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二十章 埋骨之处

第一百二十章 埋骨之处(2/4)

目录

难道就是因为原来的崇祯皇帝是个昏君吗?

崇祯皇帝下加征三饷,一方面刻剥百姓,致天下民乱四起;一方面又薄凉寡恩,残害官僚,致君臣离心离德。

对官僚,崇祯皇帝无疑是个“独夫”,对百姓,崇祯无疑是个“民贼”,合独夫民贼为一者,天下必亡?

当真如此吗?

原来的朱由检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理解大明朝的灭亡,觉得自己只要干得好,大明朝就可以顺吉永昌。

哪怕是做的不是很好,也可以保大明江山社稷的周全。

直到他今天看到了这些死难的军卒,他们直到最后一刻,都在砥砺战斗,有很多的尸首分离,但是紧握着武器的手,仵作们怎么掰都掰不开,只能把这些武器,跟他们的主人放在一起安眠。

可以想象,卢象升的天雄军在巨鹿贾庄被建奴八旗围困,战至力竭的那一刻,也是如此骁勇。

可以想象,孙传庭的秦军,在潼关出关作战,被李闯王的百万大军层层围剿,最后死难,也是如此坚韧。

可以想象,松锦大战中,十几万大明精锐,在松山城被围困至死的时候,同样也是战到了最后一兵一卒,战斗了最后时刻。

否则,黄台吉也不会在松锦之战后,撒手人寰,战场肯定异常的激烈,连黄台吉这个已经登基称帝的皇帝,都带病,亲上前线,因为不救下锦州,建奴就真的完了。

直到这个时候,朱由检才彻底明白,并不是大明的皇帝,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朱由检登基以后,很认真的想要记住每个朝臣的面孔,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官职,他们需要负责的事物,但是京师约有一千余京官,偶尔朱由检和朝臣奏对,还要问王承恩这个人是什么官员。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随后通过各种奏疏,利益往来,根据臣子们的背景,确认对方所代表的的利益,最终确定他的立场。

还在各种讲经中,了解大明帝国的运作,起运转承的规律,各种政策,有朝廷推向全国的政令,都是谁参与,谁制定,谁草拟,谁审查,谁执行,谁监督。

这些都是朱由检登基以来,他一直在做的事,也是一个皇帝的本职工作。

而现在的朱由检,也在逐渐的涉及到军政、财政、吏政的问题。

军队如何征调,驻扎何处,指挥者、将领是否忠心,军卒们士气是否旺盛,军纪是否严明。

大明帝国的税收大明税收的由来,收支如何?如何开源节流。

人才选拔的规则,考成法的种种细则,明年的春闱应考人员的扩大,题目的制定,考成法吏治的反腐核心等等。

当朱由检一步一步的学习如何做一个明君的时候,才逐渐对自然经济、国朝制度、阶层分化、土地兼并、财政危急、农民起义之间的逻辑联系理清楚之后,他终于在这些军卒死难的这一刻。

理解了什么叫做:几百年、几万万人丁的运动累积的蓬勃的力量,理解了什么叫做历史的浪潮,理解了什么叫做不可阻挡的力量。

大明亡的不冤,鞑清亡的也不冤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将折夜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北齐怪谈 穿成恶毒后娘,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驱鬼师 那个男生能拒绝一把七杀剑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女教授!什么良师益友变质了? 被献祭后,我成了反派龙崽们的妈 龙族:小龙人转职美食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