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六十二章 大宴开始!

第六十二章 大宴开始!(2/4)

目录

但当听了姬松的话后,他才发现自己就在短时间做成了,但后患无穷。他看到了财政的拮据,却没看到裁军之后,数十万军中悍卒进入民间的危害。

在军中有军法和将军们镇着,一群厮杀汉翻不起任何风浪。但要是到了民间,这简直就是一群定时炸弹,说不定一场旱灾,一场绝收就能让这些人重新拿起刀子和昔日效命的大唐拼命!

他是马上皇帝,清楚地知道军中将士是个什么德行。说悍不畏死是真的,说桀骜不驯也没错,但更多的都不是安分的主。

夷州之事可行,但却要调查清楚,若是真如姬松所言是块宝地,不但能解决裁军将士安置问题,还能将中原无地a百姓重新安置,也算是去了朝廷一块心病!

明明朝廷蒸蒸日上,明明大唐已经来到了盛世,但每年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沦为无地的盲流。除了人口暴增,无地可分外,世家的兼并也在起到一定作用。

现在大唐建立三十年出头,按照十七年一代人,此时大唐第三代人已经出生了,再过十五年左右,那才是真正爆发的时候。

姬松的办法虽然慢,但却很有效和稳定,而这恰恰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当姬松提取迁移至夷州的办法,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现在缺的只是师弟考察罢了!

“你在想什么?”

长孙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旁,听到长孙的话,他没有回头,而是朝着遥远的星汉道:“我在想在每一个星星上是不是也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存在?”

又指着茫茫碌碌的众人道:“我又想到和辽阔无垠的星空相比,我们恐怕渺小的连一只蚂蚁都不如”

“陛下没有同意你的建议?“长孙早就知道皇帝要裁军,也知道姬松一直都有让汉人走出去的的想法,遇到如此良机岂能无动于衷?

“也不算失败,算是折中吧!”

“大部分裁撤的将士会去夷州,那里土地肥沃,又距离中原不远,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再给些利益,不怕他们不去,毕竟相比留在中原半死不活,还不如出去拼一拼。而有着之前边地移民的事情,至少边军将士是喜闻乐见的”

“果然,连本宫和陛下,甚至是天下人都被你瞒过去了。做的好大的局,到了现在才露出一点目的吗?”长孙叹息道。

她早就该猜到,姬松每做一件事,必然时候还有后续,岂能是简简单单的迁移百姓。之前大家没有先例,就算有也是失败的例子。但现在,随着边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传入中原,很多人羡慕的眼红。

在中原有数百亩地,已经算是地主之流了,但在西域,在边地,这算什么?人家一个牧场就是你的十倍数十倍,这怎么比?

以前还能说边地夷狄遍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死族灭。但事实呢?大唐不去打他们就烧高香吧,现在一个个见到大唐百姓一个个都慈眉善目的很,哪有半点当初的狠劲?

一个家庭少说都有好几个孩子,但田地就那么多,随着时间推移,后代分到的田地越来越少,三代之后可能连填饱肚子都不能。

要没有后代重新崛起,或者大的机遇,想要发家几根不可能,九成九的百姓都一辈子在土地里争和活命。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土地。

如此一来,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只能慢慢衰弱,直至彻底沦为世家或豪强附庸。

但现在他们有了其他选择,在长子继承家业后,次子和其他孩子就可以去自己发展,而边地就成为了首选,首先是土地大量土地分配,这就不是百姓能拒绝的。

姬松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着百姓,甚至是朝堂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前进。而到了现在,她也不得不承认如此确实是缓解国内矛盾和土地兼并的不二法门。

作为皇帝没有拒绝的理由,而现在皇帝之所以拒绝,乃是因为姬松的想法太过激进,担心如此一来会让海外做大,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

“本宫不知道你的方式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至少现在看来是好的,这就足够了!”

姬松有些讶然,但却有些释然,并没有被人揭老底的羞恼,更多的则是欣喜,至少没有反对,而这就是自己最大的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苏榆北高梓淇 布衣官场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