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诱宦 > 58、东筵西散(十)

58、东筵西散(十)(2/2)

目录

光摇扇影间,柳稍上西日。云禾再将个荼靡架瞅一眼,似嗟似叹,“那姐夫可得抓紧功夫了呀,再拖着,夏天过去了,可怎么好?外头多冷啊。”

三人噗嗤笑倒在一处,你推搡我我推搡你的,红衫绞着绿裙,花钿蹭着碧簪,属于女人之间的蜜语暗转在参差竹径里,正是个莺笑燕闹,风华正茂。

至晚间,斜阳残落,远山与绿瓦相应。云禾晚饭后辞去,黎阿则有事来禀报,与陆瞻挪至东厢书房。将暗未暗的时节,黎阿则讨出火折子掌上灯,掏出一封信来,“皇上手谕,余公公叫人传来的。”

陆瞻启信查看片刻,将信递予他看,看后便凑到烛下点烧,“干爹,眼下苏州府就要乱起来,可谁去上书朝廷呢?皇上的意思是不叫咱们去,也不叫小沈大人上奏,可下剩的本地官员,哪个不是为姜恩祝斗真马首是瞻?就不是,也不敢得罪了他们去啊。”

默然片刻,陆瞻拔座起来,站到东墙一副千里江山图下,立一抹晦暗的背影,“不叫我上书,是为着怕来日叫事情抖落出来后,言官们会弹劾我为了朝堂党争不顾苏州百姓死活,弹劾我,就是弹劾圣上,若圣君不顾子民死活,是要背千古骂名的。可不叫沈从之上书……”

“会不会,是体恤重臣,顾念着沈阁老就这么个儿子,不欲让他搅到这趟浑水里,想给他沈家留后呢?”

陆瞻回首过来,嗤笑一声,“沈家还没这么大的脸面,天下民生,连几万百姓都豁得出去,何况一个小小沈家?……我想,大约是沈阁老眼见龚党就要垮台,高兴过了头,有些沉不住气了。”

讲到此节,似叹似笑,“他沈家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先帝在位时,沈丰就进了内阁,频频举荐地方官员,他这些门生,可没少孝敬他,还想将他儿子也提进内阁,这才将他举荐到苏州助我办这件事儿。眼下皇上不想叫他上书,大约是想削他的功。”

黎阿则挨近两步,半哈下腰,“那咱们叫谁去上这个书合适?”

良久岑寂中,陆瞻朝西面望一望,踅回书案后头,“等韩舸去,不必告诉他。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眼看饿死了那么多百姓,他比谁都急,必然会上书。”

“可他只是个主簿,无权上书啊。况且他在朝中无权无势,祖父父亲不过是个府台,往前又不爱疏通打点,只怕上了书,没命活啊。”

“县衙门牢房里头窦初抓的那几个流民怎么样了?”

黎阿则挑起唇峰一笑,立到书案前,“回干爹,人送到县衙后,儿子特意派人去瞧了眼,使人说了这些人冒犯了干娘,叫好生看管。谁知那县令顾大人会错了意,竟然打死了几个。”

“如此草芥人命,”陆瞻莞尔,递了本空白的折子给他,“八百里急递写到京里都察院,将这姓顾的革职查办,举荐韩舸升任吴县县令。”

这厢踅回屋内,见芷秋正在榻上捧着绣绷绣绢子。两侧鎏金盆里各镇着两座冰雕,凉得她特意套了件薄氅。

陆瞻过去,一握她手冰凉,便笑,“真是个傻姑娘,要是实在冷,将冰撤下去就是。”

“撤下去了,你不是热?”

“我热点儿不怕什么,仔细冷着你。”

芷秋搁下绣绷,吃了口热茶,“还是别了,就这么着吧,我怕热着你。”

更漏新残,夜风微凉,陆瞻顿觉心内惬意,叫人取来壶葡萄酒、一壶茉莉花酿,自己吃葡萄酒,只叫芷秋吃茉莉花酿。佐一瓯衣梅、一瓯兔肉脯、一瓯糟鲜笋。对着炕几闲吃一阵,又使人房中取来琵琶请她弹一曲。

旋即娇莺夜啼,旷古良夜里,调侃着唱一支《双调·蟾宫曲》,词曰:

东篱月下醉歌,小亭疏叶,光阴蹉跎。郎来笑我,醒时欢乐,醉也欢乐。你与我原是两个,眼跟前坐了一窝,结发夫妻,你嫌我韷,我嫌你韷。

碰巧桃良端着茶壶进来,捂着嘴笑。陆瞻也笑,就要拔身往屋里去,“原来你嫌我韷,罢,我不扰你,我去看书。”

芷秋忙由背后抱住他的腰,“我才不嫌你韷,随口唱唱嘛,怎么还生起气来?”

他回身将她揽住,垂眸戏她,“该我嫌你聒噪才是,下午你们在外头亭子里笑什么?我在里头都听见了。”

“啊,”芷秋忙中拉了个垫背,一张脸吃得红红的,两个眼眨巴得天真无辜,尤显憨态,“云禾在说他家状元公呢,讲他,讲他……”

谁知陆瞻尽往歪了想,挑起眉梢,“他不行?”

芷秋又羞又恼,直捶他,因有些微醺,说话也不知斟酌起来,“你也把人看的太贬了些,人都不行,就你行。”

有一丝悲恸由陆瞻眼底滑过,她瞧见了,适才发现自己失言,忙赔罪,“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有那个意思,陆瞻,别生气。你瞧我,都是我不好,因为你疼我,我讲话都有些不着四六起来,你往后,还是少疼我些吧。”

她似有要哭之势,陆瞻再顾不得自艾自嘲,忙搂着她哄,“我没生气,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己家里,用不着说句话还得顾虑周全的。”

芷秋贴在他怀里,愈发有想哭的事态,心口略微发酸,他们都对彼此无不尽心,世间夫妻,大约就好在于此了。可即便好到如此,他重关击柝的心里,也有她永远抵达不了的地方。

而日月永不失约,明天终将抵达,更迭几度后,又即到离别。

园圃岑寂,问花何在,只在一片水乡里。墙内柳丝成碧,有几片芭蕉叶扑墙而来,密匝匝的浓荫罩了方文濡大半个个头。他在半阳半阴里驻足一瞬,叶在他另一个肩头投下熙攘的影,心绪也跟着有些繁重。

踯躅半晌,见宗儿出来请,“方大人请随我来,我们爷已在厅上等着了。”

方文默然随行,至一敞厅,果见沈从之坐在上首吃茶,他捺下十二分的不痛快恭敬行礼,“学生见过沈大人,不知沈大人一大早叫我来所为何事?”

“自然是公事。”沈从之慢搁茶盅,剔眼瞧他,半晌方指了个座,“听闻昨日京里派任的札付已递到了方大人手上,好像派的是宁波府市舶司副提举?倒巧,浙江正问苏州调借了五万石粮食,正好你去上任,顺道押送过去。”

踯躅一霎,方文濡眉心稍蹙,“眼下苏州城外那么多人吃不上饭,还有粮借浙江?”

“浙江沿海海寇作乱,自然是紧着战事要紧,你既派任浙江,苏州府的事情与你何干?方大人还是少操这种心,有这功夫,还是操心操心怎么同云禾姑娘交代吧。”

稍刻宗儿捧上押送粮食的文书,方文濡接过拱手,“多谢大人提点,但学生自己的家事,就不牢大人操心了。”

言讫要走,沈从之在后头将他叫住,“方大人,宁波长年遭受海寇侵扰,市舶司管着海上商贸往来,常常与海寇打交道,那可是将性命押在乌纱帽上做事儿。眼下苏州府遭灾,少不得要罢免一些官员,只要我修书一封,就能保荐你留在自己的家乡任个知州或县令,干几年,以大人才学,自然能顺利升迁至京,岂不美哉?”

方文濡脚步一止,转身回来,“承蒙大人恩招,只是学生家境贫寒,可没什么能报大人提拔之恩的。”

果然,沈从之拔身起来,慢悠悠踱近,“方大人,别装傻充愣了,你知道我要什么。”

方文濡将文书插入衣襟内,弯腰拱手,“学生感念大人有意提携之恩德,可学生没这个福气,与大人不是一路人,也与大人做不来交易。”

“你可想清楚了,”沈从之斜睨他,不疾不徐地踅回座上,“苏州可是百年富庶之乡,你在这里做官,怎么也比在一个管商贾买卖的市舶司有前途。你去打听打听,市舶司死了多少位提举,长年在那里吹海风,就是没死在海寇手里,你一个文弱书生,恐怕也经不住那里的台风暴雨。”

风卷入门槛内,拂动着方文濡洗得发白的灰布袍子,挽着一根木笄,将腰板挺得笔直,“苏州既是富庶之乡,自然有人争先而来,沿海艰辛,若无人愿往,我辈愿首当以往。沈大人,您是世家公子养尊处优,觉得那里苦,但学生自幼过惯了苦日子,只要有碗饭吃,就不觉得苦。以令率人,不若身先②,学生初入官场,不立楷范,枉读圣贤。”

沈从之将他刮目相看一番,稍显不屑,“你们这些穷酸秀才,就是空有胆气。你要去,怎么跟云禾姑娘交代?她可巴巴等着同你接她过门呢,要是你不幸死在宁波,岂不叫她空等一场。”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乃忠臣之志也。我不用同她交代,她会明白的。”

“哼,尚无远志,”沈从踅入屏风后头,留下此句,“不过书生之气。”

江山图里若隐若现他坚实的轮廓,方文濡久看片刻,愈发深刻明白了——这些天生富贵种实难领会民生之艰辛,他得带着亿兆生民不能言表之苦楚,走向朝堂之上,使王权上的天子百官再不能漠视这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窘境,这将是他终身的使命。

如此这般,退出了宏崇富丽的厅堂,园外万丈金光将他吞没,书生之气里兀自背负着高远志向。可社稷苍生真到了云禾跟前儿,他也有几番踞蹐,生怕她的儿女情长,不能体会他的家国忧思。

————————

①宋张载《横渠语录》

②宋欧阳修《陈公神道碑铭》

作者有话要说:荼靡架就不是白搭的,陆大人有他的小心机~

目录
新书推荐: 太初神塔 封地一秒爆一兵,不造反不行了啊 无处逃!疯批病娇暗室锁链囚娇娇 七零闪婚,嫁给京院陆少养崽崽 武道:从金刚不坏神功开始 家道中落,我重生狂赚千亿 宋惜惜战北望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从百夫长开始杀穿乱世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