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像个人

第四百一十八章 像个人(3/3)

目录

因为如果田地占有、粮食占有的本身不是人均,那么实际上在农业社会,人均数字就没什么意义。

比如同样是人均一千多斤原粮的占有,把均田后的自耕农换成一个地主家庭和二十个佃农家庭,结果一样,但人的生活水平完全不同。

不算赋税、摊派,只是简略地算下来,佃租一半,地主家庭四个人占了四万多斤,佃农家庭八十个人占了四万多斤,等于佃农家每个人五百来斤原粮。

算下来成粮就只有不到三百多斤了。

当然三百多斤……活着肯定是没有问题。

毕竟家庭一般都有小孩老人,饭量没那么大,一家人在交易、生活物资上会略显拮据,却也谈不上非常坏,至多是没有承担意外风险的能力。

但这是丰收。

这也是佃户必须有牛的原因,他得多佃田,多干活,这种口均七八亩、户均二三十亩的田,佃户很难保证长久生活,至少要佃四五十亩,才能说有个长远生活的样子。

在湟水河谷这样的地方要是佃上一百亩,家里丁口又不多,那在丰收的时候,佃户也能想吃肉就吃肉、想喝酒就喝酒,家里人过年有新衣裳穿,还有肉饺子吃……甚至能培养出个良家子。

学文能考功名,习武能上阵的良家子。

就比如王进忠的老父亲,他们家原本能分到七亩地,但因为有个给大元帅当兵的儿子,家里就有了十四亩地,农忙的时候乡里也会有人帮忙。

当然帮忙不是白帮,乡里不是户户都有牛,一般看每户人口,是十户或五户一头官牛,优先分配给缺少人力的军属和畸零户,共同承担养牛的口粮,耕种的时候用牛,代价就是畸零户或军属的生老病死,其他几户都要帮忙。

官牛生病,必须当日报给乡里,乡里有兽医;如果死了,乡保必须通过急递铺当日报给五镇,五镇拉走牛尸衡量死因,正常死亡与地方无关,其他死亡视情况赔偿一到五两。

有十四亩地的王老爹,在家过的日子就相当于两口之家佃了一百亩地的生活。

这是什么样的日子?一个人守着两千斤原粮,吃是绝对吃不完,冬天的衣裳他也不需要准备,甚至如果不考虑给儿子说媒娶媳妇,王老爹这一年可以每天吃一斤羊肉。

但是在地窄人稠的河湟,有一户人家能佃到一百亩,就说明有十户人家一亩地都没有;一千户能佃到,就有一万户一亩地都没有。

湟水河谷不算山区,只有两万三千户。

均田,能让每个人在正常年景拥有不错的生活,也能在偶发的灾年拥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等到宴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送走了宾客,承运发现刘承宗和刘向禹坐在厅中,父子二人俱是面色凝重而忧虑,不禁问道:“二叔,哥,咋了嘛?”

“均田。”

刘承宗挑起醉眼:“均田能推行到其他地方么?”

“很难。”承运没怎么饮酒,笑呵呵地摇头道:“远的不说,河湟可不止谷地,谷地南北山区,四十万土民三百万山田,均不了……陇西各地,人手更是不足。”

承运说着往上指了指:“我们二十个乡保的吏员,他们倒是都能设镇,但这最多也就够三四个县,归根结底扎根各乡的人不够,均田不能用本地胥吏,用他们我们连一个县究竟多少亩地都不知道。”

“整个陇西,要用多少人?”

承运被问住了,吞咽口水,看了刘向禹一眼,却见二叔老神在在坐在旁边一言不发,他只好道:“按四十个县算,二百八十个乡保,两千八百个乡……”

他说不下去了,这种浩大的工程,工作队要近两万人,单单兽医,就要准备三千人。

却没想到刘承宗并不气馁:“兰州,从临洮开始,用河湟的人均兰州的地,招临洮的乡吏学习后均甘肃的地,十年八年,把陇西的地都给它均咯。”

刘承宗站起身晃晃脑袋,张开两手:“我要让他们提着鞋走在泥泞土路上,要让他们在山风里通过摇摇欲坠的桥梁渡过河流,要让他们有喝不完的苦涩井水和总是漏雨的屋子,还要让每个人都有终日劳作不得休息的贫瘠土地。”

“我要让最贫穷地方的人,活得……像个人!”

------题外话------

晚上好!

目录
新书推荐: 表姑娘拿稳黑月光剧本 说好一起踢球,你当主教练? 全家一起穿六零 重生04:我真的只想低调做人啊 八零真千金:三天后离婚?难啊!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冷淡霸总穿成小狗,日日摇尾撒欢 替嫁新婚夜,植物人老公被亲哭了 绑定舔狗系统后,抱走最帅的糙汉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返回顶部