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传奇1997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

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2/2)

目录

美宜佳利用大批量采购优势,使门店供货价得以与市场持平,同时赚取加盟费。

同时,除了供货之外,在物流、仓储、配送等环节,也为加盟商提供支持。

不过,这样一来,相比不算太高的加盟费和商品利润……

物流和仓库都是重资产投入!

随着加盟店业务版图的扩大,这方面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

像超市、便利店这种零售连锁企业,无论什么时候,资金缺口都很大!

而同时,

美宜佳这样的便利连锁企业,却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

首先,最主要原因在于,便利店开店模式带来的成本损耗居高不下:

你要给员工上五险一金,理论上要签正式的房租租约,这背后带来大量合规方面的损耗。

而且,直营模式下职业经理人做的决策行为;加盟模式下夫妻店、个体工商户的商业决策,在选址、经营各方面的效率都有先天的、不可逾越的损耗。

而这种效率损耗,在对接资本市场的时候,就会进一步放大!

其次,便利店连锁企业大部分都是区域性品牌。

一个成熟市场、一个区域的连锁,只有有限的几百家店,其实对资本来说,价值非常有限。

第三,便利店连锁企业自身综合能力也欠缺。

以单店日销售来看:国内连锁企业的生产效率是5870元平均日销售额,台湾达到了万元,日本达到了万元,差距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像家电连锁的国美、苏宁,甚至永乐,都在拼命全国扩张,同时还要上市募集资金。

而像美宜佳、全家、好邻居等便利店连锁,却一直都在资本市场上,鲜有表现,无人问津。

事实上,

只有等到便利店连锁的商业模式,由销售代理型零售业者向社会服务型零售业转变,便利店的价值才被真正激发出来。

比如将传统快消品、餐饮、虚拟服务叠加在便利店上,让其成为社区生活的一个端点。

隋波看好的,

也正是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便利店是“新零售”战略真正的末梢神经,能够带来巨大的网络协同效应!

就好像阿里、京东和苏宁,后来都在搞“阿里小店”、“京东小店”、“苏宁小店”……

就是因为,便利店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地方,自带流量。

就算是最基础的便利店,也能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生活需求,是高频购物场景。

而场景,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巨头竞争的主战场!

支付入口、购物场景、数据终端、O2O模式、全渠道融合(大数据+物流)……

这些都是便利点连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所在!

既然今天机缘巧合,和叶志坚见面了,

隋波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提前落子布局。

虽然现在只是一个闲子,

但从长远来看,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叶志坚对隋波这样一个身家“数千亿”的超级大佬,居然会对美宜佳这样的小生意感兴趣,也很兴奋。

如果有隋波的投资进来,对于美宜佳的快速扩张,无疑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美宜佳的控股公司东莞糖酒集团是国企。

不过2002年的时候,美宜佳进行了一次股权改制,糖酒集团工会委员会成为大股东,按照改制计划,未来十年里管理层持股将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50%以上。

叶志坚表示,

如果隋波想全资收购的话,可能有些复杂,毕竟是国企性质……

但如果只是投资,就简单很多,叶志坚个人和管理团队都表示欢迎!

其实说实话,

以隋波现在的身份,他就算想收购美宜佳,估计东莞的官方也会非常欢迎……

隋波的名字,至少就值上百亿!

不过,隋波也不着急。

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便利店的主要作用,还发挥不出来。

而且美宜佳现在还很弱小,还是先投资一部分,占个坑,动静也小一点。

等美宜佳快速扩张起来,到了合适的时机,再全资收购。

他们两个谈的时候,

左清泉、张轩、王强等人就在旁边静静听着。

等叶志坚离开后,

左清泉才嗔道:“好啊,还说是专门来唱歌休息的,结果还是谈事情!”

张轩倒是有点领悟:

“波总,将来我们是不是要上线商超的日用品了?

便利店还可以作为物流的存放点,等于多了个自提点……,嘿,这一点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王强难得的也露出笑容:“你要是都想到了,你也能当大老板了。”

隋波哈哈一笑,

搂着左清泉,拿起话筒:“好了好了,不说公事了,我们继续唱歌……”

…………

美宜佳的事只是个小插曲,

后续的投资谈判,就由易趣战投部和张轩的华南分公司,共同去谈。

张奕已经从美国赶回来,正在香港。

他在与港交所和一些私人朋友提前会晤的同时,等待隋波的决定。

隋波经过一番考察后,

还是认为,最好的策略,是把OPPO和酷派一起收购了。

OPPO的管理团队、营销和市场、渠道资源都是非常不错的。

而酷派就更令他心动了,

其拥有的高达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拥有的数百项手机专利,在智能手机方面的技术、人才积累,是目前国内极为少有的优质资产!

在华为、中兴都很难拿下的时候,酷派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不过,OPPO也就罢了。

想要收购酷派,必须要经过证监会和港交所的审批,这也是张奕提前到香港的原因。

隋波要和郭德英谈完之后,

才能决定,到底是直接收购老郭的股份;

还是发动“恶意收购”,直接强行并购酷派,然后将酷派直接私有化……

………………

10月8日,郭德英从日本返回深圳。

当日下午,隋波带队前往酷派总部,和老郭以及酷派管理团队展开会谈。

对于隋波提出的打造国产智能手机产业链,在芯片、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整体发力,将酷派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的目标。

老郭和酷派的主要管理团队的反应,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们也很受振奋。

隋波的实力和布局,让他们的确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但同时,利益才是核心!

酷派虽然上市了,但实际上还是一家“家族企业”。

老郭和杨晓夫妇持有上市公司高达56%的权益,而且两人现在都是酷派董事会的董事。

其中老郭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杨晓是非执行董事,但是“老板娘”在公司里权势极盛,人事、财务、行政等部门都是她一手掌管。

而且老郭比较“扣”。

主要的核心高管持有的股份非常少,更没有什么全员持股的说法(所谓的持股计划,只涉及到很少的人)。

这个时候,酷派还没有真正崛起。

虽然酷派在智能手机上有所突破,但智能机现在并不是市场主流。

酷派就是一家非常普通的手机公司。

市场上的知名国产手机品牌,还是前两年红透半边天的波导、科健、TCL之流。

虽然这两年,这些国产手机品牌被外资厂商打的落花流水,但销量依然远远高于酷派。

这时隋波这个“华人首富”要来收购,这无疑对酷派来说,是一剂强心剂。

团队很振奋,但老郭很犹豫……

很简单,如果按照隋波的规划,酷派崛起的可能性很大。

他希望还能保留大量的股份,至少也不能低于34%,做个二股东的同时,能够拥有一票否决权。

可是隋波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权利留给他呢?

这将会是个极大的隐患!

隋波的条件是,必须全资收购。

甚至不惜提出了高达15亿港元的“天价”,来收购他们夫妇所持有的股份!

也就是说,

以现在老郭手里酷派股份的市值亿港元计算,收购溢价将会接近5倍!

同时,为了保证酷派的核心骨干团队不离职。

隋波还在收购条件中,增加了一项高达15%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

按照该计划,

酷派主要核心高管和骨干研发人员的持股数,将会接近10%!

这一举措,极大的分化了酷派内部。

老郭不太想全卖,但是杨晓对这个价格还比较满意。

可是她很贪心,希望隋波把收购价格提高到30亿港元,10倍的溢价……

而高管团队普遍都希望隋波能够达成收购。

一来酷派公司能够获得充足的研发和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团队自身的利益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就在酷派内部争论不休,迟迟没有达成结论的时候。

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顿时,在国内的手机行业内,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隋波又要进军手机业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庶女不入爱河,宫斗主打缺德 钓系向总轻点宠 龙王出狱 像女生被错认为已经当妈怎么办 医生:我用手术模拟间超神 重生小娇妻拿钱跑路,不装了!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鸣人只想做死神 每次回家老婆都在制造垃圾 炮灰姐妹对照组?看我癫飞全豪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