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首辅 > 第三百四十七章:南北二京会议(四)

第三百四十七章:南北二京会议(四)(1/2)

目录

“今天这皇宫外面怎么那么多人。”

坐在张四维的马车内向外看,陆鸣诧异的发现承天门外已聚集着近千名官员。

嘈杂的嚷嚷声混在一起,也听不清楚说的具体是什么。

张四维看了一眼后放下帘布,神态平静中带着不满。

“还用想吗,一定是迁都的事泄露了出去,这些官员聚在一起抗议呗。”

“他们不想迁都?”

“不是不想迁都,是不想迁都之后没有安置。”

张四维说道:“能去南京谁想留在北京?北京毕竟是没有南京繁华。”

陆鸣点了点头。

“贤弟。”

马车进入皇宫,张四维看向陆鸣:“你跟愚兄透个底,太师让你来之前,有没有什么态度?”

“子维兄说的态度是什么意思?”

“就是,如果这次协商不成怎么办?”

陆鸣似笑非笑的看向张四维,此刻的他已经领会了陆远让他来北京的第一重意思。

原来这个张四维和他父亲陆东是一路人,都希望陆远做皇帝。

张四维来北京,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协商成功。

这个想法也在陆鸣进入到文渊阁后得到了印证。

这一次的碰头会规模更大,在北京的九卿几乎全部出面,内阁三名阁臣也都露了面,只不过欧阳必进全程几乎没有说什么,都是张四维再和徐阶等人协商。

“这位是?”

徐阶也注意到了坐在张四维身后的陆鸣,面露诧异之色。

“这位是陆太师的堂弟,远东南京总号掌柜陆鸣。”

在坐众人的神色因为陆鸣的身份而变得奇怪起来。

远东的名号在座这群官员都听过,但没有一个知道其到底多大的体量,远东也从来没有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上展露过力量,唯一一次秀肌肉还是粉碎嘉靖当年潜伏江南的谍报系统。

上万名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几乎全部被远东掌握着行踪轨迹,可见这个远东对江南各行各业的渗透和掌控能力有多恐怖。

除了拥有强大的特务力量之外,所有人对远东的认知就只剩下钱了。

远东很有钱,具体有多少钱,不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自从汪直死了之后,其所导致的远洋贸易空白期是被远东填充占据的。

“小民参见诸位大人。”

陆鸣站起身对着众人作揖参见,恭敬答话道:“小民只是受太师指示来京,协助张大人处置协商事宜,断不敢影响各位大人谈论国家大事,若是各位大人觉得小民不配于此,小民立刻退下。”

“今日在座的都是我大明朝的九卿尚书,议的也是江山社稷之大事,一个商人在这里,确实是不合适。”

欧阳必进抬了一下眼皮:“不过,既然是太师指示,又是为了两京协商事宜,特例特办吧,陆掌柜安坐便好。”

“是,多谢阁老。”

陆鸣道了谢落座,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般静候众人开论。

“各位来之前,想必也都看到了承天门外千官云集。”

徐阶主持了今天的碰头会:“甭管消息是谁泄露出去的,但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动静,官员不上值,而是聚集在一起闹议,咱们这里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不然,于国无利。”

“徐阁老说的没错。”罗珵开口支持了一句:“诸位,张参政,现在就迁都回南之后北京班子不再保留主要矛就是上万名官员的安置事项。

之前两天咱们都想过一些办法,包括退出退休制度、补加都察院加衔、通过增设省府扩加编制,但这些新岗位对上万名官员来言还是杯水车薪,大头是处置不掉的,今天咱们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张四维开了口:“退休制度可以让步,原先不是五十五和六十岁吗,可以往后延伸五岁甚至十岁,三品以下,已经年满六十岁的可以到六十五岁再退休,不满六十岁的年满六十退休。

三品以上,已经年满六十五岁的到七十岁退休,未年满六十五岁的到六十五岁退休,各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不受退休制度限制,如已年过七十,吏治考满,可加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衔荣休,已有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衔的,荣升一级,加太子太师(太保、太傅)衔荣休。”

之前张四维说了陆远给出的退休标准是五十五岁和六十岁,这并非是一个定死的红线,不是陆远这么说就一定要这么做。

其实就是谈判,哪有谈判一上来就暴露自己底线的。

之前给出的条件北京方面不满意,不满意可以谈啊,你看,现在张四维给出的条件是不是要比之前宽松很多,这种行为要是用一种高大上的名词来解释叫做政治妥协,说接地气点就叫条件让步。

也可以理解陆远这种做法是破屋开窗的一种谈判手段。

先给出一个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然后在协商中进行让步,释放善意,你看,我都退步了,你们也该退一点了吧。

陆远是一个政治人物、是政客,所以他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要分事,分情况。

果然,当听到张四维提出更加宽松的退休标准后,众人无不是点头表示赞许。

本身来说退休制度的直接影响群体就不是三品以下,而是他们这些参与国家决策的六部九卿,因为他们的岁数几乎都在五十岁甚至六十岁往上,就像之前李默不愿意接受的时候,张四维说的那句话。

话糙理不糙。

按照之前初稿的退休标准,那李默直接可以原地下岗了。

而现在的新标准,作为吏部尚书的李默完全可以干到七十岁,并且领一个太子少师之类的加衔荣休。

他的抵触之心不能说瞬间消融干净,起码也去了八成。

能不能活到七十还两说呢,就算活到了,还赖在位置上又有什么意思。

有没有这个退休制度的标准,也该不干了,不然一直霸占着位置也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不过又该如何安置官员呢。”

左都御史屠侨开口:“之前说要全部给一个都察院的加衔,但实际上绝对不行,都察院的官员公干性质是纠劾百官、进言劝谏,一口气多出几千名甚至上万名御史言官,那咱们大明朝啥也不用干了,天天打嘴仗吧。”

“之前不是扩了三个省,四个直辖府吗,能安置大约三四百名官员。”

“数量太少。”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总结起来还是不行。

张四维没有好办法,神情逐渐有些躁动。

这便印证了之前陆鸣的猜测。

张四维支持迁都也支持废除北京行政班子,但张四维其实并不支持这种手段!

这个年纪轻轻就给陆远做随官,并一路青云直上、人生坦途顺利的张大参政是个激进份子,或者说是个功利政客,他想要的是赢家通吃,玩的也是零和博弈那一套。

而陆远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

就在于和赵贞吉的谈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穿越太子的甄嬛妃 庶女不入爱河,宫斗主打缺德 钓系向总轻点宠 龙王出狱 像女生被错认为已经当妈怎么办 医生:我用手术模拟间超神 重生小娇妻拿钱跑路,不装了!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鸣人只想做死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