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一间土坯房 > 第六章 抛洒青春 证明我行

第六章 抛洒青春 证明我行(1/2)

目录

翻过一座大山和几座小山,走了有30多里的山路,我们十二男八女,来到需要支援的工地。工地是一条多处由山石垒起来的灌溉渠,据说总长有7公里。

这条灌溉渠是刚掀起下乡运动那年,先到这个县的知青们,在热血沸腾的亢奋中提议修建的,并得到了上面的支持。

历经大半年的艰苦施工,这条以知青为建造主力的灌溉渠宣告建成,被命名为知青渠。这是知青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象征。

我们来到的这个区段,是这条渠的薄弱地段,遇到山上涌下过大的泥水流时,会出现冲垮几处的情况。

由于是知青的象征,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用性,所以每次出现垮塌后,远近的知青都会在上面的部署下,有组织地赶来会战,多苦多累也得在几天内,将这精神的丰碑抢修好。

我们一到,一位公社干部摸样的人,匆匆过来跟陈东升比比划划说起来。每次抢修陈东升都担任总队长。

秦豫姐领着我们八个女知青,到下面的一个渠段,向女子突击队队长报道。抢修总队中,有一支四十多人的女子突击队。这也是遇到急难险重的会战时,知青队伍中的正常现象,以此来突出: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

秦豫姐与女队长接上了头,俩人交谈了一会儿。由于相距有十多米,所以听不到交谈的内容。交谈中,俩人还看了看我。我们八个女知青中,只我这一个新人,

女队长很粗壮,脸黑黑的。可能处处一马当先不惜力,透支了过多的青春,二十一二岁的她,看上去得有三十岁。

俩人再看向我时,秦豫姐招呼我过去,把我介绍给女队长。但秦豫姐也犯了陈东升,当初向点里的知青介绍我时的错误,上来就是“小米,这是咱们的突击队长”。然后才反应过来,追加上我的名。女队长笑呵呵说,我记住姓就行了。

“你这姓搭配你这小不点儿的身子,就是名副其实的小米嘛。以后我每叫你一次,就会想到陕北想到革命圣地一次,而且次次都会想到你,养育了中国革命。”说完,她又呵呵笑,黑黝黝的脸下部,洁白的牙齿反射着直射下来的阳光。

我心里很感激:一个黑身份的人,能得到女队长如此的高夸,真是给足了面子。女队长当然知道我的黑身份,秦豫姐也必须得在第一时间,把我的黑身份告诉他。

唉,我那被打倒的父亲,当年在革命圣地吃了多少神圣的小米啊!他真对不起中国革命。

但是我准备好好表现的冲动,却被女队长给刹了车。女队长说,我们是缺人手,可你这小身板儿,在这里只能是混场,发挥不出多大作用。你去饭棚那边找陆玉洁,让她给你安排具体做什么。

看出了我的不情愿,女队长叮嘱:可不能小看做饭啊,人是铁饭是钢,吃不饱肚子,穆桂英也挺不起阵子。

我到临时饭棚找到了陆玉洁。正忙着午饭的玉洁姐,听到我是来帮她的,友好地一笑说:这里更适合你,队长有眼力见,人也真该量力而行。

做饭的人除了玉洁姐和我,还有三位当地的村妇帮厨。这三位村妇,全都四川女人那样手脚麻利,也总是忙碌不歇。虽然都是没啥荤腥的食材,但大锅里被她们炒出来的麻辣香气,叫人忍不住用鼻子多吸几下。玉洁姐和我,只能给她们打下手。

玉洁姐比我大五岁,人很清瘦,可以说是过于清瘦。一米六五的身高,被一习的清瘦给拔得超出了视觉经验,站着不动时,就是一根立着的电线杆。

玉洁姐说话柔和且轻,感觉从她嘴里出来的话,怕落到地上似的。她的一双杏核眼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也容易引起人的揣度,因为这双眼睛里含有很深的忧郁。刚见到我时,这双眼睛笑意盈盈,但不多会儿,忧郁就浮了上来。

抢修队的全体知青,都住在工地旁搭建的临时棚里,附近村的知青也不回去住。眼下是接受考验的时候,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艰苦在一块,同担天地灾。远离阵地回暖窝入暖梦,简直就是无耻的堕落与犯罪。

当天,忙完了晚饭,准备好明天早饭用的米和菜后,玉洁姐说,咱俩回村里去休息。得早睡,明早得早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诱引 主母她一心咸鱼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重生了谁还当明星 网坛之数据天王 侯府宠妾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欲休于成 龙珠:从逃离贝吉塔行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