相视一眼,皆从其他人眼中看到了一抹深意。

随后还是薛浦站了出来,躬身对着董悦施了一礼,沉声道:“太后,大将军之所以不接受陛下的禅位,无非是不知天意如何,因而不妨让司天台保章正出面,告知大将军如今天命在萧氏,劝他勿要违背天意。”

董悦听完丝毫不加考虑,便唤来一名宦官,吩咐他去司天台传旨,要保章正张昀去大将军府劝说萧恪顺应天命,接受当今天子的禅位。

……

大将军府正堂内,保章正手拿历书,一本正经对萧恪道:“大将军,近日我等夜观星象,发现帝星晦暗不明,预示着大宁气数将尽。”

“与之相对的是,东方有一颗新星光华正耀,而大将军的命格又恰好对应此星,足以说明天命在乎大将军,还望大将军顺应天命,切勿有违天意。”

萧恪沉吟许久,终究还是摇了摇头道:“我乃是德薄之人,又怎敢妄称天命,还请司天台再三斟酌,切勿会错了天意。”

……

听说连司天台的保章正张昀都铩羽而归,董悦越发琢磨不透萧恪的用意,连忙再问策于四位相国。

王淳闻言当即淡淡一笑:“既然大将军对天命有疑,就由百官联名上表劝进吧。”

随着宫中的宦官都被派出去传旨,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很快齐聚宣政殿。

……

次日,一份由中书令王淳、门下侍中薛浦、尚书左仆射柳乾、尚书右仆射杨济等共计三百六十名朝中大小官员联名的劝进表被送去了大将军府,呼吁大将军顺应天意人心,接受天子的禅位,登基为帝。

萧恪看过劝进表后,长叹了一口气,道:“即使大宁气数已尽,但江山社稷唯有德者可居之,我萧恪终非有德之人,还请百官另外推荐贤良,莫要误了天下苍生。”

随后,萧恪回到书房,挥笔写下一份奏折,自言自从皇上派人到自己府上宣读禅位诏书后,自己每日都深感惶恐,为表自己对皇上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自己愿意辞去大将军一职,回封国就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每日情报,从炼丹开始修长生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