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宗耀明 > 第73章、天下渴恩,民心汹涌

第73章、天下渴恩,民心汹涌(1/2)

目录

通宵加班的人很多。

因为登基诏书的特殊,朝会前的这三个夜晚和两个白天,大明的京城注定不得安宁。

皇帝还恩免了三个夜晚的宵禁,仿佛鼓励大家多串门,多交换意见。

人人都嗅到了新君的不同。

难道没见过世面的新君反而更期待群臣的苦(围)谏(攻)?

一切都因为诏书中没有历朝新君登基时必定有的蠲免内容。

刘綎琢磨了一夜也没琢磨明白田乐的意思。

他有点纳闷,行军打仗他不缺计谋啊!

潞安会馆中的魏云中、程启南、孟希孔三人加入了恩免宵禁后的同游同饮活动。

主要由魏公子买单。

京城的生活不免消磨人的意志。

美酒美人、高谈阔论,在这举京难得的热闹之中,程启南、孟希孔二人默默听着来自江南、川贵、两广、北地诸多举子的议论。

其中自然有些早已声名远扬的名士,譬如山东蒙阴的公鼐。

蒙阴公家,到公鼐的父亲这一辈止,已经连续四代都有进士,公鼐的父亲公家臣还授了翰林院编修。

而公鼐幼年时就有奇才,是在参加秀才资格考试时因为表现太过优异,让蒙阴县因此被升为中邑、从此每年多了六個秀才名额的人物。

那时候公鼐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如今他已经虚岁四十三,为什么还是举子?

因为万历五年公家臣被张居正贬了,期间风风雨雨、父亲病逝,公鼐一直到万历二十五年四十岁才考中举人。

上一科会试他没有金榜题名,不代表他这回呼声不高。

相反,厚积薄发,许多人都认为他这次仍旧有叩问三鼎甲的实力。

“孝与兄,你记得太上皇帝昔年登基时诏书吗?”

“那有什么不记得的?先父隆庆五年授编修,我其时随先父在京城读书。太上皇帝登基诏书,先父曾令我背过。”

公鼐清了清嗓子,开始一字一句地背起来。

这也是实力。既是他的天资本事,也是公家四代进士言传身教的要求:将来是要出仕为官的,岂能不关心登基诏书中的大政纲领?

说不定随后还有来自父辈细细的解读。

程启南、孟希孔这样的人就没这样的家世了,他们还真不知道万历皇帝登基时的诏书内容细节。

现在他们慢慢地听着,也在心中默数着其中的“蠲免”二字,因为这正是一群举子之前正在聊的内容。

“……近来边费浮于岁额,不计有无,概拟蠲免……”

“……自嘉靖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并隆庆元年钱粮,除金花银不免外其余拖欠夏秋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棉花绒、户口盐粮盐钞、皇庄子粒、各色料价、屯田牧马、草场子粒租银、慙价匠价、砍柴柴炭等项悉从蠲免,其二年三年四年各量免十分之三。”

“……淮安府徐州地方,屡被水灾,民不堪命,及广东惠湖二府兵伤特重,除照前蠲免外仍全免隆庆二年三年,以示优恤。”

“……蠲免……”

“……蠲免……”

程启南和孟希孔面面相觑:一共提了八次蠲免,涉及到的蠲免内容几乎已经遍及各种赋役、税课,也特别照顾到了一些具体的省府州县。

而这么长的登基诏书内容,公鼐真的是背诵了二十八年多还记得吗?

他们两个有点后悔来参加今天的“文会”。

“这真是奇了。陛下御极,这次登基诏书竟无一字提及蠲免。连年征战,矿税荼毒地方,小民不堪重负。诸省诸府县,诸赋税拖欠不少,难道悉不蠲免?陛下登基,阁臣何以拟出此等诏书?未闻有御极不恩赏天下以收臣民之心者。”

听着其中一人的啧啧称奇,孟希孔低下了头。

不是这样的。

小民确实不堪重负,但真正的小民哪有敢拖欠赋税的?

他就是真正的小民家出身。

即便被佥派为粮长的中户,也不敢有拖欠。

敢拖欠赋税的,只有官绅,只有至少以府县为单位的那一团一团人。

他们等的就是这因为新君登基、大婚、生子、大捷……各种各样原因的大赦天下、恩恤天下!

“诸位!我等士子读书报国,闻此诏书,岂能不为民请命?要我说,拟出此等诏书的阁臣,皆是奸佞!”

“辅国重臣,岂有不助天下归心于新君者?真乱臣贼子!”

“素问陛下进学不过六载,万不能让这些尸位素餐之辈哄骗了!”

程启南也低下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 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 绑定生子系统后,我在兽世当团宠 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苏泽周紫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梦幻西游:有珍珑万花筒的我无敌了! 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苏泽周紫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苏泽周紫烟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被强吻后,我竟成为华夏唯一剑仙 不必在乎我是谁 高冷总裁想嫁给我让她排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