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2/2)

目录

    原来的地方官吏一直派人在此地看管,刘关张陈回来之后,那位涿县县令殷勤地介绍道:“陛下,桃园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样,臣常派人打扫园中落叶,每年结的桃子,也按照陛下的吩咐,赏赐给周边百姓,惠人无数呀。”

    “甚好。”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

    前面园林看管人员已经把门打开。

    一行人来到了园中。

    最外围的是一片庭院,那是原来张飞在桃园里修的院落。

    门口附近就是个演武场,张飞常常在这里练习武功。

    “这块砖......”

    张飞走进门后,看着地上的一块砖出神。

    园林的看管人员忙道:“大将军,这砖坏了,已经修过。”

    “这样啊......”

    张飞有些失落,那块砖当年就在门口,是他小时候父亲陪他练武时打碎,后来父亲病逝,他较少管理家业,因而也一直没有修。

    每次进出桃园他都会踩过这块砖,感受到那块砖的凹凸不平,渐渐成了习惯。

    现在再踩上去,原来的那种熟悉感已经失去,就彷佛丢失了某种东西一样,再也找不回来了。

    刘备负手缓缓在桃园里漫步,看到桃树枝繁叶茂,上面结满了青果,摇摇头道:“可惜了,没有桃花,只有桃叶和桃果。”

    现在是六月盛夏,桃树开花要等到二月末,三月初,大概到四月就开始凋谢。此时院中只有绿叶和未成熟的青果。

    夏风徐来,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人走了进去,暖暖的阳光洒落下来,桃树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一望无际的桃树海洋里,风吹得枝叶簌簌作响,隐隐能看到中央的空地。

    “我回来了,我的桃园。”

    张飞张开双臂,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发出了一声呐喊,宛如四十多年前那样,站在桃树下仰头望天。

    刘备关羽陈暮跟在身后,三人此时已经没有了那年的激动,只剩下感叹与回忆的目光。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的时光,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

    那年。

    他们跪在桃树下,结拜为兄弟,立誓要平定这乱世,拯救天下苍生。

    那年。

    他们回到了桃园,一起击鼓弹琴,高歌饮酒。

    那年。

    桃花正开,出了门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如今时过半百,。

    此情此景,陈暮亦是目光中闪烁着泪花,轻声道:“仲达。”

    “在。”

    司马懿轻轻走到他的身后。

    陈暮说道:“去那空地上搬来鼓和琴,还有酒,记得要黍酒不要烈酒,放上席子,你们就出去吧。”

    “是。”

    司马懿退了出去。

    四个人漫步在桃园里,走向了桃林深处。

    院外有沟渠引曲水入园,还是像当年一样,仆人们抬上了一缸缸的美酒,两只大鼓,一架古琴以及数张草席,摆放在桃园中央的空地上。

    等他们都退出去后,四个人都坐了下来,就着这夏风吹来的桃叶清香,闻着那黍酒的滋味,纷纷开始喝了起来。

    一杯一杯地下肚,宛如那时一样,你来我往,说着趣事,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大哥,我来弹琴助兴。”

    陈暮起身弹奏。

    “我来击鼓。”

    刘备也起身。

    “我来敲钟。”

    张飞走到了铜钟下。

    关羽左右看看,那年他来舞刀。

    可今日青龙偃月刀却没有带上,便折了支桃树枝干,轻笑道:“我来舞刀。”

    冬冬冬冬。

    擂鼓声音响起,陈暮闭着眼睛,轻抚那琴。

    音乐响彻了整个桃园。

    关羽拿桃树枝干舞刀,忽然有人唱起了歌谣。

    “马蹄扬尘风变色,呼啸绕长戈。

    疆土不懂分与合,只叹人心隔。

    黄沙随风各奔走,人世又如何。

    光阴不解苍生愿,谁来论功过。

    新城起,旧城破,守得住什么。

    为寻立足去开拓才见你气魄。

    新城开,坚城夺,留下些什么。

    青史一页会记得,你们都是强者。

    征以战,服以德,情怀高远自成国。

    得天时,聚人和,一捧江山在掌握。”

    那是陈暮在唱歌。

    琴声也随着他的歌声而时高时低,刘备关羽张飞没有听过这首歌。

    但宛如福如心至,亦是随着他的琴声而伴起了完美的节奏。

    刹那间,好似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鼓声钟声琴声乃至虎虎生风的舞刀声顿时撞在了一起,爆发出激烈的碰撞。

    马蹄扬尘飞变色,冷风呼啸绕长戈。

    密集的鼓声作响,铜钟大吕,夹杂着琴声中略带了肃杀之气,像是浩瀚的海水不断冲刷着海岸,波涛连绵不绝,一次又一次地奔涌而来。

    连续数次高昂的节奏后,急促的鼓声渐渐放缓,钟声悠悠飘荡,琴声独奏,似惋惜,似悲鸣,似落幕。

    歌声也随着这音乐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燃烧,时而死寂。

    到了最后。

    鼓声轻点,宛若英雄迟暮。

    钟声哀鸣,似年华已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满庭的桃叶在风中摇曳,落叶在空中飞舞。

    陈暮停了歌声,抚平了琴意。

    刘备不再击鼓。

    张飞放下了手足的铜槌。

    关羽舞至最后,像是精疲力竭,驻刀屹立,缓缓倒下。

    鼓音断,钟鸣绝,歌声停,刀枪止。

    “曾!”

    随着最后一声凄厉的琴鸣,一曲结束。

    余音,随风而去。

    暮歌,悠悠泛止。

    傍晚夕阳,绚烂的晚霞遮蔽了夜空。

    夜幕升起,繁星满天。

    四人相识一笑,笑中带泪,到了最后,哭得肝肠寸断。

    他们记得那年在桃花林里纵声高歌的样子。

    也记得那年春风当中,桃园四结义时的豪情壮志。

    那一拜。

    春风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那一拜。

    报国安邦志康慨。

    建功立业展雄才。

    人生能有三个知己,都已是死而无憾。

    至少他们现在还能走,还能跳,还能喝酒还能笑,这便已经足矣。

    章武二十八年六月,刘备看了桃园。

    春去秋来。

    转眼已是第二年春天。

    章武二十九年二月,他们再结伴回来看了桃花。

    他们临终时,天下已经太平,匡扶了汉室,回到了当初的桃园饮酒。

    章武三十一年初,刘备病重,迷迷湖湖间,只一直在轻声重复地说着两个字“桃园,桃园”。

    关羽张飞陈暮含泪遵从了他的诏令,没有把刘备的帝陵安置在邙山帝王陵园当中,而是派人去涿县于桃园当中修建帝陵。

    到二月中旬,大汉皇帝刘玄德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三兄弟哭到呕血,几欲随先帝而去。

    后来还是陈暮虽万分悲恸,但亦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为先帝料理后事。

    首先是刘备谥号。

    朝堂商议许久,最终决定为谥号“章武”。

    这与刘秀的光武帝异曲同工。

    在庙号的选择上也没有任何犹豫,称之为“汉中祖”。

    三月份,满朝大臣扶着天子灵柩北上涿郡。

    三月中旬,先帝于涿县桃园安葬。

    那时桃花正开。

    接近四月桃花要谢时,满天桃花飞舞,为章武大帝送葬。

    刘备病逝不久,关羽因悲伤过度,也病倒了。

    章武三十一年十月,关羽随刘备而去,享年七十岁。

    张飞和陈暮连受两次打击,悲愤欲绝,头发全都发白,容颜苍老如八十老者。

    新登基的天子刘封亲自为二叔送葬,在先帝下葬之前,关张陈就已经在先帝墓附近修建了三座卫陵,拱卫先帝。

    如今关羽离去,便也安葬进了桃园当中,由大汉丞相陈暮为其哭诵悼文,定谥号为“武成公”。

    两年后,张飞也死了,享年六十八岁,大汉丞相陈暮为其送葬,定谥号为“武威公”。

    又是五年后,到新天子年号兴隆七年,西历公元238年,大汉公历378年,已经七十一岁的大汉丞相陈子归正式辞去丞相之位,乞骸骨回乡,准备颐养天年。

    大汉天子刘封百般挽留,然丞相之志不改,只愿回蒲阴养老。

    无奈之下,刘封只好赏赐无数,答应了他的请求。

    离开之日,洛阳码头聚集了数万百姓,大汉天子刘封与新任丞相诸葛亮前来为陈暮送行。

    寒暄过后,在无数人的目光当中,为大汉奉献了一生的前丞相陈子归,带着他们的那份卷念,乘着船只,北上去了。

    二月初,陈暮回了蒲阴,回家中安顿了一个月。

    到三月份,桃花开了。

    他去了桃园。

    北都涿县又是日新月异。

    刘备死后的第七年,这里修起无数高楼大厦,城市的繁华渐渐兴起。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处在风中摇曳的桃林。

    春风吹起。

    无数桃花从园中飘出来,飞了满天。

    垂垂老矣的陈暮回到了桃园中,赶走了守陵的军队,一个人坐在了帝陵前。

    刘备提倡薄葬,墓中随葬品除了跟随一生的双股剑以及早就老死的的卢马尸骨以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物品。

    那帝陵仅仅只是修了一座小土包而已,若非陵前墓碑刻着“大汉中祖章武帝之墓”外,谁都不会知道,这座墓葬是刘备的坟墓。

    在他的周围,还有两座墓,一座是“大汉武成公关羽之墓”,另外一座则是“大汉武威公张飞之墓。”

    跟刘备一样,墓中的随葬品只有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爪黄飞电以及乌云踏雪。

    陈暮站在墓前,手里拿了一壶酒。

    他的头发斑驳发白,面容苍老,目光当中,满含着深情与泪光。

    “大哥二哥三哥,我来看你们来了。”

    陈暮盘膝坐下来,倒了三杯酒,一一洒在地上,然后自己痛饮了一口,目光扫在了另外一座墓上。

    那是为他留的墓。

    三座墓如三角形众星拱月一样,将刘备的墓围在中间,如曾经的三人,拱卫着帝陵。

    这墓里,早就埋下了他的士子剑和老死的紫影马尸骸。

    千百年后。

    或许这里依旧会

    留下他们的传说。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大哥和二哥已经走了七年,三哥也是,走了五年。”

    陈暮一个人喝着酒,边哭边笑道:“你们三是前后脚两年内都走了,算是没有违背当初同生共死的誓言,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再等等呢?等等我呀。”

    “现在就剩下我了。”

    “你们好狠的心,就这样抛弃我而去。”

    “我有时候,也想过一了百了,想和你们一起走。”

    “无数次做梦的时候,在梦中看到过你们的身影,醒来的时候,枕头全都是湿的。”

    “荀或也死了,还有臧霸、张辽、赵云、牵招、许褚.....他们都死了。”

    “你们去了那个世界,在一起肯定很快乐,独留我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很快就再也没有了我的朋友。”

    “为什么我还不死呢。”

    “为什么!”

    他说着说着,已经是泪流满面。

    一口一口的酒喝着。

    春风吹拂。

    黄昏过去,傍晚繁星点点。

    他的声音嘶哑,脸上挂着惨笑,呜呜呜哭泣:“就剩下我了.......”

    那天上,有一轮那么蓝的月亮。满天的银河,把光辉静静照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

    他趴在坟头,哭成了泪人。

    .......

    .......

    后记:汉兴隆十二年,大汉前丞相陈暮病逝,死的时候,满怀着笑脸,弥留之际,亦只重复说着“桃园,桃园”二字。

    家人明悟,连夜将他送至涿县桃园。

    到了桃园后,前丞相回光返照,居然撑到了当今天子以及丞相诸葛亮前来探视,几日后,陈暮于一个桃花飞舞的夜晚,在先帝陵前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

    天子和丞相亲自为其在桃园发丧,念诵其一生功勋,赠谥号为“文正公”,凋塑和画像列入桃园殿右排第一位!

    千百年后,桃园四结义的事迹千古流传,名垂后世!

    7017k

目录
新书推荐: 陆长生洛纤灵有请小师弟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有请小师弟陆长生洛纤灵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有请小师弟陆长生洛纤灵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私有月光 有请小师弟 我的师弟是老六 神瞳宝鉴 我的师弟是老六陆长生洛纤灵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陆长生洛纤灵我的师弟是老六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我的师弟是老六陆长生洛纤灵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