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点天灯 > 第四百九十六章 昆仑鬼事(上)

第四百九十六章 昆仑鬼事(上)(1/2)

目录

弃婴?!

“是呀!”熊大从衣兜里掏出香烟,那是刚才我递给他的香烟,他自己叼上一支,又给我们一人散了一支,盯着烟盒上的“中华”两个字看了看:“这烟挺贵的吧!”

熊大掏出火柴,点上香烟,外面的世界都用高级打火机了,熊大却还用着最原始的火柴。

熊大用力吸了一口香烟,烟雾从鼻孔里喷出来,半眯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好烟!好烟!”熊大连连称赞,然后把话题转回到熊二身上。

熊大吐着烟雾说:“熊二是个藏族孩子,十七年前,我上山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他,当时他还是个小小的婴孩,用一张破毛毡子裹着,半掩在一个雪坑里面,早已冻得浑身乌青发紫,四肢都僵硬了。

我看这孩子可怜,反正我也没有成家,正好把这孩子带回去当个伴,至于他能不能活下去,就看他的造化了。还好,这孩子挺争气的,我把他带回家以后,放在火堆边上,烘烤了三天三夜,给他灌了点马奶,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没想到后来熊二这小子,身体还长得挺好的,虽然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确实辛苦,远不如一个人好对付,不过好歹把他拉扯大了,而且陪伴我这么多年,我也很欣慰了!”

“熊大哥,你是个好人!”听闻熊大的讲述,我打从心底对熊大产生了一丝敬佩之情。

熊大摆摆手,呵呵笑道:“这都是些陈年往事了,我跟你们讲讲别的吧,这昆仑山上的奇闻异事多得很,你们想不想听听?”

“好哇!”我们点点头,反正现在离门巴村还远着呢,路上也无聊得要命,听熊大讲讲昆仑山的奇闻异事也挺好的,既打发了时间,又让我们加深了对昆仑山的了解。

这个时候,熊大手中的香烟已经燃烧到尽头,熊大的烟瘾还是很大的,一支烟抽完,立马又掏出一支烟,习惯性地叼在嘴里。

熊大又给我们散烟,我们摆摆手拒绝了,这种抽烟的速度,简直堪比烟囱啊!

熊大笑了笑:“这都是当兵时候留下的不良习惯,呵呵!那时候在昆仑山脚下当兵,每天回到营房之后无聊得要命,心里那种寂寞空虚,真的没法用词语形容,后来就学会了抽烟,只有在烟雾朦胧的状态中,才能够安然入睡!”

熊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自动出现了一幅画面:

昆仑山下,夜沉如水,万籁俱寂,只有寒风料峭的声音。

冰冷冷的营房里面,几十个战士蜷缩在被窝里面,墙上挂着的煤油风灯,散发出昏黄的光亮,落在床头,更添孤寂苍凉之感。

这里没有电视,没有棋牌,没有一切娱乐活动。

年轻的战士们在被窝里辗转难眠,百无聊赖地消磨着他们的人生光阴。

后来,风灯熄灭,黑暗中,有点点星火亮起来,那是烟头燃烧发出的光亮。

一点,两点,十多点……

越来越多的烟头燃烧起来,营房里烟雾缭绕,一张张年轻而又稚嫩的脸庞,隐没在火光后面的黑暗中。

谁也不知道,战士们的脑海里,在那个时刻,对于人生,是怎样的一种憧憬?

思绪回到车厢里面,这个时候,熊大已经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述起来:

“我参军那时候才16岁,七十年代初,那时候全国正在大搞‘上山下乡’运动,为了响应主席提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有大作为’的号召,我积极主动申请调到条件最艰苦的昆仑山驻地。

可能现在你们觉得当时的我们很傻,但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大家的革命积极性十分高涨,你们不要以为没有人愿意来昆仑山,在那个时候,申请来昆仑山的新兵非常多,入选的士兵兴高采烈,没入选的士兵还很难过。我清楚记得,当时有个东北来的大小伙子,因为没能调配到昆仑山,一个人豪饮了三瓶老白干,哭得伤伤心心!”

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但是对于那场运动,还是有所了解的。

那场运动,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如今来看,很难理解当时那代人的思想,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诚如刚才熊大所说,那时候的社会氛围就是那样。

“刚开始来到昆仑山驻地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觉得这里就像是人间天堂,湛蓝色的天,雪白的山峰,这里的一切美得就像画卷。虽然日子艰苦一些,自然环境恶劣一些,但是我们的心却是火热的。

那时候,我们营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出一支小分队,例行上山巡逻。查看雪山的安全隐患,打击盗猎分子,防止不法分子入侵,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

有一次,轮到我们巡逻,结果途中下起了大雪,为了躲避风雪,我们钻进了一个山洞,准备等第二天风雪小了之后再回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魂 我只会呦呦?一首冰雨震惊全世界 一间土坯房 重生:官路亨通 穿越仙朝,我徐福炼丹就炸炉 金雨楼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惊!落魄千金带满级马甲重回豪门 斗罗:绑定随机系统后唐三气疯了 龙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