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带着城市穿七零 > 86、老家的人

86、老家的人(1/2)

目录

徐莎的水木服装厂发展的很快,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二百多人的厂子发展到五千人了。

而因为厂子的不断扩大,徐莎果真是买下了的村委会,可见她最早的打算没有错,周遭的宽阔也是这块地的附加价值,不过这一次,徐莎可没有再盖两层,反而是直接加盖八层,别说现在的五千人,就算是再来个五千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徐莎都是感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她如果早早就盖高,是不是就省了事儿。

不过徐莎很快又自己想通,她当时没有那么多钱啊。

正是因此,徐莎更明白一步到位的重要性。

因为工人都搬到了新厂区,徐莎索性将旧的厂区找专业人士改建了,摒弃了原本的凹型,改成了八层的办公楼。其实他们的办公人员用不到八层这么多,但是徐莎还是比较讲究一致性的。

今天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

这左右都变成八层的高楼,中间就不够看了,所以徐莎也还是给加盖了。鹏城天气很好,不像是北方,可能冬天就什么也做不了就得停工,但是这边可不一样,只要想干活儿,一年四季都可以的。

这一下子把三栋楼陆陆续续都拉成了八层建筑,远远看去,真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不仅如此,她还在厂房后盖了八层的休闲宿舍楼,整个一楼二楼全是食堂。

而三楼到八楼则是改成了类似于公寓的小房子,虽然为了实用性徐莎没有考虑格局,但是对于很多外地来此工作的还是方便很多的。一般入职的员工只能申请四人间,这个就跟传统的宿舍差不多,上下铺,上下四个柜子,水房厕所都是外面走廊尽头,一头是洗漱间,一头是厕所。

现在很多楼房厕所都在外面,所以不让人奇怪。

只不过这边没有给他们做饭留下地方。

六楼七楼八楼,都是这种宿舍。

但是三楼四楼五楼,则是不同了,虽然只有三十平,但是实际还是可以的,毕竟没有什么公摊面积的说法。一家三口住是绰绰有余的,四口五口紧把一点,但是也未尝不可,他们完全可以像楼上那样,放上下铺。虽然厕所洗漱在房间里,但是因为不配备厨房,所以就导致这个房间的大了不少。

不过关于整个楼都不配备厨房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那是相当不方便的。但是他们住在这里却不觉得,毕竟,一楼和二楼就有食堂。习惯了就也还好。

徐莎整个厂区圈了起来都搞上了院墙,一共是一万六千平。

一般人真的很难想象,一年的功夫就足以让这边产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也因为徐莎不断的加建,所以她们账上的资金,其实只够三个月的现实周转。

除了江枫徐莎夫妻和办公室几个重要人员,其他人那是完全不知道,他们这看起来比国营企业都不差的大厂,竟然实际上没什么钱了。

不过虽说是账面上钱不多,可是就连作为财务的向晴都不觉得担心。

谁说账面就一定要有现金才更好?

他们这个厂区,这些厂房值多少钱,用脚趾头都能算的出来了。

论做生意,徐莎真的是一个激进派,她似乎是见不得账面有钱,只要有钱,少不得就要折腾一番。好在,暂时稳定下来之后,他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其实徐莎不断的连轴转,她自己不累的吗?她也是累的,但是她也晓得,自己的机会就是这些。

如果不在这几年快速发展,那么过几年,各地都要慢慢发展起来,都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那么还有很多人来鹏城拿货吗?也许是有的,但是肯定不如现在这样日进斗金。

正是因此,徐莎在迅速积累财富,并且也是一种变相的宣传,让人提到服装厂,对水木影响就深刻,这样就算后期他们没有了江海市的加持,这边的产出也是别人的首选。

再一个,徐莎也想在这些年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尽量的把江海市的东西出一出。

这些东西放在江海市,那么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且总是会消失的,她就算是好好的活到一百岁,这个东西也不过是存在百年。那么为什么不拿出来让他们表现一下自己应有的价值呢。

赚钱是一方面,不浪费也是另外一方面。

而且,这些东西便宜,流入市场,会让很多人更能买得起衣服。

徐莎觉得,这未尝不是好事儿。

徐莎并不觉得这些人拿了货会卖出高价,他们一定也只能按照二手价钱卖,别看这些衣服都七八成新,还有很多九成新。但是他们太断码了。

而且商标全被剪过,徐莎这边有专门一对女工剪标和消毒的。

所以如果说当新衣服卖,只要有点数儿的都不会相信。

不过要说起来,虽然他们这边二手的货物不少,但是二手也确实很好卖,一点都不亚于新货了。好多人拿货也不是为了卖,竟然是为了自己家用。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服装厂的这批二手服装和家居用品,都是港城过来的。

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时期呢?

相比于早些年谈海外关系而为之色变,现在又是一个一提就觉得骄傲的时期了。

而港城又是时髦的代名词,好像大家拿到了港城过来的东西,就觉得很骄傲。

徐莎这种穿越党是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她理不理解似乎一点也不重要。他家的东西好卖就行了。徐莎现在是每天晚上都要准备一批货拿出来,但是不管她拿多少,好像都不够卖。

不过才一年的功夫,徐莎觉得自己已经把江海市的城南的民宅都翻空了,因为鹏城雨水比他们家乡频繁,所以江枫跟她一起的时候也蛮多,可就这样,两个人仍旧累个够呛。

累是真的累,钱也是真的赚了很多。

徐莎这人就是这样,既然有钱,就不会攒着,她主动联系了政府部门办理手续。虽然这个时候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觉得给村里交钱了就是买到了这块地,可徐莎知道不是。

她补交了土地出让金,拿到了红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本本,这才彻底放心下来。

而政府那边也高兴啊,他们还没见过这么自觉的,而且也是切实的看到了土地的好。

徐莎不知道,她其实是鹏城第一个拿到正规土地证的人,不过村里人听说他们还得往政府补交钱,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徐莎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她现在买地,也是为了一劳永逸,她是占便宜的。

真的拖下去,占便宜的就不一定是她了。

说起来,自从徐莎他们在这边办厂,他们村子倒是一下子就发展了起来,原来还说是是个城中村,现在可不是了。就不说村里多少个女同志在这边工作,男同志光是接他们的建筑活儿,也接了不少啊。

小一年,就没有休息过。

除了这些,经济也盘活了,人来人往的,吃喝拉撒哪个不是花钱的?

村里这都开了好几个小旅馆和小饭店了,不管菜做的啥样儿,反正都是爆满的。

总之,大家都真情实感的觉得,徐莎这人命中带财,不仅她自己一路顺畅,财源滚滚。但凡跟她沾边儿,也能捡到仨瓜俩枣。徐莎这边生意火爆,过年是肯定没有时间回老家的。

相比于徐莎和江枫的忙碌,徐山一家倒是还好,所以他们一家子就坐上了火车,踏上了来的路。

其实这大半年,他们家偶尔也听黄家兄弟说起鹏城的事情,他们拿货偶尔还会帮徐莎捎带一些东西回来,可以想象,那边应该真的很好。

但是,想象终归跟亲眼见到没有关系。

一家三口大包小卷的下了火车,虽然他们已经收拾的挺体面了,但是在外人看来,一眼就会觉得,这就是几个出门打工的农民工。不过一般打工都是年初来,他们年根儿来,倒是让人诧异了。

徐糖今年十二了,过完年就十三了,读初一。

虽然表姐一直说可以来她这边读书,但是她可不是九岁的小孩子了,她多少还是懂的,麻烦别人的不方便的。再说,她爸妈就她一个娃,她也不想离开他们身边。

小姑娘在村里已经是见识最多的女孩子了,但是这乍一来到鹏城,还挺懵。

同样懵逼的还有徐山。

他上一次来,是八零年的一月份,过来帮徐莎他们监工建筑的,这才短短一年,现在不过是八一年的一月末,再看这边,就跟他上一次来有天壤之别了。

知道是只有一年的变化。

不知道的,他还以为他横跨了许多年呢。

徐山呆滞,那么没出过门的古大梅就更呆滞了,别看她平时张牙舞爪的,真的千里迢迢出了门,又是截然不同的情景,怎么不让人吃惊呢。

她额头开始冒汗,不仅是紧张,还是热的。

她来的时候穿着棉袄,但是这咋越来越热呢。

再看街上,竟然还有只穿了一件衬衫的人。

古大梅继续冒汗:“她爹……你快看看,莎莎来了吗?”

徐山左右张望,也开始冒汗。

“舅舅!”一辆车停下,车上的人招手。

徐山一看见外甥女儿,原本提心吊胆的心总算是放下不少,他赶紧的:“我们在这儿。”

随即说:“走,莎莎来了。”

他们扛着行李过去,徐莎此时已经下了车,她车上的一个姑娘主动的接过包裹,徐山:“不用不用,这个挺沉。”

那姑娘倒是二话不说,直接接过去,轻飘飘的放在了后备箱。

徐山:“……”

徐莎上前就揉小表妹的头发,说:“哎呦,你这长高了不少啊。”

徐糖笑眯眯:“我吃得多。”

虽然好久没见的,有些小生疏,但是乍一看到人,又觉得表姐没有什么变化的。

徐莎:“上车吧。”

徐山一家三口上了车,就看刚才的女大力士主动开车,车子很快的开了出去。

徐莎:“这是我助理李澜。”

李澜:“你们好。”

双方打了招呼,李澜就专心开车。

徐山他们啥时候坐过车子啊,这一上车,就忍不住左摸摸右摸摸。

一旁的古大梅持续惊呆,而妞崽,哦不,徐糖也是跟她爸一样,好奇的轻轻的摸着车子。她还从来没有坐过车子,她会骑自行车的,在村里,她会骑自行车已经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对象了。

可是现在,她坐上小轿车了啊。

妞崽轻声:“这个车子好好啊。”

提起车子,徐山少不得要问:“莎莎,你哪儿来的车子啊?”

徐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舅舅,这话让你问的,我当然是买的啊,不然我还能打哪儿弄的?”

徐山:“卧槽!”

他惊讶的看着徐莎,呆滞了。

所以,莎莎都能买得起小轿车了?

“这个、这个……这个很贵吧?”

徐莎笑:“还成,这个不贵,不过买车这种事儿,贵也值得啊,我们用起来方便。没有车是真的不方便。”

其实,这辆车,徐莎没花钱。

当然,这辆车也不是她从江海市拿出来的,她是疯了才会那么胆大。

别看她生意铺开了,二手的衣服和一些窗帘被罩枕巾的都在往外拿。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东西都不上讲,都是生活上的必需品。你会因为谁穿个格外时髦的衣服多想这衣服有什么了不得的来历吗?卖衣服的人有什么问题吗?

那肯定不会!

因为衣服本身就不是那种能引起波动的东西,加上这边邻近港城,就算款式特别点都不会有人多想的。

但是如果真是出现一台来历不明的汽车,那被注意上的风险就大多了。

所以徐莎疯了都不会这么做。

她这台车,是政府招商办淘汰下来的,因为这台车子用的时间久了,又经常出毛病。招商办,那跟别的单位不一样,这是要接触有钱人,甚至是很多外商的。

脸面很重要,所以这台车就淘汰了下来。

但是就算是机关,也不是说把东西说不要就不要。这都是国家的财产,所以那边组织了一个座谈会,邀请了鹏城比较有名的几家私人企业,看谁家有能力接手。

有个车子方便不?

那方便,但是这个车子大家想要吗?

不想!

因为这车有毛病啊!

招商办开着不方便,他们开着就方便吗?再说,价钱一样是不低的。

不过徐莎倒是看中了这个车子,虽然别人都觉得不合适,但是她不这么想,车子是有问题,但是她需要的不是车子,而是车子的一个手续和外壳。

到时候,她可以拆江海市的车子,然后把这个车子不好用的零件都替换掉,那么他们的车子有了来历,他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有个代步工具了。

徐莎愿意,但是她因为刚补交了土地出让金,又要肩负大厂的消耗,这买车,多少还是有点紧吧。

不过徐莎想了一个好法子,以物易物。

车子这种大件儿,来历掰扯不清楚,但是徐莎可以用不惹眼的小东西来换啊。

她不直接交钱,承诺给辖区内所有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统一换一批至少七成新的桌椅。别看徐莎换的不是全新的,但是比起现在用的,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所以政府办这边还是愿意的。

关于这些桌椅的来历,也并没有什么人觉得特别不对,毕竟,徐莎那边拿货的人太多了,而很多人做生意又不是只卖衣服,大家你来我往的倒腾,一点都不意外。

不光是徐莎这边,别的私人大厂附近,也有这样的情况。

还有些做生意的,专门来这样的地方找机会呢。

这不,徐莎就顺利拿到了车子,她和江枫还没高深到自己会换零件,不过他们倒是找了一个老司机帮忙修整。这不,这就顺顺利利了。

徐莎车子已经用上了,各个学校的桌椅也运过去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中间的这些纠葛,徐莎没有跟徐山详细说,也没有必要详细说。不过徐山却摸着车子,再三感慨:“这没想到,我还坐上小汽车了,真好啊。”

徐莎失笑:“舅舅,你不是做过车子吗?就去我爸那边的时候。”

徐山理直气壮:“这怎么能一样呢?那个时候车子也不是我们家的,是部队的啊。但是这个车子可是你自己的,意义不一样。”

徐山说这话,古大梅则是跟闺女两个都趴在车窗上,看着车窗外的建设,好多大楼都在建设,她说:“这边可真热闹啊。”

徐莎:“是啊,这里日新月异的。”

车子很快的开到了厂区,这下子,徐山又傻眼了。

他印象中的服装厂已经很豪华了,可是看着现在这个厂区,他只觉得自己脑子都是乱的,一团浆糊。

这才一年啊。

一年的时间啊。

咋就变化这么大呢?

他呆呆的看着徐莎,说:“这个……咋变成这样了?”

徐莎:“不够用啊。”

车子进来,徐莎说:“走,咱们先进去休息一下,稍后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里。”

“你这、你这里多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摇铃铛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糙汉撩疯了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开局青云宗主,召唤大帝境老祖 映月宫 亦如浅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养育人类,猫猫有责! 福妻祸夫 末世:普攻成神,从暴打绿茶女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