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敲定

第一百三十五章 敲定(2/4)

目录

“寇老少年时亦有神童之称,七岁便做了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即便放眼百年,此诗亦是有名的佳作。”

“不过是年少时期的拙作,当不起官家如此盛赞。”

寇准微微一笑,竟然难得的谦虚起来。

“正如官家所言,诗词不过是小道,尤其是科举中的诗词,皆是些堆砌之文,于国无益,于人亦无益。”

一般而言,科举中的诗词多是以歌功颂德为主,似盛德、昭圣之类的字眼,重复度极高。

除了此类应举诗,剩下的要么是‘劝学’,要么是歌颂‘科举制度’。

总而言之,科举中的诗词是有明确规定的,极少有人在科举中以诗言志。

毕竟,这么做的风险太大。

其实,如今士林中已经有人呼吁改变这一风向,但奈何这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仍旧拥护辞赋取士。

自唐以来,数百年间,科举都是这样。

唐宋为何涌现出大量的诗人,词人?

难道是后辈之人不如前辈?

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只是社会风气而已,以辞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注定了读书人着重研究辞赋。

而到了明清,诗人、词人变少,也跟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关。

明清时期的科举主要以八股取士,研究诗词,除了传播文名,还有什么用?

人,都是很现实的,尤其是寄希望于科举改变命运的读书人。

诗词既然没用,那便放下,专攻经义。

“朕深有感会。”

李杰故作一叹:“翻阅历年的进士集,其中的诗词,文辞自不必多言,但其中的内容,却极少有关乎时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eva:从龙族归来的碇真嗣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神话复苏,我册封华夏神明! 女总裁的上门龙婿 彪悍农女,王爷夫人又带着孩子跑了 假结婚娱乐圈 日捐一亿后,假豪门跪求她回家 软心草莓蛋糕 冲喜小夫郎他又乖又软 男配又攻了龙傲天[快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